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概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35764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概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N & - N 儿科药学学术会议2 0 0 5 中国南昌参考文献 1 李嵘药物新剂型在儿科治疗中的作用及展望 J 儿科药学杂志,2 0 0 4 ,1 0 ( 6 ) :1 0 1 2 2 邱宗荫药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J 儿科药学杂志,2 0 0 3 ,9 ( 4 ) :1 4 3 陈盛君缓控释微丸制剂的研究进展 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 0 0 4 ,3 1 ( 3 ) :1 7 7 1 8 1 4 陈建明郑杭生张洁等褪黑激素乙基纤维素微球的鼻黏膜给药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2 0 0 2 ,3 7 ( 5 ) :3 5 4 3 5 5 5 吴卡迪盛炳义儿童用药剂型分析 J 中国

2、医院药学杂志,2 0 0 2 ,2 2 ( 1 ) :3 5 3 6 6 l a n eE A ,M o s sH B P h a r m a c o k i n e t i c so fm e l a t o n i ni nm a n :f i r s tp a s sh e p a t i cm e t a b o l i s m J JJC l i nE n d o c r i n o lM e t a b ,1 9 8 5 ,6 1 ( 6 ) :1 2 1 4 7 成志毅陈浩凡焦谷氨酸油醇酯作为经皮渗透促进荆及其促渗机理 J 药学学报,2 0 0 3 ,3 8 ( 5 ) :3 8

3、 4 3 8 7 8 包家立王红葛霁光药物经离体角质层渗透的非乎稳态特性 J 药学学报,2 0 0 4 ,3 8( 4 ) :2 9 6 3 0 0 9 潘三郑俊民唐星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药学杂志,2 0 0 2 ,3 7( 1 2 ) :8 9 0 8 9 3 1 0 S c h r o e d e rU ,S o m m e r f e l dP ,U l r i c h m S ,e ta 1 N a n o p a r t i c l et e c h n o l o g yf o rd e l i v e r yo fd r u g sa c r o s st

4、 h eb l o o d b r a i nl :m r r i e r J JJP h a r mS e i ,1 9 9 8 ,8 7 :1 3 0 5【1lJF r e s t aM ,P u g l i s i G ,D i G i a c o m oC ,e ta 1 L i p o s o m e sa si n v i v oc a r r i e r sf o rc i t i c o h n e :E f f e c t so nr a tc e r e b r a lp o s t i s c h a e m i cr e p e f f u s i o n J jJP

5、h a r mP h a r m a c o l ,1 9 9 4 ,4 6 ( 1 2 ) :9 7 4 9 8 1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概况郝智勇黄赫坤( 天津儿童医院3 0 0 0 7 4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组新型的B 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其结构特点为在青霉烷母核的4 位 由C 取代S ,而且在2 位还具有一个双键。自1 9 7 6 年第一个天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硫霉素( T h i e n a m y c i n ) 被发现以来,在其化学结构的基础上,一系列人工合成的碳青霉烯类衍生物应运 而生,不仅解决了硫霉索的不稳定性,还拓宽了抗菌谱,增强了抗菌活性。目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抗菌谱

6、广、抗绿脓杆菌活性强、毒性及耐药性低等特点引起了广泛的注目,在世界抗生素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1 1 。本文就该类抗生素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做一概述。I 结构特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不同于传统的| B 一内酰胺类产品,其特点是青霉烷母核5 元环上4 位的硫被碳取代,而且在其2 、3 位之间存在双键;是C 一2 和C 一6 位被取代了的1 一碳青霉一2 一烯一3 一羧酸;与别的p 一内酰胺类抗生素比较,在8 一内酰胺环上具有羟乙基侧链的酰胺取代基,6 位羟乙基侧链为反式构象【2 J 。研究证明,正是该构型特殊的基团,使碳青霉烯类化- - 1 1 1 第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2 0 0 5

7、 中国南昌合物对B 一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2 抗菌活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极广的抗菌谱,对G + 球菌和大多数G 一菌( 包括绿脓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 、需氧菌、厌氧菌都有较强的活性,对肠球菌有中度活性,对耐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衣原体和支原体无活性,而且对多种的B 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头孢菌素耐药菌仍能发挥优良的抗菌作用,细菌对该类药物和其他1 3 一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存在交叉耐药性。对脱氢肽水解酶一I ( D H P I ) 的稳定性弱于青霉烯类,但是抗绿脓杆菌活性高于青霉烯类b J 。对三种常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显示,亚胺培南、帕尼培南和美罗培南具

8、有相似的抗菌谱,对肺炎克雷伯氏菌、肠杆菌属等G 一菌作用美罗培南略优予前两者,但均优于头孢他啶、1 3 一内酰胺类抗生素与8 一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及氟喹喏酮类等药物 4 。3 碳青霉烯类的主要品种及临床应用:3 1 对D H P 一1 不稳定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 1 1 硫霉素( T h i e n a r n y c i n ) :本品是第一个天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C 3 位的硫乙胺增加了对绿脓杆菌的活性,但因3 位侧链上的氨基具有高碱性,可引起D H P I 对| 3 一内酰胺环氨解,使硫霉素的化学性能不稳定,在溶液浓度稍高或固体状态下会发生自身双分子破坏,而仅在很窄的p H 范

