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成型应知应会 更改部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8597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成型应知应会 更改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07成型应知应会 更改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07成型应知应会 更改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07成型应知应会 更改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07成型应知应会 更改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7成型应知应会 更改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成型应知应会 更改部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丰龙丰0909版版 成型岗位应知应会成型岗位应知应会 1.工序来料要求工序来料要求 1.1 本工序来料为在线退火管。 1.2 在线退火管外表面光亮,表面不应有划伤、粗拉道、扁管、乱卷现象,内 外表面不应有氧化、发黑等缺陷,如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吊出,放到指定 的待检区域并在随行卡上注明不合格原因、检查人、检查日期,等待技术专管 复检并最终给出判定结果。 2.本工序产品要求本工序产品要求 2.1 成型管尺寸要求:符合内螺纹管内控技术标准,每筐头、尾检查。 2.2 成型管内、外表面要求:无划伤、扁管、有棱、花纹、钢球印等缺陷。拉 伸过程中每隔30 分钟在线检查一次铜管外表面质量情况(花纹、划伤

2、、钢球印 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车调整。 2.3 收线要求:料筐内收料排放应均匀有序,料应集中在料筐外2/3。如在同一 个料筐内管中间有断管或切断,必须在分盘时将上下两根头分开。 3.本工序关键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本工序关键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 3.1 工艺润滑 3.1.1 润滑油种类:外膜油采用SD6000#。内膜油采用出光560#或性能相当的内 膜油。旋模润滑油采用龙浦32#铜管材冷拉外膜油。 3.1.2 工艺润滑油更换周期:更换周期符合规定(暂定150吨)。内膜油为一次性 的。 3.1.3 内膜油的注油量按盘重加注。 3.2 设备参数 3.2.1 正立盘成型机 名称 指标 名称 指标 高速电

3、机功率12KW 成品管外径4 10mm 高速电机最高转速35000rpm 最大收卷料筐尺寸3050mm 最大拉拔力14KN 正立盘直径2000mm 最大拉拔速度70m/min 收料最大盘重1200Kg 3.2.2 V型槽成型机 高速电机功率12KW 成品管外径4 10mm 高速电机最高转速35000rpm 最大收卷料筐尺寸3050mm 最大拉拔力10KN 正立盘直径2200mm 最大拉拔速度70m/min 收料最大盘重1200Kg4.4.本工序质量控制点及要求本工序质量控制点及要求 4.1 模具要求 4.1.1 减径模、定径模、游动芯头及螺纹芯头均采用硬质合金材料牌号为:YG8 或YG6。各类

4、模具使用前检查要求:表面无粘铜、拉伤、碰伤、裂纹、砂眼等缺 陷。 4.1.2 成型高速旋压组合模具结构:满球式五球、六球旋压结构。 4.1.3 生产时配置各类模具和芯头要求:按内螺纹技术要求经模具库配置, 并经试拉检测样品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常生产。 4.1.4 高速旋压组合模具调配时钢球间积累总间隙:0.080.16mm之内(测量工 具塞尺)。4.1.5 组合芯头两端均应转动灵活,装配间隙约:0.20.5mm。 4.1.6 模具工作面出现磨损、粘铜时应及时抛光,粗抛和精抛选用研磨膏型号: 粗抛为W5,精抛为W0.5。 4.1.7 外模装入模套内应牢固稳定、模具、模套、模座应清理干净,不得有铜

5、屑、铜皮等杂物,芯头装入管内前应清擦干净,并检查表面状况。 4.24.2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前 4.2.1 上料前应对照内螺纹管技术要求和生产任务通知,核实所用坯管规 格并检测,确保坯管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检查组合芯头:如发现螺母松动,芯 头卡死,芯杆变形和芯头碰伤、崩齿等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4.2.2 接班检查工艺润滑油箱内油量及油质,做到及时添加或更换。 生产时 4.2.3 监控坯管放线,防止开卷造成碰扁、擦伤、夹管、断管等问题发生。 4.2.4 拉伸过程中及时在线检查成型管外表面,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车调整。随 时注意旋模电流是否稳定。 生产后 4.2.6 关注精整缠绕时探伤

6、波形曲线是否有异常,如有异常及时检查成型设备 和调整模具工装。 5.本工序产品的检测方法本工序产品的检测方法 5.1 产品的检查项目:内外表面质量、外径、壁厚、齿高、底壁厚、每米克重;产品检查频次、方法项目按检验指导书执行! 5.2 每米克重测量方法:截取(料头或料尾)长度为500 mm,在台式电子天秤 称后算出。 5.3 外径和壁厚测量方法: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圆周方向外径最大和最小值,外 径为其平均值;壁厚用壁厚千分尺测量圆周方向壁厚的最大和最小值。测量精 度为0.01 mm,检定周期6 个月。 5.4 齿高和底壁厚测量方法:截取约20 mm成型管,先后在金相砂纸上进行端面 的粗磨和精磨,制取

7、检测样品。工具800#,1000#金相砂纸。用显微镜测量。 5.5 测量工具 壁厚千分尺:测量范围025mm 精度 0.01 mm 检定周期6 个月 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025mm 精度 0.01 mm 检定周期6 个月 电 子 天秤:测量范围0200g 精度 0.1g 检定周期12 个月 6.本工序设备的主要点检部位本工序设备的主要点检部位 6.1 高速电机油雾润滑系统的气压及油量。 6.2 高速电机水(油)冷却系统是否畅通,水温是否正常。 6.3 随时检查盘拉卷筒,V型盘及压紧辊、轮表面有无异常。 以下未进行更改,红字为更改部分 上面红字为更改部分7.本工序的安全、卫生、环境、本工序的安全

