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松鼠日记教案2 北师大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8502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 松鼠日记教案2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松鼠日记教案2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松鼠日记教案2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松鼠日记教案2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松鼠日记教案2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 松鼠日记教案2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 松鼠日记教案2 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松鼠日记松鼠日记教学实录教学实录 1 1松鼠日记 10 月 23 日 星期一 晴树上的叶子,凋落得很厉害。天冷起来啦,大家都懒洋洋地老想打瞌睡。刺猬已经开始在做自己过冬的窠了,他找来许多干 草和树叶,塞进树底下的一个洞里去。 我呢,采了十只蘑菇,晒在松树枝上,也算是做了一点过冬的准备。 明天还得再晒上一点,冬天找食物可困难了啦!教学目标: 1、 认读:凋落、厉害、懒洋洋、打瞌睡、刺猬、窠、塞、蘑菇、晒、准备、困难这几个词语,其 中以“凋落” “厉害” “窠”的理解为重点。 2、 会写:厉和塞(与历、寒作比对) 3、 知道秋天来临时的一些景色变化特征以及小动物们是怎样作好过冬的准备的。 4、

2、模仿松鼠写写刺猬日记教学过程: (节奏 1、 ) 一:句子猜谜引入,情境创设、引入课题。 师:老师知道,咱们二(1)班的小朋友猜谜语挺厉害的,这节课咱们先来猜个小动物好不好? 这个谜语的谜面与你们以往看到的可不一样,你们瞧(出示句子:我呢,采了十只蘑菇,晒在 松树枝上,也算是做了一点过冬的准备。 ) 1 生读谜面, (以每一个字发音准确为标准) (可带读) 2 生读(以流利为标准) (可带读) 3 生读(以能读出谜底来为标准) 师:你猜出来了吗? 师:原来是勤劳的小松鼠呀!它正在做着过冬的准备呢!咱们请他出来好吗?(点击课件) 他的身体真灵活,他的尾巴真漂亮!来,咱们再将这句话集体读一遍。 二

3、、整体感受日记,重点解决生字认读。 你们知道吗?这不是一只普通的小松鼠,这是一只语文学得很不错的松鼠!你相信吗?他有二个特 殊的本领,那就是(仔细观察、写日记) 。咱们桌子上有个信封,里面就有这只小松鼠的日记,赶 紧打开来看看吧! 小松鼠为了大家能够准确、熟练地朗读他的日记,他给我们准备了蘑菇生字卡片, 抽读卡片上的字卡片长大了,变成了蘑菇词语卡片,你会读吗?(最后一个孩子读时其他孩子 划好词语) 。 自己考自己能不能流利地读下来,然后再想想在小松鼠的日记里都写了些什么?这两个要求都办到 的小朋友高高举起你的手。 (每个小朋友说说一点你的发现) 1、 树上的叶子,凋落的很厉害。 (板书:树叶)

4、 2、 大家都懒洋洋地老想打瞌睡。 (板书:大家) 3、 刺猬开始在做自己过冬的窠了(板书:刺猬) 4、 我也在准备过冬的粮食了。 (板书:小松鼠) (小结:孩子们,你们有了那么多发现,真好!将这些发现合起来,你还能发现这只小松鼠在告诉2我们什么呢?) 预设答案:1、秋天快要过去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了。 2、大家都在做着过冬的准备。 3、每一种动物或者植物过冬的方法不一样。 4、小动物有可能会打瞌睡。 三、深入课文,感受小动物们开始过冬的忙碌。 是呀,秋天快要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你最喜欢课文中哪种过冬的方法,请你将它划起 来,再仔细读一读、背一背感受感受,老师也有最喜欢的,等会儿咱们来

5、交流感受好吗? 预设答案: 1、 我喜欢刺猬过冬的方法为自己准备一个温暖的窠 (出示句子)刺猬已经开始在做自己过冬的窠了,他找来许多干草和树叶,塞进树底下的一个洞里 去。 (一生读刺猬过冬的这句话) A、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舒服、柔软、隐蔽、暖和)从哪里看出来:许多、干草、树底下 喜欢这种过冬方法的请举手,看来你们就是可爱的小刺猬,老师来问问:小刺猬,冬天快来了,你 在干什么?你怎么做的。躺进去试试,一个怎样的窝?你把你的过冬准备连起来说说。 B、你这只小刺猬也来介绍介绍。 (多柔软的家呀!) C、这是一个柔软的家 D、这是一个隐蔽的、暖和的家 2、 我喜欢小松鼠过冬的方法为自己准备一些过冬的

