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知识点(上)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84869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1知识点(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必修1知识点(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必修1知识点(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必修1知识点(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必修1知识点(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1知识点(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1知识点(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必修一必修一 知识点基础知识填空知识点基础知识填空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第 1 1 课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点考点 1 1 分封制分封制 1、 目的:西周建立后,为了 进行有效的统治 2、 分封对象: 王族 功臣 古代帝王的后代 3、 分封制内容:形成四等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诸侯对周天子有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 的义务。 4.分封制的特点: 通过层层分封,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分封的特点: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权在地方) 5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对 周天子对地方 的统治,巩固

2、 和扩大统治区域 。考点考点 宗法制宗法制 1.西周时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制度是 宗法制 ,它的目的是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 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2.宗法制的定义是用 父系血缘 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 的制度。其核 心内容是 嫡长子继承制 。在宗法制下,有 大宗 和 小宗 之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3.宗法制的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第第 2 24 4 课课 秦秦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秦的统一考点秦的统一

3、 公元前 221 年,秦王 嬴政 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 的 中央集权 的 封建 王朝秦朝。 考点考点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皇帝名称的由来: 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2. 秦始皇 首创的皇帝制度,具有 皇位世袭 、 皇权至上 、 皇帝总揽大权 特 点,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秦始皇还建立一套以 皇权 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最高权力为 皇帝 所有,在中央, 设置 丞相 、 太尉 、 御史大夫 三个最高官职。其职责分别为丞相为百官之首, 帮 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 御史大夫 是副丞相,执掌 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负责 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 管理全

4、国军务 。在 丞相 之下,设有诸卿,掌管各项具体事务。4.丞相的设置,开始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主线: 王权与相权 之争。考点考点 5 5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西周时期在地方实行 分封制 ,秦统一中国后,推行 郡县制 ,把全国分为 36 个郡 ,郡内又分为若干县。22.与郡县制相适应,建立一套地方官僚机构, 郡守 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职责是 对 上承受中央政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的长官称 县令或县长 ,主要任务是治理 民众 ,管理 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郡和县的长官都由 皇帝直接 任命。 3.作用:实现了中央对 地方政权 直接有效的控制,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5、中,另一个 主线 中央与地方 之争的开始。 4、秦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地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 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考点考点 6 6 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 1汉:汉初, 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埋下隐患。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 布 “推恩令”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中期,在地方设 节度使 ,形成 藩镇割据 局面,削弱 中央集权 。 3宋: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军事上,兵权收归 中央 ,充实 禁军 。 行政上:派 文官 担任地方长官,设 通判 负责 监督 。 财政上: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

6、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但也造成北宋 积贫积弱 的局面。 4 元:开创 行省 制度。中央设中书省,直接管辖河北、 山西 、 山东 等地。在地 方设行中书省,简称 行省 ,行省之下设 路、府、州、县 ,在边远民族地区设 宣慰 司 。行省的长官由 朝廷 任命。元朝在中央设 宣政院 ,管理西藏和 民族事务 。行 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省制 的开端,它便利了 中央对 地方的管理 ,加强 中央集权 ,巩固了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考点考点 7 7 君主专制的演进(君权与相权之争)君主专制的演进(君权与相权之争) 1汉初,汉武帝重用近臣,设 中朝 参与军国

7、大事 ,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时,逐步形成 三省 体制。 隋唐 时期,在三省中 尚书省 之下设 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为 中书、门下和尚书 ,分别负责 决策、审议和 执行 ,在 尚书省 之下,设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相权 分散。三省互相 牵制 和监督 ,削弱了 相权 ,保证了 黄泉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 朝基本沿袭。 3宋时,设 中书门下 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 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分割 宰相的 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 4元朝设 中书省 ,元朝后期,宰相权力 越来越大 ,削弱君权。考点考点 8 8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时

8、,实行 察举制 , 孝廉 成为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 九品中正制 。 门第 成为做官的凭据。 3. 隋朝 时,出现并形成科举制,并一直沿用到 明清 。科举制是封建 选官制度 的一 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和 做官 紧密相连,有利于 打破贵族垄断 ,扩大 官吏人才 来源 ,提高 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 任命官吏 的权力,从 世家大族 的手中集3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 中央集权 。 4.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 科举制 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 管理制度 的演变。考点考点 9 9 宰相制度的废除宰相制度的废除 1.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 中央集权 不断加强。 2.通过 削弱

