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306952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必修二课后答案必修二课后答案第一单元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单元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第 1 课课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小农经济基本上自给自足,有一定封闭性;自耕农是国赋税的主要承担者,负担沉重;自耕农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难以扩大再生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解析与探究解析与探究农具的进步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制等金属农具;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这种进步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保证。自我测评自我测评4、“男耕女织

2、”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铁盐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第第 2 课课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材料反映了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这种减弱的程度已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自我测评自我测评2、第一,春秋时期,随着器、牛耕的使用,生产

3、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第二,随着私有土地制的发展,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如齐国的“相发而衰征”、鲁国“初税亩”。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第三,战国时期,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一系列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从法律上废除的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最终使土地私有制取代了井田制。3、原始社会时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时期是以商周时期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从战国时期开始,形成并确立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

4、式,如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4、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土地有多种来源:如战时期,原来的公卿贵族占有“公田“,并将其转化为私有土地。也有立军功者通过赏赐获得大量土地而成为地主的。第三种来源是货币持有者通过买卖获得土地而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以后,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5、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到国家的赋税收,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并使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危及中央集权。统治者为了使封建王朝长治久安,常常采取“均田制”、“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2第第 3 课课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古代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躲避战乱,人们自发的迁移

5、到相对稳定的地方去;今天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为加强经济建设开发西部和边疆地区,有组织的引导东部人口流动;二是农村人口适应城市经济建设的需求,满足自己致富的愿望,自发的移向城市。自我测评:自我测评:1、属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江南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龙门碣石以北传统畜牧业或者是半农半牧区。2、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

6、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第三次南迁高潮。第第 4 课课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官营、私营之分。官营、私营手工业都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原因是官营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按行业设立工官,管理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官府强制规定手工业家族,并以法令形式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相传,不得更改;通过干涉手工业者的婚姻,维持手工业技术的延续。私营手工业市场狭小,规模不大,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严守技艺秘密,减少竞争,秘方祖传。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促进了古代手工业技艺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但是它减少了技术的交流,市场狭小,最终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我测

7、评自我测评2、官营手工业。发展演变历程:西周时,官府统一经营管理手工业一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的主导地位;明代中叶开始,官营手工业日趋萎缩。经营特点: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接受工官监督,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工匠职业世袭;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但官营作坊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弊端丛生。常引起工匠激烈反抗,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益低下。私营手工业。发展演变历程: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勃然兴起,此后生产规模、范围日益

8、扩大;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 发展,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加深。到明代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中的主导地位。经营特点:唐代以前,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至明代中后期,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3第第 5 课课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材料反映了司马迁对商业活动的态度。司马迁热情地为 30 位大商人立传,肯定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总结了经营的经验和原则。他高度评价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农、工、商并重,强烈反对政府与民夺利。司马迁从社会实际出发,否定“重农抑商”政策

9、,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解析与探究解析与探究1、贾谊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工商业皆末,主张重农抑商。理由是:经商的人多了,则“物力必屈”,农业发展了,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贾谊的观点,在农耕时代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理由是:”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是”世儒不察“所造成的,工商业都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明确提出”工商皆本“。黄宗羲的经经济思想反映了明清之际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要求,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2、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农业经济是古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这

10、一政策在农耕时代初期,对当时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巩固新兴的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起了积极作用。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它有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愈来愈严重,成为我国农耕社会长期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第第 6 课课解析与探究解析与探究据材料可以看到:明代后期苏州丝织业发达,“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大户张机为生“工匠”趋织为活“,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样一种普遍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晚明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从资料中可知,苏州已形成劳动力市场,机户靠手中的资本、生产资料购买劳动力,以增值财富;而工匠已完全脱离土地,失去任

11、何生产资料,他们有人身自由,靠受雇出卖劳动力为生。主雇之间主要是”计日受值“的货币关系,这样一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纯粹雇佣关系的出现,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自我测评自我测评1、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商业资本异常活跃,专门工商业市镇的兴起,赋役制度的变革,耕地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明显提高,臻于鼎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2、参看教材相关内容。3、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统治者对工业文明缺乏认识,愚昧自大,固步自封。4第二单元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二单元课后练

12、习参考答案第第 7 课课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土著居民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从而大大便利了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活动。解析与探究解析与探究他们的远航没有找到直接通达亚洲的新航路,也没有为支持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更不是在商品经济推动下的殖民活动。自我测评解答自我测评解答1、解析:仔细审题,你会发现本题实际上是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2(1)海上探险代表人物有: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2)影响:请参照教材相关内容解答。3、学习活动提示结果: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

13、累所驱动,远航事业蒸蒸日上。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第第 8 课课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这段话反映了英国先后同荷兰、法国争夺殖民霸权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情况。解析与探究解析与探究因为棉织品销量巨大,导致产品供不应求,对生产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社会需求引起社会生产,于是工业革命应运而生。自我测评自我测评1、英国主要的殖民方式是海盗式的掠夺。17 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为了争取贸易优势和抢夺更多的殖民地,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争。到 18 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

14、位,并且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黑奴贸易的影响:课本 64 页第四自然段:“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52、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就开始了殖民扩张活动。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在非洲和亚洲,扩张方式主要是采取以侵占军事据点和垄断商路、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来获取财富;西班牙采取占领全境,直接掠夺财富的方式,在中美洲、南美洲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屠杀印第安人,掠夺当地的金银,建立农业大庄园。荷兰作为“海上马车夫”,主要凭借其强大的商船队,垄断海上贸易和建立商业垄断公司,发展银行信贷业等形式进行殖民扩张活动。第第 9 课课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1、托克维尔的这段话指出了

15、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第一,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第二,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工业城市的兴起,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第三,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资产阶级加强了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在廉价商品和坚船利炮的打击下,亚、非、拉美地区进一步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人民生活更加贫困,自诩为“文明人”的殖民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野蛮。2、汽车生产方式的变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首先,流水线生产方式的采用,降低了产品成本,销售价格随之下降,使汽车等新兴工业产品能够进入大众生活,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其次,流水线生产方式的采用,使得成本下,产量和销量的提高

16、,使企业主的利润不降反升,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三,随着流水线生产方式的采用和扩大,工人进一步成为机器的附属品,只需进行重复的简单操作,但工人的组织性进一步提高。解析与探究解析与探究1、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进位:19 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为其他国家提供工业制成品,消耗它们的原料,在全世界占有工业垄断地位。2、英国的这种国际地位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英国于 17 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其次,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再次,英国于 18 世纪中期率先进行工业革命,19 世纪上半叶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3、随着工业化在欧美的扩展,国际分工格局所发生的变化: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继英国之后,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实力迅速增强,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被打破,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自我测评自我测评1、瓦特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意义深远:首先,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的限制,工业化速度回忆,工业城市兴起。第三,蒸汽动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