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栋谈墨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86119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子栋谈墨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周子栋谈墨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周子栋谈墨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周子栋谈墨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周子栋谈墨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子栋谈墨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子栋谈墨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墨家学派及墨家思想浅谈墨家学派及墨家思想2016 级矫正教育系二学位试点班 周子栋 201625210017【摘 要】墨家,作为先秦时期“当世之显学”,与当时的儒家分庭抗礼,自成 一派,兴盛一时。其思想内容丰富,无论是对当时社会还是现在我们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墨家学派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 想及学派影响的细致研究和深刻思考,对我们今天有巨大的启迪作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墨子;墨家思想;墨家;贡献;影响 一、墨家的背景先秦时期,小生产者阶级兴起,出现了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墨家以 墨子为代表,墨子早年受过儒家文化的熏陶,所以思想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成 年以后

2、,自创学派,另立新说,并以“士”的身份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但是由 于其学说和主张本身不甚切合实际,始终未被统治者所重用。晚年讲学授徒, 由于其人格魅力,很多人聚集在他的身边,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学派墨 家学派。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 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其和 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等语,证 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 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 奉献。墨

3、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 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 靠拢。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思想 在中国逐渐灭绝;直到清末民初,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并发现 其进步性。近年来经过一些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中的一些有益观点开始进 入人们的视野。二、墨子介绍墨子,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曾担 任宋国大夫。墨家学派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 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

4、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 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 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 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 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 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墨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 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据说楚王曾计

5、划攻宋,墨子前 往劝说楚王,并在与公输班的模拟攻防中取得胜利,楚王只得退兵。3、墨家思想 墨子是一个专注现实的人,墨子发现产生社会大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 人与人不相爱,二是统治者腐败无能,因此提出了“兼爱、尚贤、尚同、非攻、 节用、节葬、节乐、非命、天志和明鬼”的思想。墨家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 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 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 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 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主张“闻之见之”、“取实

6、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 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这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命题,对 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期墨家分化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 会的游侠。前者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 成就颇丰。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 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它还对“故”、“理”、“类”等 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 3 类概念,对 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

7、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 墨子把它简单地概括为四个字:“爱人如己”。爱是平等的、无差别的。为 了论证“兼爱”,他用了一个假设来说明:假设有士二人,一士执别(即差爱),一士执兼(即兼爱),执别者公开宣称:“吾岂能为吾有之身,若为吾身,为吾 友之亲,若为吾亲”。因此,别士在遇到朋友饥饿、寒冷、疾病、死亡的情况均 不予理睬。兼士则相反。在遇到前面的情况时,兼士会给朋友饭吃,衣穿,而 且还乐于侍养他、埋葬他。假设这两个人均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那么当人 们不得已必须托付妻子给朋友时,究竟是愿意选择别士,还是愿意选择兼士呢? 墨子肯定地说,即使是愚夫愚妇,亦会选择兼士。 (二)墨子提

8、出尚贤的主张 在西周宗法制社会里,国是家的扩展,家国一体,族权与政权合一,如王 将自己的子氏分封到各地当诸侯、官员等。治理国家的官员即是这个国家的宗 族成员。在这种背景下,墨子提出了“尚贤使能”的口号,要求打破血缘关系, 任用有德有才的人来治理国家,而不论其出身贵贱,第一次道出了平民要求参 政的呼声。决定一个人是否应当富贵再也不是血统、身份和地位,而是他的才 能和德行。所以这一点是墨子所有主张中最富有革命性意义的地方。 (三)墨子提出尚同的思想 按照墨子的说法即上同,对上级服从、与上级意见保持一致,因为他认为 意见不统一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为了避免无政府状态所产生的罪恶,人类必 须建立一个良好

9、的国家,选举各级“政长”来统一人们的意见。各级“政长”为贤人, 墨子不相信原来的贵族阶层就一定都是贤人,所以要打破血缘关系,使普通民 众里面的优秀分子也有机会参政。但是,墨子也不相信普通民众的能力,所以 要下层一级一级地听命于上级。 (四)墨子提倡非攻,即反对侵略战争 墨子从功利的立场论证了侵略战争的危害,指出攻伐对战争双方来说都是 不利的行为。对被侵略者来说,其家园被毁,国家被灭,人民死者死矣,生者 亦流离失所,忍受亡国丧家的痛苦。而侵略者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也会被打 乱。因此他反对侵略战争,其本人就曾用实际行动制止过侵略战争,最著名的 是止楚攻宋。 (五)墨子还主张节用,节葬和非乐 墨子认

