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药的给药护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17980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中药的给药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论中药的给药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论中药的给药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中药的给药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中药的给药护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6 2第1 1 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患者的体质,促进脑细胞的恢复。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要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及特殊症状,供医生参考,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按病人的症状与体征给以正确护理。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通过观察病情和临床实践,总结 分析可以积累科学研究资料,为发展新技术、新疗法做出贡献。脑外伤康复期语言交流障碍护理训练崔兰玲甘肃省中医院兰州7 3 0 0 5 01 方法1 - 1 对脑外伤恢复期患者认知康复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让患者按顺序认出或读出。一1 0 的数字,如有难度应用卡片把数字排好进行认读训练,反复多次,如有进步也可随意抽出其中

2、一张让患者读出其数字,或指定数字起点让患者往下读。如成功后可变换方向继续进行训练。从发音器官训练开始:对严重失音患者应从发音器官开始训练,例单字、认人,应先训练巴、达、卡三个最易发音字,如训练成功便可连续巴巴巴、达达达、卡卡卡,这种单字训练对语言器官训练基础非常重要。应在此期间反复领读,认真巩固,连续多次,每日不少于1 5 次,每次不少于l O m i n 效果才好。定向训练:此类训练对病人情绪不稳定,通常应用代偿方法进行训练。如提示卡片、钟表、日历、复读等进行训练。提高记忆力训练:将画有日常生活所熟悉的图片、照片、日用品放在患者面前让患者看几秒钟后立即收起,然后让患者说出物品名称,反复多次进

3、行训练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12 语言交流训练;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对语言交流障碍患者在急性期已过,病情稳定后便可进行集中训练治疗,每天不少于3 0 m i n ,开始练习时对表达能力差的患者,应多进行日常对话、手势语及物品名称或哼调练习并应坚持听、说、视、写四者并重,坚持天天认真训练并给予正确指导训练期要耐心协助,不应操之过急,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以便更好地与医护配合。训练期就应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 小结在脑外伤患者语言治疗最初期要想尽办法确保现存状况下交流,语言训练课题必须与语言训练障碍类型、模式相适应并应有高度针对性。现对本科9 例患者临床观察,充分证明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及出院后坚持

4、强化训练,对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提高有瞢极其重要意义。浅论中药的给药护理崔俊燕甘肃省中医院柴秀花兰州7 3 0 0 5 0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这份工作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中医根据“因天时调气血”的指导思想,用药必须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日时之浮沉,参五相而调之”,人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气候发病,治疗时要辨证的服药,现将临床中的中药给药浅论如下。 1 中药的剂型1 1 汤剂是将药物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而成的制剂。具有吸收快,易于发挥疗效,且其药物组成和剂量都可随时根据病情灵活调整的特点。多用于新病、急病。1 2 散剂是将药物碾成

5、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服用时用温开水冲下。其特点是便于服用,制作、携带方便,药物损失少。多用于慢性病或贵重、用量小的药物。1 3 丸剂是将方中药物碾碎成粉末混台,再加水或蜜等调和后制成药丸常用的有水丸、蜜丸两种。特点是吸收慢药效持久,服用方便,易于保存。适用于需较长时间服药的慢性病及疾病恢复期病人。l _ 4 膏剂内服药的膏剂多为蜜膏。是将药物饮片反复煎煮3 - 4 次,去渣用文火浓缩,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等制成。如梨膏、益母草膏等。特点是服用方便、可口。多用于慢性病。1 5 酒剂亦称药酒。是将药物置于白酒中浸泡1 个月左右。多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1 6 片剂是将药料煎成浓缩液,然后加入细料药、

6、赋型剂等冲模打片而成。此外随着中药剂型的改革,还研制成冲剂、糖浆剂、茶剂、针剂等剂型。第1 1 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3 6 32 中药的给药规律2 1 按脏腑气血流注之时辰规律给药。1 天有1 2 时辰,人体有1 2 经脉,因此气血流注与时辰有“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己心午小未中,中膀酉肾心戊,三焦子胆丑肝通”的流注,周而复始,如环无端。2 2 按昼夜阴阳消长规律服药。中医认为“人身之阴阳,亦与一日四时之气同,故子后则气升,午后则气降,子后则阳盛,午后则阳衰矣”这是强调四时之气不同,机体亦随之发生不同变化。当身体阴阳受到邪气影响时,当生不生,当消不消或当生反消,当消反生时,就会

7、发生疾病,因此用药可根据昼夜阴阳节律辨证择时服药。2 3 按脏腑昼夜生克规律辨证服药。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时与内脏生克关系的异常有关,应按脏腑昼夜生克规律服药。24 按人体的不同生理特点服药。人体在不同的时期其生理特点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t 根据人体的不同时期给药治疗。根据妇女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给药治疗。应“少年治肾,中年治肝,晚年治脾”。小儿为纯阳之体,治疗则不宜泻火太过,要护其阳气。25 发病前服药。疾病发展主要阶段,则用其阶段的药,针对病因所造成的损害情况进行治疗,这是一般法则。3 给药的要求3 1 医护人员要加强责任心重视病人的服药护理。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查对制度是正确

8、执行治疗的重要保证。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药物的名称、剂量、煎药方法、给药途径、服药方法、服药时间、饮食宜忌等,均应查对核实,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32 明确给药方法,要认真按医嘱要求执行不同的给药方法。多种药物合用时,应注意配伍禁忌33 了解过敏史,熟悉中药的毒副反应,一旦发现过敏或毒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并配合抢救。3 4 掌握给药时间,在指定时间内给药。一般健胃药饭前服,助消化药饭后服,催眠药睡前服,驱虫药空艟殿,制酸止痛药宜饭前服对胃有刺激的药宣饭后服。3 5 观察服药后反应及治疗效果服药反应包括正常和不良反应两方面,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之。治疗效果的观察,一是检验有效无效,二