6、粮食。 出示句子:我呢,采了十只蘑菇,晒在松树枝上,也算是做了一点过冬的准备。 明天还得再晒上一点,冬天找食物可困难啦!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是一只勤劳的小松鼠)预先作好准备,才能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天。 (这是一只聪明的小松鼠)知道蘑菇会烂掉,所以将它晒成了干 这真是一只聪明可爱的小松鼠让我们一起将他的过冬方法读一读吧! (生齐读) 刚才你们说了你们喜欢的小动物的过冬方法,老师也有最喜欢的过冬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看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树上的叶子,凋落得很厉害。 ) 这是植物的一种过冬方法。谁来读一读。另外同学听一听:这是一种怎样的过冬方法? 谁来说说?(为自己保存水分) 展开:1、 “凋

7、落”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除了表示叶子落下以外,还能表示什么呢?(花儿) 2、谁能举个例子说明“厉害”这个词语的意思?这里的“厉害”是指叶子几乎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 3、谁能读出叶子凋落的感觉? 你们看:植物、动物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过冬的方式。他们是那么聪明和勤劳。 老师这里有一份资料,请你读一读,你觉得你还喜欢谁的过冬方式? (发资料) 四、拓展视野,日记写作。 松鼠日记教学反思 2松鼠日记是一篇童话日记。记录了小松鼠和他的朋友的有趣生活。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对动物 的描写都生动活泼。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自读自悟、质疑解疑这一教学环节,即通过四3人组的讨论并汇报学习,通过相互倾

8、听小伙伴的发言,共同求得多种答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 考、去发现问题。如教学第二则日记时学生的教学实录如下:#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师:谁来告诉大家,通过自学和小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生:我知道冬天,暴风雪会袭击松树林。师:你能把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吗?(生读文。 )生:我觉得他这个“很”字应该读得重一些。生:我觉得他这个“啊”读得很好,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暴风雪。师:这位同学读得不错,大家一起读吧。 (齐读)生:老师,我知道松鼠吃秋天晒在松树上的蘑菇干。师:那些蘑菇干好吃吗?生:我想应该是不太好吃。因为都晒干了,没有一点水分,不新鲜了。生:我还知道刺猬在冬天要冬眠,他要等到明年春天才出来活动。师:

9、你从哪里知道的?生:我从课文这一段知道的:只见獾住的洞前面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他的启事:“我准备过冬 了,打算一直睡到明年春天,请朋友们不要打扰。 ”师:你能边读边思考,这是读书的好方法。那什么叫“启事”?生:我知道,启事就是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告诉别人。师:你真聪明,好样的!读读课文吧! 学生们在与他人互动交往中,新的思考、潜在的智慧火花在同伴的启迪下得到碰撞和开发,既求异 也求同。这种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也有效地培养了 学生合作学习和共同探究的精神。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充分体验 到合作的快乐。语文学习是一种持续的学习。学

10、生对知识的吸收并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还应将课外知识辐射至课 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还鼓励学生们 通过收看电视节目、上网、阅读课外书籍等途径了解到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以此来扩大了知识面,4拓宽生活的视野。 松鼠日记教学反思 3教学过程与反思松鼠日记以日记的形式,拟人的手法,向小朋友介绍了松鼠、刺猬、獾如何过冬的知识。 读来生动活泼,富有童话色彩。备课时,我以为学生对本篇课文一定会充满兴趣,朗读、理解应不 成问题。至于日记的形式,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写话训练,即在每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得有意思的 画上写几句话,再注明日期。可以说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

11、。因此要以学习本文之机引导学生逐 渐学会写日记,并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但教完本文之后,我发现学生有两个地方显得比较难以接 受,文本与他们的生活、已知领域出现了距离:(一)学生对松鼠、刺猬、獾这种动物世界的过冬生活不大了解,尤其是对“獾”很陌生,连音 都容易读错。虽然有些学生课外阅读较多,但也只是停留在阅读经验上的“知道”而已。所以学生 无法很好地身临其境,以松鼠“我”的角度观察、体会冬天来临时外界变化对松鼠生活的影响及松 鼠的内心感受。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津津有味的读故事。这显然与日记是以第一人称记载生活中的 见闻感受存在距离的。而这一点对低年级小学生刚学习写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教给他们一种观察

