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申妍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029261 上传时间:2017-08-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申妍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申妍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申妍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申妍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申妍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申妍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申妍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课题 浅淡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 学 生 姓 名 申 妍 琼专 业 教育管理 年 级 2006 春季 学习中心 湖南电大涟源函授中心 学 号 20061430070260 指 导 教 师 谭正国 通讯地址 湖南省涟源市渡头塘镇中心学校 联系电话 _138754297872007 年 11 月 14 日2中文内容摘要国家的强盛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在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为适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全面需要,我们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基础教育是教育大厦的奠基石,中国的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

2、推进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是基层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的教育怎样从瓶颈中走出?对农村教育出路的思考和策略探索,向我们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如果全面优化了我们农村中学的教育硬件和软件,我们的教育就一定有希望.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理念 农村 教师 学生 升学率 素质 3AbstractThe national powerful important person talent, talented persons raise depends on the education. Education the function which displays under the social

3、economy globalization tendency is undeniable. In order to suit national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need, our education policy, educational system also in unceasing adjustment and reform. Comprehensive advancement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mperative.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4、 is educates the building the foundation stone,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occupies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advances the 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s basic unit educators bounden responsibility. How does the countryside education go out from the bottleneck? T

5、o the rural education outlet ponder and the strategy exploration, proposed the challenge to ours each educator. If comprehensively optimized our 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 hardware and the software, our education certainly is hopeful.Key word: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 development idea ;

6、Countryside teacher; proportion of students; entering schools of a higher; grade quality4目录、 什么是素质教育 5(、) 素质教育的本质 5(、) 素质教育的职能 5(、) 素质教育的核心 5二、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6(一)教育观念 迟后 片面追求升学率 6(二)家庭教育 简单 留守孩子缺少亲情温暖 6(三)办学条件差 不适应教育的发展 7三、对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出路的一些思考 7(一) 改革学校的 评估机制 给学校工作以正确导向7(二) 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实现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7(三) 增加教

7、育投 资 切实改善办学条件85浅淡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渡头塘中心中学 申妍琼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启动经济开放政策以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各方面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比任何时候都显著。但是,在国际舞台上,在综合实力方面,中国离强大国家还有一段距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能不能崛起在世界之林?那要看我们有什么样的国民,我们的国民有不有强大的竞争力?培养高素质的未来国民,是我们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国有九亿多农民,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发展农村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是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 什么是素

8、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一) 、素质教育的本质 李岗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了。(二) 、素质教育的职能素质教育的职能是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严格说来,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应有各自独特的发展目标。素质教育与传统的“应试教育” 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区

9、别 :第一,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 。在此目标的导向下,即使客观上能使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获得浅层次的发展,但也只是片面的,必然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的。第二、素质教育的对象是面对全体学生,面对每一位未来的公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第三、在教学方式上,素质教育为了发挥教育者的创造精神,必然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的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三) 、素质教

10、育的核心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强调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把它喻为“灵魂” 、 “核心” 、 “关键” ,是我党三代领导核心一贯的思想,在今天具有尤为重大的现6实意义。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青少年学生表现出政治上积极上进,学习上勤奋刻苦,生活上丰富多彩的主流精神风貌。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社会越来越把意识形态的渗透当做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

11、和文化渗透,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思想阵地,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另外,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也仍然存在,这些都必然影响青少年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一部分地区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起着负面导向作用,造成一部分青少年心理脆弱、理想淡漠、思想混乱,少数青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些负面影响给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二、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现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

12、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灵素质,使其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并更进一步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由此一场声势浩大的素质教育活动在全国全面展开。然而几年过去了,农村素质教育进行的情况到底如何呢?事实并不容我们乐观。农村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行,大都是标语贴在墙上,工作挂在嘴上,计划写在纸上,落实起来就挂“空档” 。推进素质教育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观念迟后 片面追求升学率尽管追求升学率存在种种弊端,但对于农村公众来说,依然是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农村青年、农村家长来

13、说,追求升学率,升入高一级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是他们改善生存状态,享受公共福利,获得社会地位的最佳、最便捷的途径。甚至也是他们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与我国当前存在的而且有愈演愈烈趋势的城乡差异有关。 由于片面强调升学率的状况仍未改变,这使得社会中许多人在评价一所农村中学好坏时,主要的依据就是该校的学生文化课成绩怎样,每年能考取多少人,其中重点又有几个。所谓“升学就是硬道理” ,其它东西似乎都可以不谈。而事实上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可能指望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成为爱因斯坦。相当一部分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并不代表其他方面也都无能。我们应当“给予适当的阳光空气,水分和养料“培养人才之幼苗,

14、使得有特殊才能的幼苗不致枯萎,而且能够发展” (陶行知语) 。正是因为我们把目光盯在少数几个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才智平平”的一大片,使得学生在文化课成绩上的两极分化严重。 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必然导致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低下。农村中学学生除文化课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心理素质普遍较低之外,其音、体、美方面的知识尤其贫乏。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教学实施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等等, 但最根本的原因可能还在人的观念上。绝大部分农村中学虽也配齐了音、体、美以及生物、地理等课程,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副课”也仅仅是“附带课” ,无足轻重。而对这些“副课”是没有配备具有专业水平的专职教师的。体育课没有系统的

15、计划和训练,被人戏为“一声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 。音乐美术课干脆就是自习课。农村中学的学生在7音乐、美术方面表现出来的素质之差让人简直难以相信。在整个一所中学里很难找到一名学生会一种乐器,绝大部分学生不会乐理知识,没有艺术鉴赏能力。这样从我们农村中学走出去的孩子怎样立足社会?(二)、家庭教育简单 留守孩子缺少亲情温暖陶行知曾说过:“教育与家庭有密切关系。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家庭是学生生活的摇篮,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外打工已成为农民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学生的父母都双双外出,小孩交给爷爷奶奶或亲戚去照料。父母长期在外,无法和子女细致地相互沟通。这就使得家庭教育已成为一个盲区。青少年正是生理、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和关键时期,有时需要做正确的引导和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子女的学习生活,也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有些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在校学习压力大,生活单调,于是厌学,继而逃学。这是近几年来农村中学流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学生素质低下及过早流失,对民族,对社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是一个灾难。这不是耸人听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