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智取生辰纲(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29076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 智取生辰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7 智取生辰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7 智取生辰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7 智取生辰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7 智取生辰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 智取生辰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 智取生辰纲(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 ,勇不勇看水浒 。 ”意思是说:三国出智士,梁山多勇夫。梁山好汉都是有勇无谋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今天我们来学习智取生辰纲 ,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重点)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重点)3.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难点)一、文本导入一、文本导入七百多年前,在一处名叫黄泥冈的密林里,发生了一起惊天动地的抢劫诈骗案。其涉案金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作案手段之奇,堪称一时之绝。然而奇怪的是,七百多年过去了,当初的主谋依然得到人们的称颂,

2、参与的案犯也还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今天,我们把这件案子再翻出来,拿到阳光下看个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2二、预习交流二、预习交流1 生字注音趱行(zn) 虞候(y) 嗔(chn)俺(n) 尴尬(gn g) 厮(s)朴刀(p) 恁地(nn) 怨怅(chng)兀的(wd) 喘气(chun) 逞辩(chng)怄(u) 喏喏连声(nu) 忒(tu)芥菜(ji) 剜口割舌(wn) 鬓边(bn)舀酒(yo) 罗唣(zo) 面面厮觑(q)聒噪(gu) 晁盖(cho) 三阮(run)2 词语解释晓事:明白事理。寻思:思索,考虑。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絮絮聒聒:絮

3、絮叨叨,来回地说。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勾当:事情。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33 走近作者施耐庵(12961370) ,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辗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 ”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4 相关知识水浒传也称水浒 忠

4、义水浒传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带领众好汉攻辽、打方腊,全书以悲剧结局。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5 背景探源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他本是“三代将门之后” ,原“指望把一身本事,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不料,命运多舛,先是失陷了花石纲,畏罪逃避。与林冲不打不

5、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到了东京,又被高俅排挤,只好卖传家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盛气之下杀了牛二,被发配充军。梁中书看中他的武艺,收在门下,并把押送生辰纲的重任托给他。但生辰纲又被晁盖等人所劫,无奈之下,杨志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做了山寨之主。后归了梁山泊。在征讨方腊的途中病故。4三、互动探究三、互动探究(一)整体感知1 学生跳读全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点拨明确】故事情节分析: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 )杨志押送生辰纲。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 )七雄贩枣蒙杨志。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

6、(“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 )白胜设计诱官军。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 )杨志无奈买白酒。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动,说不得” )杨志误失生辰纲。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2 事件线索(1)片断中主要涉及到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点拨明确】主要人物:杨志、老都管、虞候、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2)双线结构梳理【点拨明确】明线:杨智押送金银担智送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智取(3)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点拨明确】主要矛盾冲突杨志押送与晁

7、、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5突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二)深层赏析1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点拨明确】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林中,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智用地利: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的真实情况。智用矛盾: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经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时,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智用计谋: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喝的是药酒,

8、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却动弹不得。2 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点拨明确】杨志并非无“智”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在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酷暑难耐,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他选择了连

9、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6保护生辰纲。(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3 如杨志并非无“智” ,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点拨明确】杨志既不乏“智” ,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候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四、板书设计四、板书设计五、拓展提升五、拓展提升71 同学们,杨

10、志和吴用的斗智让我想起了三十六计秘本兵法 。 兵法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变理,机在其中”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三十六计。【点拨示例】三十六计有:胜战计: 敌战计: 攻战计:1.瞒天过海 1.无中生有 1.打草惊蛇2.围魏救赵 2.暗渡陈仓 2.借尸还魂 3.借刀杀人 3.隔岸观火 3.调虎离山4.以逸待劳 4.笑里藏刀 4.欲擒故纵5.趁火打劫 5.李代桃僵 5.抛砖引玉6.声东击西 6.顺手牵羊 6.擒贼擒王混战计: 并战计: 败战计:1.釜底抽薪 1.偷梁换柱 1.美人计2.浑水摸鱼 2.指桑骂槐 2.空城计3.金蝉脱壳 3.假痴不癫 3.离间计

11、4.关门捉贼 4.上屋抽梯 4.苦肉计5.远交近攻 5.树上开花 5.连环计6.假道伐虢 6.反客为主 6.走为上2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几计?【点拨明确】瞒天过海伪装客商 暗渡陈仓走小路8以逸待劳林中休息 声东击西吴用下药浑水摸鱼偷酒 抛砖引玉送枣欲擒故纵不肯卖酒 走为上策劫走生辰纲釜底抽薪杨志断了升官梦一、文本导入一、文本导入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个个身怀绝技,英勇无比。我们周围许多同学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青面兽杨志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12、?二、互动探究二、互动探究(一)人物赏析1 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点拨明确】杨志的性格:蛮横、官迷、刚愎自用、能干、精细、对部下横暴。2 吴用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点拨明确】吴用的性格: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人和。(二)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1 分析课文中环境描写的方式及作用。【点拨明确】方式:直接描写(太阳、云彩);间接描写(写人的言行,写人的感觉,写其他事物)。作用:渲染酷热的氛围;烘托人物烦躁不安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2 勾画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天热”的词句段,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9【点拨明确】直接描写“天热”的语句有:“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

13、实十分大热。 ” “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间接描写“天热”的语句有:“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 ” “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给人以强烈的真切感。烘托人物。杨志明知天气热,偏要趁热行,足见其精明、谨慎。好汉料知热则渴,施计于解暑,足见其料事如神。推动情节。天热难走,杨志蛮横,激化了押送队的内部矛盾,使八条好汉有了可乘之机,于是就有了歇凉、卖酒、买酒、喝酒、饶酒、夺酒等情节。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三)构思技巧全文为何在篇末才点出好汉的名字及所用计策?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

14、作用?【点拨明确】补充交代八位好汉的姓名、用药过程,这属于叙述顺序上的补叙。突出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点明了题目。(四)主题探究本文通过对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见识过人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用等英雄的智慧、胆识和力量,反映了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历史规律。赞扬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及其斗争智慧。三、板书设计三、板书设计10四、拓展延伸四、拓展延伸同学们怎样看待晁盖一行人的行为?他们有罪还是无罪?【点拨示例】我们推崇水浒 ,热爱那些杀富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好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义”这一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我们知道,不管是谁,今天要是去模仿晁盖一伙的行为,去抢运钞车等,无论你是“智取”还是“豪夺” ,那肯定都是违法犯罪行为。学习这篇小说,除了感受梁山英雄的正义之美外,还应该树立起法制观念,梁山好汉的确能杀,有时杀得性起,杀得开心,杀得痛快,但这迟早是会杀出毛病、杀出问题的。你想,这个样子乱杀一气,可能连无辜的好人或不该杀的人也跟着杀了。看看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一节和此处的“劫生辰纲”在本质上何其相似呀!一个滥杀无辜、法统全无的社会是不可能长久的。梁山好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