8、、卫生、环境、5S要求要求 7.17.1 设备的安全、规范操作:设备的安全、规范操作: 7.1.1 穿带好劳保用品后上岗。 7.1.2 严格遵守本工序作业指导书的各项要求和工厂的其它安全技术规程要求, 严禁违章操作。 7.1.3 模具抛光时夹紧工件,不戴手套作业。7.1.4 拉拔过程中严禁身体接近收线部分及其它运动部分。 本工序危险源本工序危险源清单(了解):清单(了解):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危害导致危害可能的原因现有控制措施是否可 承受风险 触电、火灾使用工业电器,电线乱引起安全漏电保护器可承受 伤害事故各种活动没有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造成劳防用品穿戴管理规定可承受 中暑高温季节,工作环境温度

9、较高导致发防暑降温品可承受 物体打击伤害吊运桶装工艺油坠落造成规范操作、劳保防护可承受 工艺油品 化学腐蚀伤害赤手更换或添加工艺油品、注入内模油造成规范操作可承受 转运管坯或辅料物体打击、碰伤拉坯管时,使用液压小车不规范造成规范操作 可承受 物体打击、碰伤抛光件未夹牢导致内螺纹模具作业指导书可承受 碰伤抛光时,操作不规范造成内螺纹模具作业指导书可承受 化学腐蚀用煤油赤手清洗模具造成安全教育可承受 抛光模具 碰伤抛光机无防护装置造成内螺纹成型作业指导书可承受 烫伤卸高温模具造成内螺纹成型作业指导书可承受 装卸模具 碰伤装模具或工装造成内螺纹成型作业指导书可承受 物体打击、碰伤上料不规范造成内螺纹

10、成型作业指导书可承受 上料 划伤手指制头和穿组合芯头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导致内螺纹成型作业指导书 可承受 化学腐蚀、碰伤用煤油清洗工装、大盘、压紧辊造成内螺纹成型作业指导书可 承受 吸入油烟造成除油烟已改造效果待评估可承受 生理性伤害 噪声大造成劳保防护可承受 倒立盘工序检查表面造成内螺纹成型作业指导书可承受 倒立盘取样管造成内螺纹成型作业指导书可承受 倒立盘工序钢板,操作过程中滑倒造成加强教育可承受 正常生产 碰伤 高温铜管内螺纹成型作业指导书可承受 检验铜管等等身体伤害检验铜管,铜管或工具伤害身体造成内螺纹成型作业指 导书可承受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

11、o trial version 7.27.2 卫生、环境、卫生、环境、5S5S 7.2.1 不准乱扔废料和料头,必须收集在废料箱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分类后,存放在指定地点容 器内; 7.2.2 各类润滑油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轻拉轻放严防撞击、倾倒、重压,严 禁用滚推或拖拉等方法来搬运,防止泄漏造成污染; 7.2.3 设备维护定期加注、更换油类时,废油应放入指定的桶内回收。若出现 抛洒,及时用棉纱、锯末等 吸附,完工后,及时清理相关废弃物并放入指定的垃圾箱内; 7.2.4 清洗、擦拭油箱、滤网或机件时注意防护,产生的废弃物按规定处理; 7.2.5 地面和操作台上不准有成片油污,有油污时

12、用棉纱或拖把擦净并把棉纱 收集在指定的垃圾箱内、拖 把收入指定的位置,含油污水应倒入指定污水池里; 7.2.6.操作工如果发现新的漏油点必须及时通知包机工程师治理。对一时不能 解决的滴油点和渗油点可采 取承接的方式,及时清理,避免造成油污污染。 重要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 序 号 环境 影响 重要环境因素(掌握) 控制目标(了解) 指 标(了解) 控制措施(掌握) A-管理方案;B-制定 运行控制程序;C-制 定应急预案;D-培训 1 油类、油棉纱等有毒有 害固体废弃 B、固体废弃物控 制程序D-培训 2 土壤 污染液压油、拉拔油、润滑 油渗漏及更换废弃 减少废弃物对环 境造成污染,提 高资源

13、利用率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 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环 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危 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广 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 产促进法等废弃物法规。 B油品、化学品运 输、储存控制程序、 C油品、化学品泄 露应急预案D-培训19 水体 污染 油类、含油污水等泄 露、更换、废弃及排放 废水达标排放废水达到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B废水、废液控 制程序D-培训 7.2.7 现场5s 内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口诀: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取用快捷,科学布局 清扫:美化环境,清除垃圾 清洁:形成制度,贯彻到底 素养:养成习惯,认真守矩 8.

14、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方针(必须掌握):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方针(必须掌握):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法律法规; 保障全员安康,控制能耗污染;保障全员安康,控制能耗污染; 超越顾客期望,铸造卓越品牌。超越顾客期望,铸造卓越品牌。 注解(了解): a)以质量求生存,以技术求发展,以管理创效益,全员努力,确保本公司产品 满足顾客要求和相关 法律法规要求。追求卓越、持续改进,打造国内第一品牌。以优质稳定的产品 和热忱的服务在市场上立 于不败之地。 b)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不断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意识 和技能培训,增加职 业健康安全、环保投入,完善安全、环保设备、设施,提高个体防护等级,持 续改进生产工艺,实现安 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持续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