12、 生活、世界的视角,是今后继续写作的基础,也符合他们仍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世界的心理逻辑特点。(二)学生对日记三则中的时间跳跃性、内容连续性难以领会。所以他们只能理解刺猬、獾要冬 眠,对于松鼠基本冬眠、偶尔出来活动的冬眠特点较难发现,特别是他们以为学了三则日记就是学 了三篇课文(因为里面所写的内容不一样) 。其实三则日记并不能等同于三篇课文,作为教师我们 是知道的。因为日记在记载时虽有其独立性,可每则单独成篇,但也有其连续性,可完整记录一件 事的前后过程或某一变化的各个阶段,阅读时必须将所有视为一个整体方能理解。但小学低年级学 生思维的连贯性尚欠发达,加上前面的写话训练也主要是基于兴趣,随意性、片

13、段性特点明显,故 学生较难理解具有内在连续性的内容。也就不大知道松鼠日记其实记载的是一个过冬的过程,只有 将整个过程连贯起来才能知道不同动物过冬的不同特点。而这种前后的连续性、因果性恰是学生今 后写作练习亟待加强的,也是学生思维连贯性获得发展所急需的。当然对于日记的这些特点,现时阶段下我们还无须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的安排主要也旨在激发 学生写作兴趣,在童话氛围中了解世界的奇妙,间接模仿、学习日记的写作。因此该如何把握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较有效地弥补前面提及的文本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效果还不错,现提出来与同行们分享。(一)表演体验,续补空白,沟通物我世界。在放手让学

14、生尽情地读文、想象,充分领略了松鼠们过冬的有趣之后,我让学生们做了一个换 位游戏,假如“我是一只松鼠” , “我”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学生根据日记所写表演 了很有意思的童话剧片段,紧接着我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在这么长的四个月里,除了这三天,你 还做什么,想什么?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描写空白的地方去寻找。学生从“明天还得再晒上一点,冬 天找食物可难哪!”说松鼠还在准备过冬的食物;从“我睡得正香” 、 “秋天虽然收藏了不少松果, 可记不得藏在哪儿了”说松鼠也一直在睡觉;从“树上的雪开始融化,树下青草已经发芽,我跳到 地上找到了去年收藏的松果,吃了几颗,身体感到舒服多了”说春天已经来了,松鼠

15、冬眠结束了, 比刺猬、獾早醒通过这一番的寻找、思考,以松鼠自居,促使学生调动所有的生活经验、阅读 经验,设身处地的替松鼠安排行动和想法,把三个片段的童话剧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把松鼠5的日记变成了自己的日记,把松鼠的生活变成了自己的生活。在沟通物我世界的同时明白“日记” 就是记载“我”自己的见闻感受。另外学生也明白这三则日记是松鼠在不同时间段写下来的,因不 同时间,发生的事情也不一样,但都与过冬有关,所以事情之间是有联系的,如第一则讲到准备冬 天的食物,第二则才会写到吃蘑菇干,第三则写到吃松果。(二)联系自身,贴近生活,启动日记写作。为强化“日记”是自身生活的这一印象,在学生入情入境地当了一

16、回小松鼠,知道了小松鼠是 怎么过冬之后,我顺势引导:“小朋友,你们又是怎么度过冬天的,虽然我们人不会冬眠,不必像 小松鼠他们那样做窝,准备食物,但我们也要做什么?有什么变化?比如准备厚一点的衣服、鞋子, 晚上睡觉要盖大被子,到了很冷很冷的时候还要戴手套现在就是冬天了,你们怎么做,怎么想, ,能不能也写一写,告诉小松鼠呢?名字可以叫“XX 日记” ,一天写一则,或隔几天再写一则。学 生们接受任务后都兴趣盎然。有的写吃的方面的变化,有的写穿的方面的变化,有的写房间里的变 化,有的写冬天上学和夏天上学的不同。只要是从他们心里流露出来的,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上面这两个环节的补充,学生对本文的学习更加深入了,同时也隐隐约约领悟了日记的写 作,从以前片段式随意的写话上升到较有意识的有潜在目的的连贯的日记记载。既知道了日记的格 式,也知道了日记写作的好处,更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是一个与学生心灵对话的过程,是为着开发学生的心灵。而要开发学生的 心灵,我以为需先契合学生的生活。所以当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存在距离的时候,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