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溯洄集之辨证论治特色初探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29542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经溯洄集之辨证论治特色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医经溯洄集之辨证论治特色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经溯洄集之辨证论治特色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经溯洄集之辨证论治特色初探(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井穴只灸1 壮。大椎穴虽多可以灸到1 0 壮,环跳穴可灸5 0 牡。 留针时间:一般每次留针6 - 7 呼,少则l 呼,如少商;还有的穴位留1 0 呼,如下髂;最多留2 0 呼, 如环跳、内庭、公孙等。 禁针禁灸穴位:甲乙经提出1 3 个禁针穴和2 9 个禁灸穴,并对误针或误灸造成的后果作了具体 的描述。 此外,还介绍了发灸疮的方法,对后世一些医家强调用灸必发灸疮的主张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略)医经溯洄集之辨证论治特色初探 张挺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E 海2 0 1 2 0 3 ) 壬履,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山人,江苏昆山人,通诗文画艺;少时曾学医于朱震亨,尽得其 传。洪武四年(

2、公元1 3 7 1 年) 任秦府良医正。著述较多。有标题原病式、百病钩玄、医韵统, 以及小易赋、十二经络赋等,惜均已散佚。存世仅医经溯洄集一书,其书重在对医学探本求 源,溯洄者,逆流而上之义,故名之。 本书是作者的医学论文集,共有论辨性的文章二十一篇。其内容主要是对内经、难经等书的 古典医理,以及晋以后著名医家王叔和、孙思邈、王焘及张子和、李东垣等二十余家的学术论点,加以 阐释和发挥并在融合各家所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 辨证论治特色 ( 1 ) 发挥“亢害承制”理论王氏对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提及的“亢害承制”理论,作了极 为精辟的阐发。他认为亢害承制,一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

3、运动和不断变易的,宇宙万物,没 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另一方面,又指出,虽然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中,但它始终离不开一个规律, 即都必须相互协调和相互平衡。并特别指出亢害承制是对事物趋向协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事 物生成和败乱的关键。关于此说,唐之王冰、金之完素均曾论述,而王安道将其未悉之旨,作了进一步 的发挥。平衡、协调,不只是中医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庸”、“中和”思想 的重要体现。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王氏切实地阐发了人体内外环境地统一性,从而拓展和应证了中医学 整体观念的思想。 ( 2 ) 首创真中、类中之别古人论中风,以为卒暴僵仆不知人,偏枯四肢不举等证,多因风

4、而致, 故用大小续命、排风、八风等汤散治之。王氏指出:“及近代刘河间、李东垣、朱彦修三子者出,所论 始于昔人异矣河间主乎火,东垣主乎气,彦修主乎湿,反以风为虚象而大异于昔人矣以余观 之,昔人、三子之论,皆不可偏废,但三子以相类中风而立论,故使后人狐疑而不能决。殊不知因于风 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王氏此论,不仅首创真中、类中之 说,而且开创了把不同学说融会贯通于一说。使中风理论渐趋完善,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人有裨益。 ( 3 ) 首辨伤寒、温暑之异古人认为,冬伤于寒,其感而即病者,称为“伤寒”,有不即病,过时 而发于春夏者,称为“温暑”。对其治疗,在温病学说

5、尚未成熟的阶段,人们多以伤寒方通治之。对此, 壬氏议论颇详,指出:“夫伤于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即病者,发于所感之时;不即病者, 过时而发于春夏也,即病谓之伤寒,不即病谓之温与暑。夫伤寒、温暑,其类虽殊,其所受之原则不殊 也。由其原之不殊,故一以伤寒而为称 由其类之殊,故施治不得以相混,以所称而混其治,宜乎贻祸 后人。”王氏还指出:伤寒、温病和暑病各“有病因、有病名、有病形。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三 者俱当,始可以言治矣”如伤寒,此以病因而为名者,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 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温病、热病此以天时与病形而为痛名,发于天令喧热之时,怫热自内而于外,

6、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因此,他根据温暑的病理特点,提出治 疗方针,“夫温病、热病之脉,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于左手者,诚有怫热在内故也, 凡温病、热病,若无重感,衷钲虽间见,丽里病为多,故少有不渴者。斯时也,法当治里热为主,而解 表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自解者。”可见,王氏主张治疗温热以清里热为主,结束了温热隶属伤寒的历史, 开创了后世温病学派的先河,成为明清温病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 4 ) 扩充五郁证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首先提出“五郁”的概念,确立了五运岁气太过致 “郁”的病机、病证和治法。王氏从更切合临床的角度进行了大量补充,并将“五郁”的概念从

