高三语文 正确使用修词方法复习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336021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 正确使用修词方法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高三语文 正确使用修词方法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高三语文 正确使用修词方法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高三语文 正确使用修词方法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高三语文 正确使用修词方法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 正确使用修词方法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 正确使用修词方法复习课件(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语言文字运用之考试大纲对本知识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并且,明确了“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 问、反问。能力层级为E级。其中“反复”是新课改后(2007年)增加的考查内容,对此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它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考纲粘贴考试说明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反复反问 设问共9种语言文字运用怎么考?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5、通过作文考查一、比 喻1、概念:

2、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 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 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 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组成。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 能构成比喻。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 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 雨了。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 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光。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 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

3、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 焦裕禄等。(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比喻的种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 似、仿佛、犹如”等联结。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 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 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比喻的种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成了水 墨山水。独有英雄驱虎豹

4、,更无豪杰怕熊罴 。比喻种类明喻暗喻借喻本体 喻词 喻体练习大理人别有情趣,很有福气。几乎家家 院内是繁花,户 户门内有清流。好花还须绿 叶衬,这翡翠般的绿叶,正衬托着社会主义 幸福的“生活之花”呢。本体绿绿 叶喻喻体好花还须绿还须绿 叶衬衬绿绿 叶社会主义幸福生活还须优 美的环境来衬托 优美环境翡 翠具体、形象、生动。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 一个核桃。浅显易懂。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 胜大的。表达感情。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 (飞机)成阵。5、比喻的作用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 似的轻快。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

5、,一泻千 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 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 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6、比喻要贴切(没有相似点)(喻体不当)(前后不一致,前 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 作老虎,前后不一致)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 得稀烂,消化了。 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相 似点是:仔细、反复、回味。 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这位观察别 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不太好的阴影。7、准确理解比喻句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似点是 “暗淡”。从下面诗句中选出以物喻人的一项( )A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C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C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要问我的意思,我说,文言文可以念点儿,可是 念多少还值得研究。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学习文言文 的目的。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按现在课本里的文言文数量和一般的讲解方法,能否 达到这个目的,还得打个问号。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 文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到三分之 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学生学好现代 文的问题。会

7、不会搞得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 着落? 此人发言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请将比喻指出来 ,并说明它所说的是与学文言文有关的什么问题。 比喻句:比喻所谈的是 的问题。 驼子摔跤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分量比例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 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 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 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文中画线句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答: “刀法”喻“教育方法”“万像”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二、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 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 人);把人

8、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 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 ,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 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例: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 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 凌人。把运用于“人”的动词、形容词直接描写物 。例:我不愿说,你只是一块矿石,因为你有理想 ,因为你要飞翔,为了创造祖国有声有色的明天,你恨 不得生出一千副手掌,一千双翅膀用人称代词来指 代物。例: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 !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 市和农村都在殷切等待着你们把物当人来呼唤。例:莲农们精心培植,把绵绵情意

9、栽种在每一口 莲塘里。(把惯用于描写莲耦的“栽”用来描写“绵绵 情意”)一、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 点在“喻”。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 二、比拟的作用1、色彩鲜明; 2、描绘形象; 3、表意丰富。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 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

10、庭湖的雄伟气势。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C.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 “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合”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斜”在这里是 “延伸”,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状态。作者在这里是用 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并没有用拟人手法写青山、绿树 有人的感情。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

11、,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 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手法。 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的故 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照应。“仍怜”, 语气极轻柔婉转,而分量厚重。 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2、具体代抽象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3、专名代泛称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4、形象代本体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 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5、部分代整体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6、结果代原因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7、原料代本体 十年间万事空

12、,懒将白发对青铜。三、借代借代的作用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 慢悠悠地走过来。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 个“马褂”,一个“西装”。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 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借代要得当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生歧义 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解放军)容易产生误 解。 A 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所以 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的借喻。 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

13、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 雪帘雾障里。中国不需要对长城的意义和作用否定的观点。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对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 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成为“空间 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巨大的纪念碑”的观点, 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 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这句话的含义是:执干戈以卫社稷。 改写下面这句话,要求运用借代的修辞方 式,字数不超过8个字。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改写: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 体不出现。2、不同点

14、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1、扩大夸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 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 半。3、超前夸张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四、夸张B项的“子曰诗云”是借代旧教育的读物。 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 A. 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 ,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B. 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 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 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 为这一

15、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D. 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 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 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 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 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对偶的种类、正对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2、反对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流水 c.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五、对偶成分对偶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时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句子对偶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1、 配对式。例1、1987年高考题: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 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 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渠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对 偶给下面成语配对雪中送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