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322995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练习microsoft word 文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文言文句式、断句和翻译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句式,并将序号填入下面句式相应位置。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3、屠惧,投以骨。 4、沛公安在?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8、古之人不余欺也! 9、秦,虎狼之国。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1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判断句( )省略句(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 )疑问句(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

2、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钘,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曰俭其道也。”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圣人也,寡人

3、患之。吾将奈何?”内史廖曰:“夫戎辟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君曰:“诺。”乃以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具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由余归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淫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 (取材于说苑卷二十反质)【注释】铏:古代盛羹器。傲:通旒(li) ,龙旗九旒,周天子仪仗。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闻奢俭之节节:关键B莫不宾服宾服:归顺C君

4、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文章:文字作品D设酒听乐,终年不迁迁:迁移(放牧的地方)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曰俭其道也 广故数言欲亡B东西至日所出入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夫戎僻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因为由余请期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8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犹漆黑之以(之)为器 B (以)缯帛为茵褥C既已得(由余)矣,举兵而伐之 D故霸(于)西戎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说明“国君奢”的一组是( )饭于土簋,啜于土铏觞勺有彩,为饰弥侈四壁四帷,茵席雕文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戎王果

5、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A B C D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戎的臣子由余,深谙治国之道,他的一席话引起了秦穆公的担忧。B戎王中了内史廖的计谋,沉溺女乐,不理政事,不听劝谏,而亡其国。C秦穆公本是奢侈的君主,但他能听贤纳谏,痛改前非,终称霸西戎。D同是失国,舜禹失去的是属国,夏后氏、西戎王失去的是自己的国家。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

6、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黯多病,赐告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军不可以不拜。 ”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

7、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注】谒者:官名。告:休假。贲、育:即孟贲、夏育,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揖客:只揖不拜之客。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矫:假托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持节发仓粟以赈之 作师说以贻之B.上贤而释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C庄助复为请告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D.尊宠于群臣无二 以勇气闻于诸侯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

8、项是( )A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译文: (2)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译文: (3)愈贤

9、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四、给下面文言文选段中没有标点的部分做句读(5 分)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答案:一、1、判断句 2、省略句 3、省略句 4、倒装句 :宾语前置 5、被动句 6、倒装句 :定语后置 7、倒装句 :状语后置 8、倒装句 :宾语前置 9、无标记的判断句 10、动词于的被动句 11、疑问句固定结构。二、6.C(文章,在这里指车服旌旗等)7.

10、D(D 项两个“为”字,都是介词,给,替。A 项两个“故”字,前者是连词,所以,因此;后者是副词,故意。B 项两个“所”字,前者是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构成一个所字结构,相当于“的(地方) ” ;后者是名词,处所,地方。C 项两个“夫”字,前者是语气词,用于句首,以揭示下文或表示对某事进行判断;后者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 )8.C(不出来的应该是代词“之” ,代前面的“兵势” “地利” )9.B(表现国君奢,表现国君俭,秦使戎王奢)10.C(秦穆公“痛改前非”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三、 【解析】10、选 D。夺:改变。11、选 B。前一个为连词,表因果,“因而” ;后一个为连词,表转折

11、, “却” 。A 项均为介词,表目的, “用来” 。C项均为介词, “替” 。D 项均为介词, “在” 。12、选 C。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言句式及虚词进行断句。可用排除法,如根据 A 项“黯前奏事上不冠”是两层意思,应在“黯前奏事”和“上不冠”中间停顿;B 项“望见黯”中“黯”做“望见”的宾语, “望” “见”中间不能停顿;D 项“上不冠”中“上”做“不冠”的主语, “上” “不冠”中间不能停顿,即可加以排除。13、(1)因为(汲黯)多次直言极谏,不能留在朝廷(任职) ,调任东海太守。(2)公卿以下(官员)都谦卑地侍奉卫青,唯独汲黯与他以对等礼仪相待。(3)(

12、卫青)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问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四、 【答案】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附【译文】当初,汲黯担任谒者,因他为人威严而被大家敬畏。河内郡失火,火势蔓延烧毁了一千多家民房,武帝派汲黯前去视察。返回之后,报告说:“平民百姓不慎失火,因为房屋毗连而蔓延燃烧起来,不值得陛下忧虑。我经过河南郡,见河南郡的贫民遭受洪水干旱灾害的有一万多家,有的甚至于到了父子相食的悲惨境地,我谨借出使的机会,用陛下的符节,命令发放河南官仓积粮以救济贫民。我请求归还符节,

13、甘愿领受假托天子命令的惩罚。 ”汉武帝认为他贤德,因而赦免了他的罪。因为(汲黯)多次直言极谏,不能留在朝廷(任职) ,调任东海太守。他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曹掾史,然后放手任用,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过了一年多,东海郡治理得很好。汲黯身体多病,汉武帝多次特许延长他休病假的时间,还是没有痊愈。庄助又替他请假。汉武帝说:“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呢?”庄助说:“让汲黯任职当官,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才能。但要说到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有人以利禄引诱他,他不会前去投靠,君主严辞苛责地驱赶他,他也不会离去,即使有人认为自己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

14、”汉武帝说:“说得对。古时有所谓的社稷之臣,说到汲黯,就很接近了!”汉武帝派使臣带着大将军印信来到,在军中任命卫青为大将军,各路将领都归卫青统领。汉武帝对卫青的尊崇宠信超过了任何一位朝廷大臣,公卿以下(官员)都谦卑地侍奉卫青,唯独汲黯与他以对等礼仪相待。有人劝汲黯说:“大将军地位尊贵,您不可以不下拜。 ”汲黯说:“以大将军身份而有长揖不拜的平辈客人,大将军反而不尊贵了吗!”卫青得知,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问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卫青虽然地位尊贵,但有时入宫,汉武帝就坐在床边(踞厕:坐于床侧。一说,坐在厕屋里)接见他;丞相公孙弘谒见汉武帝,汉武帝有时不戴帽子;到汲黯谒见时,汉武帝没戴上帽子就不接见。曾经(有一次) ,汉武帝正坐在陈列兵器的帐中,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当时没戴帽子,远远望见汲黯,急忙躲入后帐,派人批准汲黯所奏之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