9、围内稳定。它的高度不稳定性使其未能得到临床应用,但却指出了一条开发抗绿脓杆菌的卓有成效的广谱抗生素之路。3 1 2 亚胺培南( i m i p e n e m ) :是美国M e r k 公司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 9 7 9 年研制开发,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临床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5 。它可被肾中的脱氢肽 酶一I ( D 肿) D u N 钝化,因此不能单独应用,临床使用的是其与D H P 抑制剂西司他丁1 :1 的复合制剂,1 9 8 5 年在德国首次上市,商品名为“泰宁”。由于具有特别广的抗菌谱和非常强的抗菌活性,因此已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包括多级耐药菌感染的最有效的药

10、物,在世界抗生素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吴氏怕J 用于治疗5 l 例儿童血液肿瘤并发感染的患者疗效显示,有效率达到8 2 4 ,为及时控制感染争取降低化疗的相关死亡率,该药可作为儿童血液肿瘤并发感染的经验性首选抗生素。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率达8 5 4 ,美罗培南达8 8 1 ;不良反应分别为1 3 6 和1 2 2 ,二者比较P O 0 5 【。7 I 。治疗2 1 例急性自血病感染的有效率9 0 5 【8 1 。3 2 对D H P l 稳定可单独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 2 1 美罗培南( m e m p e n e m ) :本品是由日本住友制药公司与英国I Q 制药公司开发,是继亚

11、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给药后在美国上市的第二个非肠道给药的半合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uo l ,目前已在多个国家上市应用。本品对D H A I 稳定,可单独使用而无需与酶抑制剂合用,对G + 、G 一及厌氧菌均显示出广谱抗菌作用,特别是对绿脓杆菌、甲氧西林耐药性金葡菌( M R S A ) 活性强,其不仅能迅速杀死繁殖期的致病菌,也能迅速杀死静止期的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菌株,其抗菌活性及抗流感嗜血杆菌的活性大于亚胺培南 1 l 】对阴沟肠杆菌和不动杆菌的作用也较强,其抗菌活性稍强于亚胺培南和帕尼培南,M I C 9 0 。 0 2 5 m g L t l 2 。另外研究显示国产美罗培南与进口产品

12、的体外抗菌活性相近 1 3 。 治疗5 2 例外科腹部脓毒症的患者 1 4 ,单用美罗培南3 鲥,分3 次静脉滴注,疗程5 。1 7 天,结果治愈率7 3 1 ,有效率8 4 6 。显示单用美罗培南疗法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效- - - 1 1 2 - - 第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2 0 0 5 中国南昌疗法。美罗培南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率8 6 3 8 1 5 J ,秘尿科感染的有效率7 5 5 ,妇产科感染的临床有效率9 2 6 5 ,眼科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达9 0 O t 1 6 J 。3 2 2 比阿培南( b i a p e n e m ) :本品是1 9 8 9 年有美国

13、氰胺公司研制开发,其特瓿与美罗培南相仿,对D H P 一1 稳定,可单独使用,无需D H P 一1 抑制剂,几乎能耐所有的_ B 一内酰胺酶,抗菌谱广L 2 J 。3 2 3L 一6 2 7 :由日本李斯特公司开发u7 I ,对0 一内酰胺酶极稳定,对G 一菌的抗菌活性等同或优于亚胺培南,对G + 菌中的金葡菌和粪产碱肠球菌的活性比亚胺培南稍差,对厌氧菌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似。本品无需与D H P l 抑制剂或肾毒性减轻剂联用,可单剂使用,几乎未见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3 2 4 法罗培南( F a m p e n e m ) :是日本S u n t o r y 公司于1 9 9 7

14、 年开发上市的新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 8 ,其显著特点为既可口服,又可肌注,耐药菌株少,临床效果好而安全性高,肾毒性及神经毒性小【1 9 。对妇产科感染十分有效,临床总有效率达9 4 5 2 0 j 。3 2 5 该类抗生素的新成员还包括:B 0 2 7 2 7 ,$ 4 6 6 1 ,D X 7 8 3 9 ,E R 3 5 7 8 6 ,E 一1 0 1 0 等多个品种,大部分已经进行临床研究,有的品种特点为长效,有的为口服吸收稳定。该类药物无须与脱氢肽酶抑制剂合用,预计这些新品种将成为亚胺培南的有效替代药物3 3 对D H P 一1 稳定但不能单独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 3 1 帕

15、尼培南( p e n i p e n e m ) :商品名为克倍宁,是日本三共制药株式会社研究开发的一种 碳青霉烯类新抗生素公司。1 9 8 3 年研究开发,1 9 9 3 年首先在日本上市。该药对G + 菌、G 一菌、需氧菌都有强力抗菌作用,对金葡菌及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M I C 9 0 均优于亚胺培南,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流感杆菌、阴沟杆菌吲哚阳性和阴性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沙雷菌和拟杆菌与亚胺培南相同或相强,对绿脓杆菌不如亚胺培南。对B 一内酰胺酶稳定,并有抑酶作用。由于帕尼培南单独使用会在肾皮质蓄积,并导致肾小管坏死,故临床上使用的制剂为其与肾毒性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对1 2 7 例细

16、菌感染患者【2 1 | ,本品的临床有效率达8 9 。O ,对6 8 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为8 5 3 ,痊愈率为5 7 3 ;对3 5 例尿路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9 7 1 ,痊愈率为8 0 O ;治疗腹腔感染2 4 例的有效率8 7 5 ,痊愈率7 0 8 。3 3 2B 0 3 4 8 2 :由日本万有公司研制开发,其主要特点是抗M R S A 的活性强,最小有效浓度为6 2 5 m g L ,优于亚胺培南,而对M R S A 局部感染的疗效优于万古霉素。由于本品对D H P 一1的敏感性比亚胺培南还强,故也必须与酶制剂联合应用。3 4 抗生素后效应( P A E )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C + 菌及G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