10、为,减少浪费比扩大再生产更重要。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劳 动力效率较低,人们往往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如果用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多了, 那就导致一部分人生活必需品的减少。因此他主张节用,节葬和非乐。 (六)墨子主张天志和明鬼 首先,墨子认为天有意志有欲求,为万事万物的主宰,其次,天是全知全 能的,再次,天对人能够赏赐和惩罚。除了尊天之外,墨子还承认有鬼神的存 在。鬼神和天一样,有意欲有目的,全知全能,且可以赏善罚暴,天是最高的 主宰,鬼神则是天的辅佐。 这些思想、主张的提出使墨家在战国时期发展兴盛,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 学派。但到了秦汉以后,有关墨者活动的记载就极少了,西汉司马迁著史记 ,仅在孟子荀卿

11、列传的末尾附注:“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到后来,墨家就逐渐衰亡,成为了绝学。四、对墨子及墨家的评价在高居庙堂寻欢作乐的儒士,严刑峻法役使天下的君王胥吏,飘然物外游 戏人间的道士身后,总有一群身着简朴衣裳的墨者,为了天下安宁,万民福祉, 冒着诸侯国的通缉和大军的兵锋,劳作、奔走在华夏大地之上。墨家思想是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 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入“劳力者”阶层, 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 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

12、那么多发 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无论是循规蹈矩的儒生,还 是浪漫超然的道者,都不过是求得一己的安宁和自我形象的完善,惟墨子能够 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力的纠缠和引诱,从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广泛 的知识领域去把握生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真相,从而形成寻求真知、注 重实践、自励自强的可贵的品格。五、墨家的消亡及影响那么墨家学派为何会由兴盛一时的盛况转为逐渐衰亡的绝境呢?原因很多, 主要从以下两点点来分析。 第一,墨家消亡的外在原因:生存环境的变化,导 致墨学的衰微 。在春秋时期,由于各国之间的战争,原本的格局受到严重冲击, 以致到战国时期,出现独立的小手工业者。这样,新

13、产生的自由平民阶层就为 墨学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但到了秦汉,新的封建文化确立,使得春秋战国 新兴社会力量革命时代终结。封建制的思想、行为使一些人开始对墨子的激进 理论产生厌恶,更由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对墨子理论不再热诚。失去了阶级和 经济基础,墨子学说慢慢趋于衰微。而后来,秦始皇采用法家理论,更是对墨 家造成巨大冲击,墨家擅长的墨械也被禁毁。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墨家的兼爱 学说令人难以顺服,其实践可能性极小。同时,秦始皇禁止私学,秦汉的焚书 坑儒和罢黜百家也使墨家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墨家从此消亡。 第二,墨家消亡 的内在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它否定宗法制度,反对血缘关系 。另外,高度 军事化组织

14、威胁了国家的统一 。秦统一六国并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后,墨 家的严密组织逐渐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随着时代变迁,墨家这个半 军事化的组织,对统一的国家造成威胁,因此墨家为历代帝王所切齿。 其次, 墨家主张存在自相矛盾和空想的方面 在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下,墨家学派逐渐消亡,成为绝学。但墨家思想 还是有可取之处,如墨家的生产和节约意识、利他主义的精神等。所以我们在 研读墨家的学术理论时,应发扬其合理思想和精神内核,抛弃其不符合时代需 求的观点;充分吸收它的战略和战备思想,传承其重科学反迷信的传统。总之, 分析总结吸收墨家思想的合理内容,吸取其消亡的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

15、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兼爱”思想对于现在多元化发展有着包容的态度。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建设有着积极作用,承认兼爱是在阶级社会里不能实现的社会理想,却不能 否认其价值和意义,比如共产主义也是在阶级社会里不能实现的社会理想,但 它却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壮丽事业。当然兼爱不能和共产主义相提并论,但作为 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它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而在我们努 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它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如 果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都能遵循兼相爱、交相利的普遍 伦理理则,世界将变得更加安

16、宁、祥和与美好。墨家“非攻”的思想对于现在国际社会维护世界和平,共同发展经济,打 击“霸权主义”和“恐怖分子”有积极作用。墨家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非攻”。墨家的这种军事战略与战术思想的 基本特征是建立在“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基础上的。“非攻”的主旨是反对 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当今时代的主题和特征“和平与发展”,但是局域性的非正义战 争还不断发生。因此,墨家提倡的“非攻”仍有其现时代意义。中华民族是热 爱和平的民族,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应该积极吸取墨家的“非攻”的思想 主张,为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