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神科护士素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23193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精神科护士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精神科护士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精神科护士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精神科护士素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标准要适应形势的需要。排班要保证工作人力、分工安排合理。2 6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尊重下属的人格,注重对护士的感情投资,关心下属工作之外的生活动态,乐于助人。有民主的工作作风,能经常主动向护士和医生征询工作意见和建议。作出较重要决定时要尽可能事先进行讨论,集思广益,使下属有参与感,这样才能有较好的人际关系。2 7 协调好相关科室:病区工作涉及的科室、部门多。护士长是协调关系的关键人物,在尊重本科人员的同时,也应尊重和肯定他科人员的劳动。遇到问题未及时解决时,应与他科主任联系,仍不能解决再逐级反映,这样则不会出现误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产生。2 8 树立高度的医疗安全防范意识:对科室的工作应了

2、如指掌,经常查找存在的隐患,每周征求意见或建议,对病人、医生及护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应虚心听取,予以重视,并在作相应的调查分析后,及时在早会或护士会上讲评整改,用一些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使全科护士树立较强的法律意识,行为规范,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浅谈精神科护士素质李菲菲许冬梅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过渡,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不生病,身体好。还要求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劳动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平衡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心态,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饼”。随着社会对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紊质要求越来越高。精神科护士也从传统

3、的看护式护理,发展成为集管理者、治疗者、辅导者、协同者、咨询者、教育者、研究者为一身的生理、心理、社会兼顾的整体护理的实施者,护士素质也在适应时代的发展下不断提升。1 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的概念职业索质是指人在正常的生理、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实践锻炼和自我修养而形成的品德、学识、思维方式、劳动态度、审美观念、气质、性格特征等内在基本品质”。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指在一般素质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特性,通过培养、教育、自我修养、自我锻炼而获得的一系列学识技能、行为风格、文化涵养、品德特点的综合,是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特殊的素质要求。2 精神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护士素质可分为政治( 思想) 素

4、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紊质、身体素质等,各种素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作为精神科护士,在职业括动中,要以饱满的热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力求通过不懈努力达到自我完善;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以人格的魅力形成团队精神,在为保障人类健康和爱护生命的奉献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在业务上要刻苦学习,精益求精崇尚科学。开拓创新,努力做好“三基”、“三严”,以“三高”( 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 要求自己,在四化( 管理制度化、操作正规化、质量标准化、服务规范化) 中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护士的自身素质要求我们做到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举止稳重,廉洁奉公。团结协助,思

5、维敏捷,热情开朗,意志坚强,胸怀宽阔口。3 精神科护士素质的培养3 1 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护理职能的延伸转变要求护士角色向多元化发展对护理所赋予的重任,要求我们要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 I ) 培养精神科护士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作为精神科护士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对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所服务的精神病人必须具有浓厚的兴趣及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对病人有高度同情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在工作中做到视病人如亲人,热情周到地为病人服务。( 2 ) 培养护士的同情心:要为病 提供叠方位的人性化服务。护士服务的对象是病人,病人不仅是生物的有机作誊簟位:北京回龙观医院,1 0 0 0 9 64 6 中国护理管理2

6、0 0 6 年8 月1 0 日第6 卷增刊体,还是心理活动的有机体,因此病人从心理上迫切需要护士的同情、关怀、帮助。要认识到精神病病人虽有精神上的障碍,但受尊重和友爱的需要没有全部丧失,并且经治疗后病人最先恢复的是被关怀、被尊重以及获得安全感的感觉他们更需要来自社会一由精神科护士 所体现的关怀,所以无论病人对护理是否配合,护理人员均应以诚相待,以礼相待。当病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护士应善于分析,尊重、理解病人并恰当地处理,对病人要奉献一颗无私的心,尊重病人的人格和生命价值。( 3 ) 培养护士的责任感:科学的发展使得护士的社会功能日益扩展,护士的工作从面对疾病转为面对患有疾病的人群,从局限在医院

7、而走向社会,因而护士对人的健康,对社会负有重大的责任,只有以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才能获得病人的信任,社会的承W “。3 2 增强语言沟通技巧,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语吉是交流的载体,有着丰富内涵的艺术,是传递信息的渠道。交谈是临床医学的一项基本技术医学诊断在病史询问中可以得到约8 0 的资料,良好的交谈有助于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目。护士全面素质培养,不仅要求护士技术好、能力强,还要求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包括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对于精神科护士来讲,交流沟通的技巧尤为重要。由于精神痰病的影响,精神病病人会对护理人员的谈话进行歪曲或

