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23192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近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 (96 年)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 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 之朝。后守欲变具狱,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 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 ”府不敢迫。县 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 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

2、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者 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 祸。 ”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 ”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 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 注: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牒:授官的文书。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 文。 文移:公文。 遮留:拦阻挽留。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永以书抵幕府 抵:送达。 B.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 迕:违背。 C.或遂寝而不行 寝:止息 D.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贾祸:消除祸患。 13.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

3、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2 分) 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永以书抵幕府 以资觞豆之费可乎 毋以此贾祸 A.句和句相同,句和句相同 B.句和句相同,句和句不同 C.句和句不同,句和句相同 D.句和句不同,句和句不同 14.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 分)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15.文中“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这一复句,如果给它的译文用上的关联词语,应当 是(2 分) A.既然只有 B.倘若那么C.只要就 D.宁可也要 以下 1617 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取诸县以给,

4、敛诸大谷者尤亟。 (3 分) A.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B.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C.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D.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17.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3 分) A.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B.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C.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D.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

5、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3 分) 盛威临永,永不为动 袖举牒还之 永杖巫,暴日中 必条利病反复 或遂寝而不行 吾知行吾志而已 A. B. C. D. 1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 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 载了他的奇功异绩。 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 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D.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老 人孩子非常热

6、情地对待他。 (97 年)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 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 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 不奉诏。 ”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 终须死。 ”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瑾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 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 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

7、。 ”高宗 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 “仁杰?:”陛下作法,悬诸 象魏,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令日为始。 “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命编入史。 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曰法既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命编入史。 注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三国魏人,以 力谏闻名。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善才绳之。绳:捆绑。 B.先涕泣不自胜,胜:控制 C.朕之恨深矣。恨

8、:遗憾。 D.请今日为始。请:请求。 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因”和“乃”相同, “止”和“仅”不同 B.“因”为“乃”相同, “止”和 “仅”也相同 C.“因”和“乃”不同, “止”和“仅”相同 D.“因”和“乃”不同, “止”和 “仅”也不同 14.“以至是”一句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3 分) A.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B.大怒,命促刑 C.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D.我为子不孝 15.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

9、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以下 16-17 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徒流及死,具有等差(3 分) A.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 B.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相等的差别 C.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相等的差别 D.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17.不惧比干之诛 高宗意乃解(2 分) A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C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

10、害 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D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高宗的情绪之才缓解 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3 分) 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A. B. C. D. 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权善才得罪了飞骑,飞骑为了报复;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将善才的过错酿成 死罪,从而引发了高宗和狄仁杰之间是否要处死善才的一场激烈争论。 B.由于狄仁杰坚持己见,拒绝执行高过的命令,高宗为此十分恼怒,在这君臣双方相持不下 时,侍中张文挥动笏板,要仁杰离去,但仁杰仍然援引

11、古例强行谏劝。 C.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 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D.狄仁杰认为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罚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张法令不可无 常,使全国上下无所适从,只要法令没有改变,就不可将善才处以极刑。 (98) 年李若水字清卿,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 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 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 所以靖公议也。 ”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

12、,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 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 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 ”若水绝不 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若水叹 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 一归觐。 ”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 令兄弟徐言之可也。 ”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 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临军挝破其唇,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

13、而死,年三十五。 注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 躐跻:越级升官。 扈从:随从护驾。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 次率军攻打北宋。 血:含血喷出。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17、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3 分) 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得全首领以没 扈从以行 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和相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 C、和不同,和相同。 D、和不

14、同,和不同。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 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 1920 题的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19、其罪当与童贯等 帝殊有难色(3 分) A、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20、汝归勿遽言 奈并累若属何(3 分) A、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

15、事 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2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 分) 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 B、|C、| D、| 2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 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 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 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 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