7、五运之郁推广至各种原因所致的脏腑之郁。“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或因所乘而为郁, 或不因所乘而本气自郁,皆郁也,岂惟五运之变能使然? ”既然“五郁”不拘于五运之变,则达之、发 之、夺之、泄之、折之之法,可扩而充之,推而广之。对“木郁达之”王氏纠正了王冰和东垣“吐之 令其条达”的解释,认为如木郁的病机属肺金盛而抑制肝木,可用泄肺气举肝气的方法;由于脾胃浊气 F 流,而少阳清气不升的,则用益胃升阳即可。对“火郁发之”,王氏把火郁的病机分为外闭和内郁两 种,外闭则解表发散,内郁则升阳发散,较王冰“汗之令其疏散”更为全面。“土郁”,指脾胃壅滞, 即“土太过日敦阜”得实证,故凡消食、去

8、积、导滞、行湿、蠲饮以解除脾胃壅滞之法皆属“土郁夺之”。 对“水郁折之”,王氏提出培土治水、泄水及去菀陈堇、开鬼门、洁净府的方法,并特别强调要“审病 者之虚实、久近、浅深”,以确立具体治法,不得将诸法“杂焉而妄施治”,至今仍不失对“水郁”证治 的指导价值。至于“金郁泄之”,王氏侧重于渗泄而N d , 便。则有失于偏。当以王冰之“渗泄、解表、 利小便”更为全面。王氏还强调“五郁”证治疗的善后调理,其根据五行相制的方法进行调理,既治实 又治虚,实足耐人寻味。 总之,千氏治学严谨,造诣颇深,在理论上阐发了“亢害承制”,并首次区分伤寒与温病,对温热 病的辨治及温病学说的产生作出了很大贡献。在l 临床实

9、践中,在详辨真中、类中的同时,还对中风病的 病因进行了归纳;并扩充了五郁证治,其重视情志致病的观点,与现代心身医学不谋而和。 参考文献( 略)中医痰病证治的源流与展望潘桂娟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1 0 0 7 0 0 ) 中医痰病证治,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发展于宋元,普及于明清,近现代多有创新发展。两 千多年来,痰病证治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不断充实与进步,成为中医药学术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以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及确切的实用价值,受到医家学者的广泛重视而成为探讨研究的热点,也决定了其 经久不衰的历史必然。 一、癀癀证治的起漂 痰病证治萌芽于秦汉前后。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胸中痰结

10、”、“留饮痰癖”之类的记载。黄帝 内经中未明确论及痰的概念,但与痰病相类的病候则已有记载。到东汉已有关于痰饮证治的明确论述。 如:金匮要略方论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及相关证候。伤寒论中小陷胸汤证、大陷胸 汤证,苦酒汤证、甘草汤证、半夏散及汤证,金匮要略方论栝萎薤白白酒汤证、栝蒌薤白半夏汤证 等,均属于痰病证治范畴。魏晋时代的方书对痰病病位、寒热属性、临床特征等已有初步认识,并积累 了一定的用药经验。成书于魏晋之间的名医别录中记载了20 余种药物治疗痰冷、痰热、痰满等的 功效。隋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为中医痰病证治理论的奠基之作,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痰饮 分论,首刨痰病学说。诸病源候论创

11、造性地将痰和饮分别加以论述。书中“痰饮病诸候”共l6 条。 其中包括:痰饮合论2 候、痰病专论5 候。其对痰病诸候,详述病症、审辨病因,推求病机,为后世论 治痰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二,提纲挈领,论列痰病诸候“痰饮病诸候”中,分别论述热痰、冷痰、 痰结实、膈痰风厥等证候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上述痰病的证候类型,是立足于寒热虚实的辨证原则, 加之以病因、病机、病位的分析,以及临床表现的特征而划分的。其提纲挈领,开痰病辨证之先河。其 三一精究详审。揭示痰生诸瘸。“痰饮病诸候”有“诸痰候”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 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

12、候非一。故云诸痰。” 明确指出痰积体内可导致多种病理变化。其四,辨证求本,阐发痰病病源“痰饮病诸候”及有关病 候中,对痰病发生、发展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始终贯穿着因病生痰,因痰致病这一病理观。总 之,诸病源候论对痰病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二、痰痔证治的发晨 宋金元时期,朱丹溪,以善治杂病而为后世所瞩目,以气、血、痰、郁之论而蜚声医林。其于诸郁 之中尤重痰郁,于治痰上独具匠心。其一,立论百病兼痰从痰治疗内伤杂病。认为痰之已成,随气升 降,无处不到,或贮于肺。或停于胃,或凝滞于心膈,或聚于肠间,或客于经络四肢等等。辨治痰病, 应根据痰之成因、痰病性质,以及痰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定。其= 。首创。痰夹瘵皿遂成窠囊。之说, 注重痰察同治。朱丹溪论痰,重视痰瘀相关。认为“痰夹淤血,遂成窠囊”。在肺则凝滞肺气,为肺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