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船舶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3467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船舶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船舶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船舶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船舶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船舶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船舶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船舶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船舶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委前言船舶工业是发展水运和开发海洋工程的重大装备制造业,是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外向度高,发展船舶工业有利于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扩大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是最具开发潜力的领域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浙江省要由海洋大省迈向海洋经济强省,发展船舶工业是必需优先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在2 0 0 3 年召开的全省工业大会上和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船舶工业作为发展沿海临港工业的三大主要产业之一,被确定为浙江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点发展产业,形成了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是推进浙江产业结构经济发

2、展的重要共识。一、浙江省船舶工业的基础和现状浙江船舶工业是解放后,主要依靠地方的努力逐步发展、形成的。全省船舶企业4 0 0 家,从业人员( 不含船舶配套企业) 3 万余名,共有大小船台2 4 9 座、船坞9 6座,其中有万吨级以上船台l O 座,万吨级以上船坞1 l 座,五千吨级以上的船台能力计约3 2 万吨、坞容量3 9 万吨o2 0 0 3 年底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共8 0 家企业,年工业总产值5 4 亿元,销售收入4 8 亿元,工业增加值1 1 亿元,利税总额3 4 亿元,利润总额2 2 亿元,出口交货值1 9 亿元,造船量7 0 万载重吨,其中出口1 3 4 万载重吨。截止2 0 0 3

3、 年底,我省建造的最大的船舶是5 1 万吨级,坞修1 5 万吨级,航修3 0 万吨船舶。主要产品是6 万吨级以下的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成品油轮、L P G 船、大功率拖轮、远洋拖网渔船、超低温金枪鱼钓船、海上混凝土搅拌船等。浙江船舶修造业已形成如下基本格局:三个骨干龙头企业: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杭州东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三家船厂,均有建造万吨级以上出口船舶能力,三厂造船出口产值1 3 7 之和占全省造船出口总产值的7 0 。一个船舶工业基地雏形:舟山已初步形成船舶建造、船舶修理、油轮清舱、船舶交易及船舶配套产品制造等,包括科研、生产、配套服务等门类较为齐全的船舶工业体

4、系。一个新兴船舶工业地区:台州、温州乐清的造船企业,在机制上有特色和优势,虽档次不高,但发展迅速,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现有的造船企业整合积极创造条件,找准市场定位,提高产品档次。1 、修船业浙江具有较强的中小型船舶修理能力,全省有限额以上、以修船为主业的企业2 3 个,干船坞9 6 座,其中万吨级以上1 1 座,最大为1 5 万吨级,坞容总量约3 9 万吨,另有修船船排( 台) 百余座,2 0 0 2 年省修船产值约1 2 6 亿元,其中舟山6 6 8 亿元,占5 4 。目前,浙江省万吨级以上的干船坞占全国总容量的1 2 ,修船产值占全国产值1 5 。能航修3 0 万吨船舶;坞修1 5 万

5、吨级船只;改装2 万吨级船舶。浙江省内大型修船设施仍较缺,由于修船业具有的资金流动快、回报率高、技术要求相对不高的特点,对民间资本吸引力大,目前,已有几项在建、拟建的大型修船设施。由于渔业政策的调整等因素,小型修船设施能力有过剩。2 、造船业浙江省造船业,除杭州飞鹰船艇有限公司生产的赛艇( 曾作为雅典奥运会比赛艇)以外,真正有高附加值与高市场份额的产品尚未形成。特别在温台地区,虽然造船企业众多,但其建造的工艺尚处在5 0 - , 6 0 年代的生产方法,只能生产国内低档次的船舶,还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目前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仅有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杭州东风船

