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莹)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_二年级语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7739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莹)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_二年级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莹)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_二年级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莹)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_二年级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莹)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_二年级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莹)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_二年级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莹)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_二年级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莹)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_二年级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乡下人家乡下人家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姓名:马莹 学科:语文 单位:文艺路小学一、课例研修背景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阅读教学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课堂上的文章解析,即使你把它讲得再细,再清楚,课后练习还是不会写。即使会说了,可是写在作业本上,又是另外的内容。或者说,同样的回答,你换一个说法,学生又不会了。同样的主题内容,换一篇文章来练习,学生又不会,你又得重新解析。现在觉得阅读教学,讲不完的内容,除了把课文解析完,还要解析练习册上的阅读。否则学生不会做题。针对这种现象,本学期,我制定了一个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二、课例研修计划第一步:用

2、自己的方法,上一堂阅读课。第二步:每上完一节课,大家一起议课,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方法值得推广,哪些方法有待商榷,哪些方法不合适等。第三步:上完了以后,把所有可取的方法进行汇总。课例研修来源:来自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课文下册 21 课乡下人家。三、课文解读与目标筛选乡下人家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专题是“乡村生活”。随着课文的描述,像踏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是各色的花,屋后或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带着小鸡们在林中悠然地觅食,雨后清新的地面上又被印上了快乐的“小竹叶”,“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曼妙画

3、面就袅袅地从屋前流淌着的小河中来到你的眼前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借助课文中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同时,引导他们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1、通过朗读、感悟、交流、再次朗读来理解乡下人家各组景色的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感受田园诗情,产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重点: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

4、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四、课例研修过程我深钻教材,多方收集资料,学习他人的教案设计及反思,然后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设计出如下教案:要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首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阐述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下面以乡下人家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1、以读为本“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乡下人家的一自然段。谁可以把这一段话读通?片段二 师:下面,我请三个同学来读。 (这是第二读,整体感受段落结构,并检查初读

5、的效果,纠正不正确的读音。)片段三 师:这么美的文字,老师也想读。(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有什么感受? 生 2:老师读得很美!我好象看到了乡村田园的美丽风光。 师:是的,因为我的语气比较舒缓。 生 3:我好象来到了乡下人家的瓜棚下。师:那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作者,我就站在瓜棚下呢。下面,请你们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试着用舒缓的语气读一读。 (这是第三读,用范读引路,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的田园,感受读的美好,并在比较中感悟读的要领。) 片段四 师:请一个同学读第二句,想一想,你想向大家传递什么? 生 4:“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6、” 师: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 5:我感觉那“绿绿的叶”很柔嫩。 师:是的,因为她把这里读得很舒缓。(对生 4)你还能读出什么感觉?你觉得瓜架上的瓜多还是少? 生 4:多。 师:那么,应该怎么读? 生 4:(把“一个个”读得突出了) (这是第四读,抓住一些关键词语,点拨性的读,帮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中提升读的品位。) 片段五 师:刚才,我们分三个部分读出了作者对屋前瓜架的喜爱,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把它们连起来读,一定会更加美好!还想读吗? 生:想! 师:好,请跟着音乐读。(老师起头,学生自然跟上) (这是第五读,是回归整体的读,从初读到这里是一个轮回。到这里,读的意境升华了,

7、读的兴趣高涨了。) 五个层次的读,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思想。每次读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每一次读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与效果。学生通过朗读增强对文章的感性认识,通过朗读感知语言,包括语音、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感悟、积累、运用”呈层递性地推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伴其间,工具性和人文性浑然天成。这样的教学,让我想起著名的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常说的一句话“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什么是语文的问题?感悟、积累、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也。什么是语文的手段?那就是读! 二、读写结合教学生“踩着巨人的肩膀攀登” 师:(指名读第三句话)这句话在

8、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生 1:这里用了对比。师:为什么要这样比?生 2:要突出乡下人家屋前瓜架的美。师:城里高楼门前的旗杆和石狮子就不美吗?生 3:因为那是人工雕饰的,没有乡下人家的瓜架那种自然的美。师:可我觉得,旗杆和石狮子也有一种庄严肃穆的美,你能说它们不美吗?其实,有一句话说得好,叫“青菜萝卜” 生:各有所好。师:对,有很多的喜欢是没有道理的,就像作者喜欢乡下的景物,或许是因为某种独特的经历,形成了这种偏爱。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样的对比的表达?生 4:“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师:(学生读得平淡了)你一定

9、不是那个乡下的孩子。谁再来读?生 5:(把“可爱多了”读得很夸张)师:对,就是这样,你读出了一种偏爱,读出了一种个性的喜欢,这就是对比写作的方法所要表达的感情效果。生 6:乡下人家的景色确实很美。师:是的,因为有前面对瓜架的具体描述,我们才能自然地接受作者这样的表达。试想一下,如果“可爱多了!”这样的句子不是在段落的结尾,而是放在文章的开头,你觉得怎样?生:那就不可信了。师:是啊,就像我们的作文中出现了“我们的校园真美,非常美,美极了”这些感叹,因为缺少具体的描述,所以显得不实在,不可信。阅读教学有两大任务:一是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读懂别人文章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要通过阅读教学,领

10、悟把握别人写文章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写作表达的能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遗漏了对写作方法的关注,再靠单纯的习作指导去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读写结合”也是有效性阅读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一直认为能力的提高不是“教”,而是“悟”,如果一定要有习作课,一定要说“教”,那么,就教孩子喜欢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他们“踩着巨人的肩膀攀登”。5、观点提炼与研修体会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最后,我把“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

11、进行延伸与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文本以外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而培养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让学生有效地朗读,即研读文本。何为有效的朗读?杨再隋先生说得好:“要充分、有效的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因此,教师必然要实实在在地研读教材,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同时在“会读、爱读、乐读”中形成语文素养。六、回味与展望通过课题研究,自己的理论水平、教学观念有明业提高。教学能力大有长进,阅读教学的汇报课和阅读指导课得到了本镇小学中心校业务领导和县教研室李文广老师的认可,写作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发表了 3 篇论文和两个通讯报道,对教科研较之以前有了更深地认识,教学质量得也有明显的提高,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在课题的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有时推荐给学生的阅读资料过多,布置学生读的任务过多,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占用了学生玩的时间,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研究、不断发现总结、不断探索改进,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自己在课题研究中不断进步,提高科研能力,成为真正的科研型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