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共4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07113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共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共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共4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平昌县响滩中学 谭鹏洲 (07 年 11 月参加全县高中语文讲课赛用)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 元(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的第一篇,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 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作品。下面我准备就教材、教法、 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沁园春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 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 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上阙描

2、绘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 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阙则紧承上阙,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 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谁主沉 浮”作了答: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 年。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的第一课,这也是高中语文中唯一的一个现当代诗歌、外国诗 歌单元中的第一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节 奏和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 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 ;品味诗歌的

3、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 同时这节课的教学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接触的正式的第一堂语文课,在这以前,我们虽 然已经对高中语文的编排体系、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高考语文的一些特点给学生讲解过, 学生已初步明白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些要求,可能对高中语文有了一定的新鲜感和较浓的 兴趣,但这毕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所接触的第一课,这堂课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课文 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 ,树立学生学好高中 语文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在加之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 力” 。在高考的语文科

4、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尤其是对高考题的第二卷中诗词的鉴赏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新诗属于文学作品,高中 语文教材中也仅此这一个单元,所以不可避免地要担当起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训练,初步 培养学生对新诗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掌握诗词规律,朗读并背诵诗歌。B、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C、情感目标: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朗读、理解、背诵诗歌。 难点: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培养。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 的班级

5、、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 因此,我本着“因材施教” 、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真正要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遵循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本课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情感 教学法。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 学效率的提高。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学生会由此产生 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感氛围。 具体到 本课的教学:我准备采用我教学诗歌的方法,

6、“读悟写”的教学方式,尽量营造一 种情感氛围,让学生投入到诗词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以朗读为主,进行背诵。在 读的过程中,去领会和感悟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最后就是让学生把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 用自己的的语言描绘出来。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 ” “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据此,在本文的学习过 程中,我打算让学生以“朗读想象感悟”式的学习方式为主,以培养学生朗读能 力和想象能力,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文章内容。 我在运用情感教学法时还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任务和时代要求,号召“风华正 茂

7、”的“同学少年”顺利通过会考,勇敢迎接高考,确立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抱负,做 21 世纪的主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挖掘教材蕴含的艺术美,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性, 学生逐渐明白诗歌的感情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要充分发挥联想、想象,用诗的规 律去看待诗,去读诗。 四、说教学程序 1、导语设计: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 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加之这是借班上课,老师与学生不 熟悉,我认为首先就要拉近与学生的情感,因此我设计的导语是: 今天老师有幸认识你

8、们,非常想送给大家一份见面礼,可是送点什么好呢?(老师稍作沉思 状),那就让我先作一个调查,好不好? 我想调查一下大家对文学的喜欢程度。喜欢读小说的同学有多少,请举手 ?(可能很多)哦, 真不少呢。喜欢读诗歌的同学有多少呢?同学举手,没有先前多。然后从谈诗歌开始,引 入正课。 (这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而灵活处理) 其实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 高雅的文学样式,有“文学之母” “语言的钻石”之美称。 ”希望同学今后能多读一点诗歌, 培养自己的“纯正的文学趣味” 。特别是古典诗词,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很耐味的。 毛主席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 159

9、0 首以 上,一般性的阅读、欣赏至少在 2000 首以上,凭记忆手书的有 117 首。著名诗人臧克家说 “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初中时我们就曾学过他的一首词,学生齐声说沁园春雪 , 然后要求学生背诵。完后继续说,那我今天就送给大家一首毛泽东的另一首词, 沁园春 长沙 (出示幻灯片,板书课题, )作为我们的见面礼吧。 2、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训练:首先要求学生将注释中生字拼注在原文中,以后都应这样,养成习惯。 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创造出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一边听, 一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学习全词: (1)背景介绍,让学生看课文中的年代,然后让学生回忆 1925 年的

