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特网接入看HFC的发展格局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35882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因特网接入看HFC的发展格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因特网接入看HFC的发展格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因特网接入看HFC的发展格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因特网接入看HFC的发展格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因特网接入看H F C 的发展格局从因特网接入看H F C 的发展格局西安铁路分局有线电视台于光辉1 频分技术在H F C 发展中作用有线电视和因特网的结合,在广电来看,无异是一场革命。在与现代数字信息结合的过程中,让广播电视网络系统更加贴近了国计民生。由于H F C 模式是基于模拟传输方式,可以综合接入多种业务信息。根据G Y T 1 0 6 一1 9 9 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通过采取对频谱的分割实现有线电视网的交互式服务,利用C A B L EM O D E M 满足了用户上网的要求。在H F C 网络系统中,上下行数据在于线是采用双根光纤分别进行传输,衰耗低,宜于远

2、距离传送。它的光纤链路对系统总载噪比的贡献很大。从光纤节点到用户端电缆部分,是系统最繁忙、也是最为脆弱的地方,集上下行数据与模拟传输为一体。用形象的比喻,一根电缆盛载着两条光纤负载着的传输总量。沿途放大器产生的热噪声、中间分支分配器件形成的大量接头、环境温度对介质的影响,都直接影响着电缆的工作环境,按业内人士的分析,侵入噪声的2 0 - 3 0 是从电缆集结的,5 0 以上是线路的终端从用户家窜入系统内的。这对于下行一点对多点传送不算问题,但对从下面多点对前端一个点的上行数据采集则是至关重要的,侵入噪声汇聚使误码率逐渐加剧,导致系统瘫痪。C A B L EM O D E M传输的下行理论速率为

3、3 0 M b p s ,上行5 0 0 K b p s 一2 5 6 M b p s ,但是由于电缆频分技术的限制,因而使得回传噪声问题制约了C A B L EM O D E M 在实际中的应用。2 创嬗L EM O D E M 对H F C 传输格局的影响C A B L EM O D E M 接入方式在业务展开初期,用户少,分布零散,采用较少的设备投入就可以进入应用市场,资金运作简单;适宜于地方的企业电视台和小区因特网的经营发展。当用户增加。每个C M T S最高理论带宽只有1 0 0 M b p s 而C A B L EM O D E M 又是共享媒体,在流媒体带宽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很难,

4、从而限制了用户接入因特网的增长。从C A B L EM O D E M 的消费水平分析,目前它的市场价远大于以太网方式介入的价格。在网速一样的情况下,价格( 初装费、设备费、上网费) 决定了有线电视网数据传输业务发展缓慢。也使得各地H F C 网络建成后,网络系统一直处于单网运作状态。为了加快H F C 在数据传输过程回传噪声对网络的不利影响,在对有线电视系统改造过程中,有关业内人士和专家提出在内部前端为C M T S 增加代理服务器的措旅。从而解决回传噪声干扰导致传输数据分组受损而引起的数据丢失。既在当出现传输控制协议( T C P ) 发现分组丢失时,不仅要重发丢失的分组数据。它的反馈控制

5、机制还立既通知信源抑制发送速率,使系统吞吐量急剧降低而通过增加代理服务器使远端服务器还未能发现分组丢包时就从丢失中恢复过来,保证使远端服务器不会降低发2 0 0 3 4 第三届全国因特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1 2 3从因特网接入看H F C 的发展格局送速率。与增加机房设备相比较,户外的改造方案体现在对传统的电缆结构上进行的探讨。从基于光纤应用只是对干线物理结构进行改变这一主导思想发出,有人提出在H F C 分配网络上采用双电缆替代单根电缆的结构格局,以解决回传噪声的干扰。用户端的接入采用频分变换,类似于把电视机内部频率变换的高频头移至到户外。改造的费用是在原来的径路上增加一根电缆和连接器件

6、。北京“融通天网”在H F C 电缆线路的宽带改造方案上,采取线路放大器与“视网通”路由器并联措施。以解决回传噪声造成的带宽不稳定,只是网速有待提高。3 以太网对H F C 网络结构的冲击一从上个世纪9 0 年代的“三网合一”、数模混合,对C A B L EM O D E M 的定位,都把与数据传输的结合放在一个共同的物理通道上,以此确认“最后一公里”的实现。现在看来H F C 的网络结构片面的强 调了C A B L EM O D E M 的应用,多少制约了广电系统在有线电视方面对因特网的使用和发展。按强强结合的原则,同轴电缆是有线电视的基础,负责包括数字电视的应用、用户计算机收费管理。光缆是

7、因特网数字传输的长项,两者的结合是空分结构形式,但也不是绝对的。全光纤W E B 是 F T T D ( 光纤到桌面) 和F T T 0 ( 光纤到办公室) ,而H F C 实现了F T L N ( 光纤到节点) 、F T S A ( 光纤到服务区) 。针对H F C 眼下的这一布局,一些人士提出用以太网组网的方式,在与同轴电缆并行的光缆上采用光纤做数据传输,通过光纤收发器将用户通过交换机送来的上行信息数据,经光发射机上传给前端,用户端通过五类双绞线连接H U B ,直接避开了上行数据信息在电缆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提高了系统指标。近一两年来,随着光缆价格的全面回调,和交换式以太网接入方式的成

8、熟。H F C 网的网络结构越来越难以与其抗衡,从光节点交换机到楼栋交换机,采用五类线入户的接入方式,在不变更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只需要升级网络交换机设备就可从1 0 M 共享、1 0 M 交换、1 0 0 M 交换甚至1 0 0 0 M 交换直接平滑升级,远期宽带的升级余地很大,这是C A B L EM O D E M 无法与其项背的。这一点也许能从我台在H F C 网络改造中体现到。自1 9 9 9 年开始,在利用C A B L EM O D E M 接入7 0 0 0户的小区中,上网用户没有百户,平常桌面带宽在1 M b p s 。2 0 0 0 年通过以太网方式接入,目前登记安装使用的因特网用户,已逾近千户,带宽也提高到了1 0 M b p s ,2 0 0 0 元左右的一台C A B L EM O D E M ,被5 0 元一块的网卡所替代,这不能不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消费者不是不理解因特网,而怎样去用因特网贴近百姓。在对以太网的接入上,为了避免重复进线,影响用户的装修效果,又采用C - H U B 形式和有线电视融入到一根同轴电缆进户,用户终端实现了因特网与H F C 的结合。1 2 4 第三届全国因特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2 0 0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