9、是决定再服或停服。3 6 了解个体差异,注意中药的用量。剂量对药物疗效影响很大,同样的几味药,由于剂量的改变而功效发生很大变化,也有中药剂量的不同,导致其功效作用相反。因此中药剂量应依病人年龄、性别、个体差异、地域、季节不同而灵活应用37 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这是因为药性和食性都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和“五昧”即辛、甘、酸、苦、成的相同内容和区别。同时某些食物本是药物,既可食用,又当药用。既然食性和药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与药性相顺应,食物能增强药物的作用;食性与药性相反,食物便会降低药物的作用。食物的正确选择对提高药物的疗效t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与用药

10、同等重要的位置,必须认真掌握,正确执行。4 服药方法及护理服药方法也是给药护理中重要的护理内容。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台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41 汤剂服法( 1 ) 分服法:即是将1 日1 荆中药,分2 - 3 次等量分服。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数或浓煎后服用。( 2 ) 顿服:将一剂汤药一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常用于急危症的抢救治疗。( 3 ) 频服:是将1 天的药量,少量多次服用。多用于上部疾病,尤其是咽喉或呕吐病人。( 4 ) 连服: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如治疗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

11、败血症等,多用此法。意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42 中成药服法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 1 ) 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 2 ) 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 3 ) 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 4 ) 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六神丸、喉症丸、救心丹等。( 5 ) 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服药温度也是服药方法中应注意的内容服药温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药汤荆的药液温度或用于送服的、酒

12、等温度而言。常有热服、温服和冷服之分5 服药后的护理5 1 在中药服用后应观察药物的起效时间,所谓起效时间,是指服药开始到药物发挥疗效所需的时间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类药物的起效时间,以观察药物的有效无效或继续用药或更换药物时参考。5 2 观察药物效果和反应,如服解表药后,应给病人喝些热粥或热饮,以助药力。服涌吐药后要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和次数,服泻下药后应观察泻下次数,大便性质、量等。服排石汤要观察二便情况,检查有无结石排出等。服药后簧观寨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6 服用中药存在的问题6 1 中西药合用,配伍不台理。目前,应用中西药治病已形成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临床使用中发现,有些中

13、西药存在配伍禁忌,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t3 6 4第1 1 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6 - 2 病人擅自加大用药剂量,传统观念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其药性平和,无毒性,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有些病人擅自加大剂量,而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反应。6 3 滥用药物,中药制剂品种繁多,加之宣传力度加大。使一些病人在购买药物时忽略了对药物毒、副反应的了解,而造成用药不当。总之,在中药给药的过程中应加强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用药知识,在病人服药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应耐心解释,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与药物产生协同作用,战胜疾病,早日康复。撬式架固定治疗

14、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贾文芳甘肃省中医院兰州7 3 0 0 5 0儿童时期肱骨髁上部位在结构上最为薄弱,故易发生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肱骨超肘小夹板加压力垫外固定,效果可靠,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但此法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肘内翻畸形的发生。为了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目前,我科采用撬式架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疼痛的护理1 1 针对引起疼痛的原因对症处理1 1 1 骨断筋伤以及相伴随的周围组织损伤均会引起剧烈疼痛。应及时给予复位撬式架固定,以减轻伤后肌肉反射性痉挛,出血水肿压迫,骨折端移动刺激等引起的疼痛反应。1 1 2 撬柄结扎带捆邦结扎过紧或患肢严重肿胀。可导致缺

15、血性疼痛,表现为手部皮肤苍白、麻木、温度降低手指剧烈疼痛,被动伸指时疼痛加剧。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松开撬柄结扎带,及时调整扎带的松紧,以既不损伤皮肤,又保持有效的撬压周定力,撬压力以l k g 左右为宜,即扎带能在夹板表面上、下活动I e m 。1 2 在复位前,可适当应用镇痛药物,如遵医嘱给予强痛定肌注,以减轻患儿的痛苦。1 3 及时给患儿以精神安慰,减轻患儿紧张恐惧心理,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应做到稳、准、轻。有爱伤员观念,利用视觉和触觉分散法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疼痛。1 4 在治疗护理需要必须移动患肢时,应对肘部托扶保护,动作要轻柔,避免因动作剧烈而加重患者疼痛。1 5 一般来说在复

16、位后的2 - 3 天疼痛会递减缓解。 2 肿胀的护理2 1 骨折早期,局部用冷敷,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使损伤破裂的毛细血管以及小血管及时凝固止血t 减轻肿胀。2 2 肿胀明显,活动受限者可遵医嘱静脉给予一定量的B 一七叶皂甙钠点滴,达到减少渗出消肿的目的。2 3 将患肢用颈腕带悬吊于屈肘前臂中立位,指导患儿活动腕部与手指,教患儿做握拳运动,达到前臂肌肉收缩的目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2 4 经常观察患儿肢体肿胀及末梢血运情况,警惕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3 患肢血液循环异常的护理3 1 患肢自身肿胀明显以及扎带捆邦过紧等均是造成患肢血液循环障碍的重要原因,观察和防止患肢血液循环障碍。是护理肽骨髁上骨折患者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列入计划交班,要求各班次定时观察患儿手部有无剧烈疼痛、肿胀、麻木、皮肤温度有无明显降低。苍白或青紫等。若有异常发现,应立即协助医生处理。3 2 经常观察患儿桡动脉的搏动情况,如果出现桡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末梢循环不良,被动伸屈手指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