8、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病人可以从护士谈话的内容、表情等产生喜爱、满足、厌恶、恐惧等主观体验。所以护士要善于运用交流沟通技巧,要相互信任、理解,在坦诚相见中求沟通;主动接触,热情服务,在护理过程中求沟通;相互尊重,在平等中求沟通;换位思考,在假如我是对方中求沟通。经常对病人说些安慰性、积极暗示性、健康指令性的语言,态度要亲切自然,朴实无华,语言要清楚、明了、通俗易懂,以逐渐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努力达到与病人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在尊重的基础上,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保证诊治护理过程的顺利完成,真诚负责,取得病人信任,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D 。3 3 具有健康的身体心理条件:心理素质包括人的情绪、意志、

9、性格、兴趣、气质、能力等。精神T 4 - 护士的心理素质情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因为精神病病人在急性期往往缺乏自知力,否认有病,对护理工作不但不配合,而且会认为护士是病态中的参与者,常常出现敌对情绪及盲行,甚至拳脚相见,随时可伤及他人,也可能反复以自己的精神症状内容纠缠护士,这就要求精神科护士本着忍耐、克制、理解、宽容的态度,具有皇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稳定的情绪,以积极的情绪,和蔼可亲的表情和举止勤奋工作,以愉快的态度对待,并善于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能因个人的情绪起伏波动而影响对病人的态度,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不急不躁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基于健康的身体,精神科的特点是护理人

10、员长期与精神病病人接触,在进行护理工作的同时又要提高警惕,防止其冲动伤人,与其他科护理人员相比,精神极为紧张。有很多病人长期住院,呈衰退状态,生活不能自理,需护理人员的全面照顾,这就要求精神科护理人员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胜任工作“。3 4 不断提高技能,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护士要取得病人的信任,不只是需要爱心,还需要丰富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术,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准确无误才会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赢得病人的信赖,为与病人更好的沟通打好基础。而敏锐的观察力来源于牢固的医学知识和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是广泛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和高尚的情感的结合。应利用一切机会如通过外出学习、自学考

11、试、论文交流、医护联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精神病病人在很多情况下无主诉能力,不能主动叙述病情,所以,护士要善于利用与病人接触的机会,运用视、听、触、嗅等感觉,认真观察病情,注意病人的心理动态、面部表情、皮肤颜色、举止行为等,以得到病人直观的资料。及时发现病人轻微的变化,从而判断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防患于未j ! “”1 。3 5 开展健康教育,改善病人的依从性:在临床工作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务工作者不能只看病,不看人,要注意社会、心理因素对病人的影响,从整体考虑

12、病人的治疗方案;对待精神病人及其家庭成员,要适时让他们参与诊疗过程,在掌握适度的情况下,主动告知病人相关内容,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医患双方的满意度;护士应全面r 解病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及时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以健康教育伴随全过程的理念,向病人及监护人讲解有关药物的服用常识及副作用、疾病复发的先A t 、饮食与疾病的关系、生活习惯对恢复健康的影响、出院后的康复计划的实施等。改变不正确的信念,提高蒇联雌。3 6 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具有创新意识:现代医学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美学环境作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护理美学是

13、伴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产生的护理新概念,护士的形象是艺术、科学和爱心的结合,是外在美和内在思想、气质反映到语言、行动上的形象。要求护士仪表端庄大方、稳重,言行一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卫作删。并且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节奏的加快,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坦诚。热情,勇于创新。要不断提高基础能力( 包括科学思维、专业动手、自学提高和预防保健) 、基本能力( 主要是微机应用和外语交流) 、发展能力( 包括科学研究、适应未来和开拓创新) M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参考文献1 张拓红主编触会医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 6 0 332 张苹,高建新主编思想道德修养北京

14、:机械工业出版社,2 0 0 6 13 吴瑾如主编北京市护理T 作规范质量标准北京: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1 9 9 9 1 14 扬文志管理学基础北京:卫生函授管理学院,1 9 9 8 45 陈彦方主编精神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n 1 16 王校春阁金方邓宗风医生素质的哲学思考解放军管理杂志1 9 9 9 , 6 ( 4 ) :2 9 7 2 9 87 郭常安护理沟通艺术抗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杜2 0 0 2 _ 5 8 许冬梅I 爿蝴王玲娣精神科护士生活质量对照研究现代护理杂志,2 0 0 3 ,9 ( 1 2 ) :9 0 5 9 0 89 王翠玲,姚景鹏浒冬梅,等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应对方式调查研究现代护理杂志,2 0 0 4 ,1 0 ( 1 1 ) :9 8 31 0 李菲菲,许冬概樊建臣不同性别住院精神病病人对护理人员攻击行为的特点护理管理 志, 2 0 0 5 5 旧:8 1 01 1 尹跃华,陆宇晗,李明,等,医护联合查房对提高护士业务的探讨医学教育,2 0 0 2( 6 ) :5 2 5 31 2 高树$ 臣护理美学概念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 0 0 151 3 曹德品,赵光昊玉华,等试述二十一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医学教育1 9 9 7( 1 ) :1 3中国护理管理2 0 0 6 年8 月1 0 日第6 卷增刊4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