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及对策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030123 上传时间:2017-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学校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学校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学校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学校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学校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学校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学校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及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析学校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及对策随着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学校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变大之后都会获得预期效益,相反, 有些学校在规模扩张前,管理井井有条,教学质量稳定, 社会声誉良好,而在一轮大规模的扩张后,领导疲于奔命,老师叫苦不迭, 学生怨声载道,社会声誉日趋下降, 整个教职工队伍士气不足。学生没有成功感,教师没有成就感,这种情况就是学校规模扩张不经济的表现,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导致单位成本的降低,相反是单位成本的提高。一般来说, 一个组织的效率是以一定的规模为基础的,当一个组织在扩张规模时,效率的提高倍数大于规模扩张的倍数,就可以说这个组织是规模经济,反之则是规模不经济。

2、在教育史上,捷克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确立是让旧的学校崩溃与按照新观念的学校设立同时进行,在教育史上引发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工作效率。具体到一所学校, 由于教学规模的扩大, 分摊到每个班级或学生的费用支出减少,从而使得成本相对降低,收益相对增加, 称为教育的规模经济。由于规模扩大, 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提高, 是总务后勤规模经济的表现;一个教师同一门课程可以上更多的班级,是人力资源规模经济的表现。因此,从内部来看,似乎学校规模扩大一定会导致办学效益的提高,其实在实践中要做到规模经济是非常困难的,往往是相反的情况学校扩张的2规模不经济。一、学

3、校规模不经济的原因1、学校规模的扩大是需要增加人数来实现的,而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管理难度的增加。规模扩张人数增加管理层次增加或幅度增加 难度增加。具体表现为管理层次的增多导致传递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加,管理幅度的增加导致管理效率的降低,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同时思考两个以上的问题时,思维效率将大大降低。2、随着人数的增加, 人际关系日益复杂。法国管理顾问V.A.Graicunas 在 1933 年提出了一个在任何管理宽度下计算人际关系数目的经验公式:C=N2n-1+(N-1), 式中 C 表示可能存在的人际关系数;N 表示管理宽度。由此,随着管理宽度的增加,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数

4、量急剧上升。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得沟通发生困难,在沟通的过程中任何环节都可能造成信息失真,从而影响沟通的有效性。沟通过程如图(图 1)所示。“发送者”进行“编码”和“接收者”进行“译码”时都要3受到个人的知识、经济、文化背景和社会系统的影响。沟通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所谓正式沟通即按照正式的组织系统与层次来沟通,代表组织, 较为正式和慎重。非正式沟通指通过私人的接触来沟通,代表个人 ,通常表现为私下交换意见和传播小道消息。单位组织中非正式群体越多能量越大,非正式沟通的影响力越大,而传递的信息往往被扭曲,且会破坏正式沟通, 这给管理者在处理人时带来很大的难度。3、学校规模扩大必然导致专业增

5、多。专业越多,专业的相关性越小,需要投入的教学管理成本越大( 如:课程设置、实践安排、教师备课、实习安排、毕业安排等成本增加),同时专业增加之后会导致专业管理的技术要求提高,给教学管理带来难度。如果为了保持成本不变, 只有降低教学管理精度, 使教学变得粗放,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以上三点最终都可以表现在管理成本的增加上,图 2 说明了规模和成本之间的关系。随着规模的扩大,教学成本会下降,管理成本会上升,致使学校总成本增加,也就是说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会被管理的难度增加所抵消, 如果管理难度增加带来的影响超过了规模扩大的好处,就会导致规4模不经济。在这里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规模不经济是由管理造成

6、的。2、对每一所学校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一个最佳规模点,管理好的学校这个点可以往右移。3、管理不好, 规模大不了。二、怎样避免规模不经济首先需要学校的决策者从观念上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自己的学校处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的哪一个管理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建立一套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组织结构。松下幸之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适当的时候采用了适当的组织结构。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的简单分工,30 年代的企业规模扩张(1600 名员工),采用分层负责的组织结构;而到 50 年代企业规模扩张员工数逾万名,采用了“矩阵式”组织的原始形态。这种管理方式在美国的出现是在 10 年之后的事。松下的整个管

7、理思想、策略、方法都是伴随着他的企业成长而变化的,而这些变化暗合了现代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经济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5“权变理论”在管理中要根据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因此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情景及其变量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和方法,它试图寻求最为有效的方式来处理一个特定的情景问题,在管理对象和环境之间取得平衡。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在他的兵法中已包含了动态管理的思想。 孙子兵法之虚实篇云:“夫兵形像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其次, 适度的授权。通过授权,可以使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从被动服从到主动支

8、持, 可以减轻高层管理人员的负担,发挥下属专长, 培养人才, 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管理后备力量。第三, 一所学校在规模扩张的时候,影响学校规模是否经济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因此学校的扩张必须考虑社会需求的变化, 必须对扩张后的社会需求作出预测。不仅需预测这一教育层次的教育需求情况,而且还要了解同一层次中不同专业的需求情况,不仅要考察社会对这类教育的需求情况,而且还要考察、分析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的兴衰变化等引起人才需求变化的因素,因为教育是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的。6如果一所学校在规模扩张的时候正好赶上社会对这类教育需求的增加,那么 ,就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不仅

9、可以缓解管理上的难度,而且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关系是组织面临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可以使系统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有较大的余地,而仍保持平衡。如果一所学校的扩张正好与社会需求相背, 那么对学校的考验是严峻的, 对学校的管理要求将是非常的高,管理粗放的空间将是非常小,不合理管理行为的存在空间也非常的小。这往往会成为学校管理变革的一个重要契机。在影响学校生存的诸多变量中,往往会由于一个关键性的变量的变化而导致其他问题迎刃而解,在良好的空间中逐步地提升管理层次。一所学校的每况愈下,往往是诸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积重难返。而一所声誉很好的学校并不一定是事事如意,很可能优势中潜伏着种种危机,也可能外部的机遇掩盖了管理上的瑕疵,还可能是良好的管理弥补了困境的折磨。简而言之, 学校扩张规模经济或不经济是由学校内部管理强或不强和外部环境机遇或威胁之间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参考文献:1周三多.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7社,1997.2郁义鸿,高汝熹 .管理经济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3松下幸之助.突破经营的困境.4王天一,夏之莲 ,朱美玉.外国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