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觅感动 于细微处见真情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72423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平凡中觅感动  于细微处见真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平凡中觅感动  于细微处见真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平凡中觅感动  于细微处见真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平凡中觅感动 于细微处见真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平凡中觅感动 于细微处见真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平凡中觅感动在平凡中觅感动 于细微处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真情摘要摘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平凡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随时记录下触动心灵的 点滴感动,精挑细选烹制成温暖人生的心灵鸡汤。在平凡中觅感动,于细微处 见真情。 关键词关键词:平凡生活 点滴感动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临近中考,许多学生为提高作文成绩,纷纷从各处淘来各种各样的中考作 文,秉烛夜读,然后,模仿、抄袭甚至照搬到自己的考场作文中。于是写母亲 的常是回家的唠叨让人心烦,病床前的呵护让人心暖;写老师常是备课到很晚, 生病陪我去医院等内容。千人一面,读来索然无味。 也有学生

2、似乎已得“真经” ,写人记事惯用冗长的笔调,自起因开始到结果 终了,凡是有关联的人和事,言无巨细,一一铺陈。结果就写成了一潭死水, 不见半点涟漪。读后让人头昏脑胀,不知所云。 自古人“劳者歌其事”而有文学创作以来,人类的种种文学样式,无不是 来源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而又经思考感悟升华至指导生活的更高层次。 有鉴于此,作文必须从观察生活开始。然而生活纷繁复杂,千变万化,是 否有能力一一呈现呢?我为之汗颜。对于初中生而言,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撷 取一朵浪花,采拾一颗珍贝就足矣了。所以我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平凡生活中的 细枝末节,随时记录下触动心灵的点滴感动,精挑细选烹制成温暖人生的心灵 鸡汤。即:在平凡

3、中觅感动,于细微处见真情。 一、采撷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学生的作文写作如缺乏素材必然难为无米之炊,写出的作文空洞乏味。引 导学生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将目光聚焦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去寻 找亲情、友情、师生情中可以让自己感动的一个瞬间。同时 ,充分利用好日记 本来记录每一天中最触动心灵的那一个人、那一件事。有了作文素材的积累, 学生才可能写出内容丰富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写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教师应指导学生把发现到的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的事例,捕捉到的事物的特征, 感受到的情感体验,通过自己的内在想象和联想上升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思 考,从而确立文

4、章的主题,去表现和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具体做法是: 1、使学生明确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和积累素材的意义,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热点难点,培养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真 善美。 3、教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指导学生养成阅读名著,阅读作文佳作和选读 报刊杂志的习惯,了解自然、社会、人生、美德,从间接经验的获得中积累素 材。 4、 指导学生每周写一到二篇摘录,引导学生去积累佳作美文中的好词句, 并引导学生学会初步的欣赏品味,为以后的作文创作打下基础。 二、精挑细选烹制心灵鸡汤。 充分利用作文课时间,大家将积累下来的感动展示出来供其他同学鉴赏。学

5、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交流探讨,去伪存真,将好的素材筛选出来。然后, 大家集思广益,进行集体创作。而后修改,再修改,直至大家都满意为止。 “文 从改中出” 。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写作文就一定要修改,修改 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力求使作文做到文从字顺。平时写作时还可与 同学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即使是考试作文 也应指导学生写完后要花一点时间迅速浏览一下,修改明显的错别字病句或进 行局部的微调。 作文的评改还不是整个过程的最后一环,要把作文评改的结果及时反馈给 学生,让他们明晰本次作文的得失。教师可以就面上的情况在班上讲评,让学 生明白为什么这次作文得

6、了这样的分数和评语,学生也可以提出异议,和老师 交流。对于特殊的学生还可以进行个别交流,这样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 的作文进行再反思自评,并写一点本次作文的得与失附在作文的后面。这样才 能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有收获,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训练是苦的,然而当学生切实感到作文水平在提升时感觉又是甜蜜的。文 章写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靠纸上谈兵 式的说教就能提高的,这项工作需要有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思考和练习的过程。三、耳濡目染形成个人风格。 通过集体合作形式的作文训练,让每个学生都从中汲取营养,进行独立作 文。我关注每个学生的作

7、文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 作文风格。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天地展示自己,他们可以做得更好。自然地, 也可以实现写作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 体验的目标任务了。 通过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学 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以上所述,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儿心得,可能早已落在了后头,但是 我相信:蜗牛也一定能爬到金字塔的塔尖。我,爬行在路上。 下面这篇习作就是通过以上的作文训练方法形成个人风格的一个例子。在 小组合作后我发现了她的作文长于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于是指导完成了这篇 习作。自认为,基本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8、实现了“在平凡中觅感动,于细微处 见真情”的作文训练初衷。 附:学生习作 祥和的夜祥和的夜 这是一个静谧的夜晚,皎洁的月亮挂在浩渺的天空中。安静的校园里洒满 了如水的月光。 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都在为那烦恼的代数题而抓耳挠腮。老师在我们 的课桌间轻轻的走动,照例又给同学们辅导答疑。寂静的教室里不时地传来她 轻微的耳语和隐约可辨的脚步声。 我正试着用设未知数的方法解方程。好一阵冥思苦想才有了一点儿眉目。 我刚提起笔,忽听教室门“吱吱”地响起来,声音尽管不大,但很刺耳。 一个小男孩从门缝探头出来,怯生生地向教室张望,在寻找什么,两只大 眼睛流露出了焦急与不安。 哦,我看出来了。原来是老师的小孩,

9、这么晚没回家,一定是来找妈妈的。正在给学生讲题的老师听到门声,抬头望去,看见了她的孩子。她微微一 怔,歉意的向那个同学点了点头,放下书朝教室门口走去。 隔着门,我隐约听到孩子与老师的对话声。 “妈妈,怎么还不回家,我都饿了!” “妈妈有事,好孩子,再待一会儿咱们就回家” 接着是小孩的咳嗽声,但立刻又小了下去,像是用什么捂住了口。 “喝止咳糖浆了吗?” “喝了。 ” 沉寂了一会儿,门又开了。小男孩被老师领了进来。他一手拉着妈妈的手, 一手拿着连环画。身子紧贴着妈妈的身子,低着头悄悄地往里走。不时偷偷地 抬起头朝陌生的教室里张望。 老师找了把椅子,让他坐了下来,便朝我们走来。老师轻轻地拿起书,又 用亲切的语调讲起题来,教室又恢复了安静。 我的心却难以平静下来。我不由自主的向老师望去。只见她依旧那样耐心、 和蔼地讲解着习题。如果不是随着孩子偶尔的咳嗽声皱起眉头,我真会以为她 什么也没听见 夜又归于平静,像泛起了涟漪的水又恢复了安宁。只有明亮的月光,默默 地照着群山、校园。 这祥和的夜,真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