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基层党组织(三合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70752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基层党组织(三合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秀基层党组织(三合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秀基层党组织(三合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优秀基层党组织(三合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基层党组织(三合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基层党组织(三合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建强支部构和谐建强支部构和谐 带好路子促民富带好路子促民富-木门镇三合村党支部先进事迹“三合村,那是我们木门镇的花园村呀!”提起三合村,全木门镇的老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木门镇三合村幅员面积 5.5 公里,全村共有 5 个居民小组,党员 26 人,村两委干部 7 人,总人口 1108 人。三合万亩现代农业园、三合生态便民农家乐、三合 1+8 便民综合体以及近 30公里三合生态旅游环线,无不给初到三合村的远近来宾留下深刻而震撼的记忆,这不仅是三合村党支部 26 名党员干部的骄傲,也是三合村 1108 名老百姓心中的骄傲,更是全木门镇2500 余人的骄傲!抓机遇,绘蓝图,为民找到致富路“

2、真没想到呀,三合村居然变化这么大。”一位老百姓路过三合园区牛项颈公路时说到。据他介绍,三合村 5 年前连公路都不通,全村数不出几幢像样儿的房子,算得上是全木门镇最落后垫底的村了。然而现在,到处可见老百姓的小洋楼,绿树白墙,前庭后院,田地里再也不是普通的油菜小麦,全都种上了茶叶,还种了上千亩号称茶叶中的“黄金茶”黄茶。走进三合村,就像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三合村党支部紧紧抓住全县大力实施农业富民“435”发展方略机遇,立足本村实际,提出“修路建园,转产增收”的思路,积极2配合县委农委、县农业局等主管部门测绘人员,穿林钻草攀陡岩,完成了园区建设规划,敲定了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制定

3、了园区建设年度计划。多次邀请全国茶叶知名专家白堃元教授到村实地考察,确定了以发展黄茶叶为主打产业的产业增收思路,在发展传统绿茶产业的基础上,打造黄茶精品产业。5 年来,三合村已经发展黄茶 2000 余亩,以三合为中心的三合现代茶叶园区已近万亩,群众仅从茶叶产业上每年就实现人均纯收入7000 元。在三合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老百姓正走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快速通道上。善引导,办实事,建设美丽新家园要致富,先修路。然而三合村距场镇 10 多公里,以前的机耕道弯多坡陡,到处淤泥,根本不能通行车辆,群众赶集出行只能是望路兴叹。但是,要想把 10 多公里的路面全部硬化,谈何容易。先整治,保证车辆能通行!面对眼前的

4、困难,三合村党支部和村委一商量, “组织群众投义务,干!”,村“两委”7 名干部每人负责 1 个村民小组,立即开始做起了群众工作。 “现在这个社会,没有钱儿,哪个干哦”,每个组都有群众不理解,碰到线路调整要占地, “没钱赔就免谈!”,更是有群众抵触。然而困难压不倒三合村党支部的干部,任他冷言冷语,我总笑脸一张,硬是把全体群众的思想给统一起来了,近 10 公里村道公路终于得到全面整治完成。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2014 年,木门寺配套公路硬化项目、国土整理项目、科技扶贫项目、小3流域治理项目 10 多个项目落户三合村,三合村迎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春天。 “项目实施算你们的,群众协调算我们的!

5、”是三合村党支部书记王克智经常对施工队说的一句话。看似容易,做着难,在项目的顺利推进中,不知道三合村党支部的干部们又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工夫不负有心人,截止 2014 年底,三合村 80%入户路硬化到家,137 户群众完成了风貌改造和环境整治,新增生态农家乐 2 家,新建设沼气池 19 口,建成生态养殖小区 1 个,圾分类屋 1 个,垃圾箱 10 个,园区田格整理,坡改梯、微水池、渠堰水田整治全面完成,一幅绿色生态、生机盎然的新村画卷呈现在三合村广阔的大地之上,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抓班子,带队伍,建强支部强堡垒来到三合园区,远远望去,一幢红白相间、绿瓦白墙、绿树掩映的小洋房映

6、入眼帘,宽敞的坝子边,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那就是三合村村级活动阵地1+8 公共服务中心。面对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养成新习惯、担当新作为。“学习不主动,这个问题是我的!”,党员干部在大排查问题通报会上主动认领问题。通过认真组织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大排查,找问题,找不足,正是党组织自身“洗洗澡,治治病”的必须要走的程序。“现在国家对农村投入力度这么大,我们当村干部,几乎都要成脱产干部了”,一位干部在“新常态”大讨论会上说,4“这就是要你适应新常态、养成新习惯得嘛”,另一位党员又说在刚刚投入使用不久的“1+8”村级阵地会议室,三合村党支部认真组织开展着每一次组织活动,“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摒弃不良习惯和作风,党员干部自觉在行为规范上标出了红线、明晰了禁区。看着宽敞明显的党员活动室,老党员张贵元笑着说,“种着自己的田,拿着国家的钱,多为群众办点事,才不愧为一名共产党员!”,“哈哈,是是是!”活动室里的其他党员随声应道。党员干部的认识得到充分统一。一位村民说,“现在来到村委会,看得见红旗,瞧得见干部,这才叫党”。三合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群众朴实的语言中得到了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