10、毛泽东的情况,老师 适当提示,让学生了解其背景。 (出示幻灯片)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和背景理解诗词。(3)师生共同理解全词 先让学生齐读前三句,思考正确的语序,并用正常的语序解释。 品味第三到第十句,这里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让学生先读,再理解,在此基础上训练 学生的想象能力。 分析上阙中的最后三句。 小结上阙。提出了一个问题“谁主沉浮”让学生在文中找内容回答,然后转入下阙内容 的分析。 分析下阙内容,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突出本文主旨 5、描绘诗词形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上阙的内容生动地描绘出来。 6、欣赏学生优秀作品。 (根据时间具体而定,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7、归纳小结:诗词

11、鉴赏的方法浅说。 (利用诗中的意象,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想象。 ) 8、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整首诗词、预习下一首词采桑子重阳 ) 9、再次朗读整首词,结束本课。 沁园春长沙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属课内讲读课。 语文教学大 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也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新诗属于文学作品,高中语文教 材中新诗单元独此一个,无可避免地要担当起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对 新诗的鉴赏能力的重任。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诗的本质。在分析诗词时,引 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底

12、蕴,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来再现、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 这是欣赏诗歌的关键。又因为沁园春长沙采用的是用古典词格写新时代内容的“旧瓶 装新酒”的形式,语言是精炼的,往往一个词、一句话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教学时适 宜用温故知新法,在电脑板书上简要指点词的章法,体会词中借景抒情的特点。据此,本 课定下了“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的教学目 标。诗歌的神韵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形成一种时空艺术,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 的意境之中。所以,本课定下了“掌握诗词规律,提高朗读能力”的教学目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 健

13、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可见语文课具有思想情感教育的 特点,所以本课确立了“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这一 教学目标。 在具体一节语文课的组织上,教学重点的确立既关系到教材中知识重点的确立,又关 系到通过知识重点教学发展能力等问题。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 体会形象是诗歌欣赏的重点;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都规定高中生必须“具有初步 的文学鉴赏能力” 。而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背景不熟悉,还没有形成通过联想、想象来体会诗 歌意境的思维习惯,对意境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因此,本课确立“理清作者的思路,体 会借景抒情的特点”为教学重点。 【

14、教法】真正要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本课以电化教育辅助实施情感教学法和图表教学 法。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 率的提高。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学生会由此产生一种 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运用电化教育优化演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意境。出色的朗读,和谐的音乐伴奏,显示与 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案或图画,这些做法都强调了情感的作用,以

15、情感启迪人的思维。本课 在课文导入时,用电脑显示资料图片配合教师介绍时代背景,然后播放著名播音艺术家的 配乐朗读。诗配以乐,诗配以画,创造出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艺 术鉴赏能力。图表教学法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整体性三大优点,能把重点难点表现清楚,把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抓住关键字词,使用简洁的文字,用各种简单的线条勾勒,能使 教学过程清晰,重点突出,提高教学效率。在分析这首词的上下阕,我都使用电脑显示图 表分析配合教学讲解,简要指点章法,对重点词语作形象的表示和提点,引导学生通过认 真的思考,反复的推敲,进一步领会整首诗的意蕴,体会借景抒情的特点。【学法】我们现在的语文

16、教学在弘扬人格精神,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方 面还有明显的不足。学生不是作为自觉的学习者能动地走上主体位置,而是教师把他们当 作主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课前预习时我布置学生根据意境绘制“万类霜天竞自由”和 “浪遏飞舟”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评点 谁的画更符合词的意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作简单的启发、引导。以图带 文激发兴趣,对图质疑加深理解,以图助读背诵课文。图文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借景抒情的 特点,提高鉴赏能力。我在运用情感教学法时还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任务和时 代要求,号召“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顺利通过会考,勇敢迎接高考,确立以天下为 己任的雄心抱负,做 21 世纪的主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挖掘教材蕴含的艺术美,增 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性,学生逐渐明白诗歌的感情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要充分发挥 联想、想象,用诗的规律去看待诗。 【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