6、舶制造有限公司及杭州飞鹰船艇有限公司等一些骨干企业。其中杭州东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在杭州的生产基地,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仅能生产中小型船舶,目前正在积极开发游艇。3 、船舶配套业浙江有百余家船舶配套企业,其中船用齿轮箱、中小型柴油机、水声设备、捕渔设备等少数种类技术上居国内领先地位。例如,杭州前进齿轮箱厂、富阳7 1 5 研究所,在船用齿轮箱、水声设备等领域是首屈一指的。在配套件中全国认可的名牌产品,例如,2 0 0 3 年全国渔船、渔机2 3 个名牌产品中浙江就有三项:前进牌船用齿轮箱( 8 8 3 0 0 0 K W ) ,象山船舶机械电器厂的象山港牌硅整流发电机,温州沪乐集团有限1 3 8

7、 公司、浙江海星灯具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海顺牌船用灯具,但就总体而言,基本状况是“多、小、低”。多是企业数多,有百余家之多,产品品种多,船上的主机设备、辅机设备、锚机、舵机、船舶电气、电缆、泵、阀、门窗家具、航海仪器、用具、五金配件、救生、消防器材等等,门类较全;小是企业规模小,除个别企业外,绝大大部分是小企业,小还有产品规格小,缺乏大件制造能力;低是产品档次低,只能在国内船舶市场占有不大的份额,但发展潜力很大。二、浙江发展船舶工业的优势本世纪初十余年,国内外船舶市场将持续兴旺,国际造船中心进一步向东亚转移,长三角经济的崛起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逐步形成,将为浙江省船舶工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浙

8、江有发展船舶工业很明显的优势1 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特别是舟山港与上海港、宁波港,形成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港1 2 1 群体。该港口群处在我国“黄金海岸”南北海运大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要冲,与亚太新兴诸强呈伞形辐射之势,处于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亚太地区中部,构成了一个近乎等距离的网络。浙江省融入长江三角洲形成的港口群,在新世纪头2 0 年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开放性、最富活力的地区,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o2 拥有较多可建大型修造船舶基础设施的优越场址浙江省海岸线全长6 5 0 0 多公里,海湾众多,其中面积大于6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9 处;岛屿密布,约占全国海

9、岛总数的4 3 ,海岛面积合计1 9 4 0 平方公里。船舶工业对航道、锚地、水文、海洋、气候、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与水域条件以及社会服务、水电供应、对外交通、土地面积等陆域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浙江仅舟山地区的长峙、六横、盘峙、虾峙、秀山等就有多处适宜建设大型船舶修造基础设施,特殊的区域位置和天然的优越条件,使建设同样生产能力与规模的船舶企业投资更省,是国内不可多得的理想大型船坞选址o3 国内船舶产业调整和重新布局,为错位竞争创造了机会上海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进程中,重新规划了黄浦江两岸功能,所有船厂都要分期迁出。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成功,更加速了这一进程。江南厂将迁至长兴1 3 9 岛,

10、新江南将拥有1 0 0 万吨级世界最先进、最大型的造船设施。其今后致力于超大型、高技术、高附加值类船舶制造的方向。上海的船厂搬迁与产业调整,对以生产中、小型船舶为主的浙江船舶企业,会有一个更好的进行错位竞争的环境,同时为上海船舶企业的协作作准备。也为具有良好深水港湾,建设大吨位船厂良好选址的舟山提供了吸引外地船厂落户浙江,发展船舶工业的机会。4 具备一定的船舶工业产业基础近几年,浙江省船舶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主要分布在台州、舟山、宁波、杭州及温州,形成了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造船有限公司与杭州东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已建有1 5 万吨、8 万吨级船台和1 5 万吨级修船坞

11、,已建造5 万吨级及以下船舶,坞修1 5 万吨级和航修3 0 万吨级船舶的能力,开发了批有竞争力的产品,如吸砂船、金枪鱼钩船、赛艇等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为打造船舶工业修造基地奠定了发展的产业基础o5 产业发展具有浙江特色一是基本实现了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转化与改革,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机制优势。现浙江民营及民间资本控股的船厂所建船舶的吨位和产值大约分别占全省总量的9 0 和8 0 ,体制顺,机制活、活力强的优势已初步呈现。二是浙江船舶制造业已开始形成以块状经济为代表的集聚优势,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营销优势。在温州市乐清和台州市的七里港、松门兴起的造船企业集群,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些造船企业集