9、相权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3. 明清 时期,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的时期。 4.明太祖废 丞相 ,设 殿阁大学士 。至 明成祖 时,形成内阁。阁臣拟处理意见,呈 给皇帝,成为 票拟 。皇帝审定,太监朱笔抄出,交付实施,是为 批红 。内阁不是法 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内侍 。决策权仍在 皇帝 手中。 考点考点 1010 军机处的设立军机处的设立 1清朝,君权进一步加强。康熙时设 南书房 ,扩大皇权。雍正帝时,为办理 西北事 物 , 设 军机处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按 皇帝的 意旨拟写成文,军国大事均由 皇帝 裁 决。 2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 行政效率 ,

10、且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 皇帝 手中, 君主 专制 加强, 中央集权 进一步得到巩固。 3. 军机处 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 君主专制 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 得到巩固和发展。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第 5 5 课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考点考点 1111 希腊文明的摇篮希腊文明的摇篮 1城邦制度:原因,希腊独特的 地理环境 。特点, 小国寡民 和 独立自主 。 2公民: 凡父母祖籍均属于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享有公民资格。 考点考点 1212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梭伦改革(时

11、间 前六世纪初 )内容:按 财产多寡 划分公民等级, 公民大会 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 四百人议 事会 ,建立 公民陪审法庭 ,废除 债务奴隶制 。作用:动摇 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 ,保障 公民的民主权利 ,为雅典民主政治 奠 定基础 。 2克利斯提尼改革(时间 前六世纪末 ) 内容:建立 十个地区部落 ,设立 五百人议事会 ,成立 十将军委员会 ,扩大 公民大 会的权利 。 作用:基本铲除 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雅典民主政治 确立起来 。4考点考点 1313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1.公元前 5 世纪,在 伯里克利 担任首席将军时期,雅典民主发展到顶峰,进入“黄金 时代” 。

12、 2.伯利克里改革内容:所有男性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职务,五百人议事会 的职能进一步 扩大, 公民陪审法庭 成为最高 司法监察 机关。伯利克里为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向 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吸引观赏戏剧,发放 “观剧津贴” 。 3.雅典民主的评价 局限性:仅限于 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除外) 实质是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 积极性:为近现代西方 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对雅典 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 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消极性:只是 小国寡民 的产物。第第 6 6 课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考点考点 1414 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

13、法 1.公元前 5 世纪,在 贵族与平民 的斗争中,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标志 罗马成文 法的 诞生。考点考点 1515 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 1 万民法 原因: 公民法 的狭隘性,帝国扩张的需要,经济发展的要求。 时间: 3 世纪 定义:适用于 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 2. 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 查士丁尼 ,将罗马法系统化、法典化,编汇成 民法 大全 ,标志 罗马法体系 最终完成。考点考点 1616 罗马法的作用及影响罗马法的作用及影响 1.对罗马帝国: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为国家提供 法律依据 ,稳定了 社会秩 序 ,保护了 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14、。它保护 私有财产 ,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 平等,有利于 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缓解 社会矛盾 。但其实质仍是维护 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 2.对世界: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 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对近代 欧美国家的立法 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罗马法还成为资产阶级反对 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 的有 力武器。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第 7 7 课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考点考点 1717 光荣革命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 1640 年。 1688 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共同统

15、治 英国,因这是一次 不流血 的政变,历史上称 “光荣革命” 。5考点考点 1818 议会权力的确立议会权力的确立 1权利法案1689 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旨在 限制王权 。 权利法案限制了 国王的权利 ,保证了 一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议会的 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 地位,标志英国 君主立宪制 确 立起来。 2. 代议制 定义:议会由 选举产生 的议员组成,代表 选民 行使国家权力。 作用:资产阶级实行 集体统治 ,防止 专制独裁 , 和平 方式解决利益纠纷。 2 议会改革 背景: 工业革命 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 时间: 1832 年 意义: 工业资产阶级 获得更多议会议席,为 工业资本主义 的发展提供保障。考点考点 1919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 1721 年,开始形成。 沃尔波尔 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2构成和职能:责任制内阁由 国王 议会 首相 阁僚 组成。 内阁首脑是 首相 ,产生方式是 议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 ,由 国王 任命,对议会 负责,掌握 行政 权,有权 提名内阁成员 ,有权 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 。 内阁对 议会 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 制约 。 国王处于 “统而不治” 地位,是国家 元首 ,是 国家统一 的象征。第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