12、群,在其经营机制中,利用市场力量,形成了社会化、专业化企业组织结构,建立了大协作体系,增强了低成本竞争优势,孕育着具有现代造船模式生产企业的理念。舟山等地船舶交易市场的形成和迅速发展形成了浙江船舶工业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营销优势,船舶配套市场的发展,正在成为吸引世界各主要船舶配套设备生产厂和供应商的产品集散地,船舶配套设备科技信息中心,支持浙江修造船业发展的助推器。三、浙江省船舶工业科技进步所取得的成绩近几年来,浙江造船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紧紧围绕缩短造船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这一中心,积极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l 、引进和深化现代造船模式实施现代造船模式对浙江造船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

13、韵工作。浙江几大规模企业从1 4 0 生产设计开始抓转模,做好生产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抓图纸技术质量,减少生产设计中差错,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率,提高分段预舾装率、船舶下水的完整性。其中浙江船厂的分段预舾装率和下水的完整性已达到了8 0 1 :2 _ 1 z 。5 万吨船舶的船台周期和码头舾装周期也控制在1 4 0 天左右。2 、实行项目经理制对生产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在管理层次上实现了扁平化管理,以适应造船总量不断扩大的需要。在运行过程中重点抓树立项目经理在生产指挥过程中的权威性,执行生产计划的严肃性。由于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3 、加大技改投入,注重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浙江

14、造船企业在国家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结合企业经营状况,看好船舶工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技改投入,开发新产品,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如浙江船厂自1 9 9 9 年以来,平均每年完成技改投入二千多万元,产品实现了从五千吨级到五万吨级的跨越。产品包括L P G 、高温沥青运输船、成品油轮、石油平台供应船等高附加值船,产品全部外销。扬帆集团2 0 0 1 年自行开发的超低温金枪鱼钓船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产品相继被认定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创新研制项目和国家重点新产品。此外,该公司开发的4 0 车6 5 0 客客滚船在2 0 0 2 年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为尼日利亚研制的2 8

15、M臂架式新型拖网渔船,在2 0 0 3 年被列入出口产品研究开发资金项目和省级新产品计划项目。在建造6 6 0 箱批量船中采用的上层建筑弹性连接技术,在超低温金枪鱼钓船上采用的现场聚氨脂发泡技术,都是国内首次应用,为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台州宏冠船厂试制成功的吸砂船,全面替代古老的链斗式、吸排式和抓斗式等采砂设备,给我国江河湖海的挖砂带来了一场革命,成为世界采砂机械领域里的一朵奇葩。4 、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骨干船厂重视船舶设计电子信息模型工程和造船C I M S 的应用,基本完成了企业内部基础网络平台建设,同时积极引进应用新的管理和设计软件,在船体分段、船电、管子等系统均应用了C A D

16、 辅助设计。初步实现了企业技术发展和管理的上水平。四、浙江省船舶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和总体布局( 一) 浙江省发展船舶工业的基本思路1 4 1 依托区位与资源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与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服务国内、出口主导、修造并举、加强配套、培育特色,采取外引内联、高起点、大投入、快产出、快收益的策略,促进船舶工业企业上规模和产业集聚发展,推进船舶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船舶工业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 二) 浙江省船舶工业发展目标I 、总体目标:经过1 0 1 5 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及长三角国际航运中心需要的、结构优化、组织高效、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产业格局,基本建立符合国际化形态的修船体系,形成若干个符合现代造船模式的现代化大中型造船总装厂,以及具有企业集聚效应的有特色的专、精、新、特”的船舶配套产品及交易市场的综合性船舶工业体系,成为国内十分重要的,乃至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船舶修理中心和特种船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