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打工经济,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7048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发展打工经济,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力发展打工经济,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力发展打工经济,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打工经济,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发展打工经济,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力发展打工经济,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打工经济,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把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一项重要 工作来抓”。这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在“三农”问题中,农民是主体,根本 是利益,核心是收入,关键是就业。只有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才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大范围内流动,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打工经济” 。外出打工现在已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一我省一我省“打工经济打工经济”的基本情况的基本情况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农民打工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 12.3,打工收入对农民人 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为

2、 42;湖北省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约为 300 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5,其中 80集中在长江、珠江三角洲和福建、北京等地区,85集中在纺织、服装、 制鞋、机械电子、饮食服务、建筑和高科技农业等行业。从 1999 年开始,全省外出民工每 年通过邮局寄给家乡的资金近 100 亿元,人平 3000 多元。全省农民人平打工收入占农民人 均纯收入的比重为 41.6。可见,农民进城务工不但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更为 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二二“打工经济打工经济”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打工经济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另一方面, 我们也不得不看

3、到发展打工经济在当前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和隐忧。如果这些问题长期不能 得到有效解决,在高潮过后打工经济必然逐渐走向萎缩,农村政治、经济及社会稳定也将 出现诸多新的负面情况。1岗位需求信息不灵,外出打工盲目性大。由于劳务市场不健全,其辐射力不强,没 能与外界大市场联网,县、乡、村信息传递周期长,效率低,许多农村劳动力进城寻求就 业机会的信息获取几乎都来自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加之非法劳务机构猖 獗,信息混乱,真假难辨,农民外出打工缺乏可靠的信息来源和保障。据调查,多数打工 者在外出之前是盲目的,往往到达目的地后长期找不到工作,有的辗转数次还不得不无功 而返,有的甚至误入传销或色情服务的歧

4、途。2文化技术素质不高,劳动技能低下,普遍从事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在文化素质方 面,外出务工者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 82 个抽中组进行的全面调查显示,在外出务工 的 2838 人中,初中文化的占 53.2%,小学文化的占 35.4%,高中文化的只占 10.4%,大 专及以上文化的仅占 0.49%,还有 15 人是文盲;在劳动技能方面,外出务工者接受培训 的情况不容乐观。在问卷调查的 1304 名外出人员中,从未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的有 846 人,占 64.88%,在参加过培训的 458 人中,能适应打工要求的技能工人很少,多为驾驶 员、传统的木工或者泥瓦匠。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使

5、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进程中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 争。3相关权益普遍受到侵害,维权有如上青天。据打工人员反映,无休止地延长工作时 间、缺乏基本的劳动保护、无限制地压低工资标准、无限期地拖欠工资、工伤事故得不到基本赔偿、甚至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况比比皆是。由于自身维权意识淡薄,相关法律知识匮 乏,缺乏有效社会援助,依法维权基本无从谈起。在被调查的 1304 个外出务工劳动力中 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劳动报酬的占 39.72%,没有签工作合同的占到 68.98%。一方面外出务 工人员为了争取工作机会,认为签不签合同无所谓,或者想签不敢提出来,这种情况占 7.

6、41%,并且有 18.70%的务工人员的身份证被用工单位收走;另一方面是用工单位的刻意 回避,不签合同,占问卷对象的 8.10%,也有 7.94%的回答不知道要签劳动合同。劳动合 同欠缺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和事故,使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务工人员维权更 加困难。4给农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农村外出打工的绝大多数是青壮年或有一技之长的文 化人,留守的大都是妇女、孩子和老弱病残,农业劳动力素质明显下降,影响了农业的深 度开发,造成了农田大面积抛荒;年轻人外出后,很多家庭出现中间断层,老人生病后无 人照料,情况更为严重的是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监护,许多家庭都是隔代监护,有的甚至将 子女托付给亲友。

7、由于家庭教育和监护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三促进三促进“打工经济打工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考健康发展的思考我省打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在此种情况下,如何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创新思维,强力推进,让打工经济朝组织化、 基地化、流转有序化发展,仍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就当前而言,最为紧迫的任务还是采取 有效措施促使其有序、高效、规范、健康地发展。1加快城乡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一是稳定、保护农业,加速农业结构调整。通过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加速农业规模经营;通过发展精细农业,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

8、资本含量及劳动密集程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水平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继续实施46 个粮食主产县市优质粮产业工程建设。以节本增效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优化种植模式,因地制宜推广适合各地情况的菜稻、虾稻、蒜稻、烟粮连作、稻鸭共育、鱼稻共生等多种高效模式,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二是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大幅度提高农民非农就业规模和非农产业增收比重。三是加快推进城市化步伐,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市雏型,是农村政治文化中心,是农

9、村工业化的基地,也是农村小商品集散地和农村第三产业的聚集地,它有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巨大空间。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本着“整合培训资源,增强培训合力”的宗旨。首先,要狠抓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 育是提高未来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政府应从各种筹资渠道加大教育投入;其次,全面 重视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这是迅速提高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的途径。 农业部门应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基本取向, 有的放矢地确定培训内容,并随时进行调整,培训时间可长可短。这类职业技术教育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可作为一个很有价值的产业予以大力

10、发展;第三要搞好上岗前培训,积 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全省重点抓好湖北海员、湖北数控、湖北建 工、湖北厨师、湖北缝纫、“木兰花”巾帼家政服务等劳务品牌的创建工作。各种培训都 要开设相关法律知识方面的课程,以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同时,要加大宣传 力度,帮助农民更新思想观念,克服“小富则安”、不肯远离家乡等“小农”思想,树立 全新的就业观念。3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的发育,就很难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准确的劳务信 息是决定外出打工成败的首要环节,提高组织化程度不仅可以抗御和缓冲因劳务信息失误 所带来的诸多困难,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打

11、工规模,有效地防范侵权和维护打工者 的合法权益。一要充分发挥县、市、省各级驻其他地方办事机构的作用,增加其服务本地 区打工经济的职能,建立有效的全国联网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并能及时提供准确信息, 促进和方便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转移。二是各驻外地办事机构要做好对内地输出劳务人 员的登记和管理,公布联系电话,联系人员,提供维权及劳动咨询等各方面的服务,要将 所在地办事机构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各社区、工地和厂矿企业,作好内地打工人员的坚强后 盾。三要加大执法,规范中介,密切合作。各级政府和劳动监察、工商等执法部门要齐心 协力,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管理,规范其企业行为,保障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对各 类

12、非法劳务中介组织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非法中介和地下“黑网点”,下大力气规范劳 务中介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4切实关心打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共同配合,加强协作,为打工人员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 例如在外出打工后的土地流转、女子入学、老人赡养、税收征缴等方面都要给予优先考虑, 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其在外地安心打工。老人、妇女和青少年占了劳务输出地常住人口的 绝大部分,解决好他们的问题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 村级组织特别是妇联的作用,搞好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孩 子,要摸清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避免他们因为“三不管”(家长、学

13、校、政府都不管)而 走上错误的道路。另外对于外出者那部分农田,在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转移的同时,应在 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的村组建立生产生活互助组织。可由村组干部和党员牵头组建,也 可按居住区或屋场组建,还可由家庭按亲缘关系或日常交往习惯自发组建。在形式上,即 可是紧密型的,在自愿的基础上分配劳动;也可是松散型的,只在农忙季节和需要帮助时 提供互助,对提供帮助者给予适当报酬。5坚持“送出去”与“请回来”并重对多数打工者来说,打工不是目的,回乡创业才是最终目的。在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的 同时,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将那些已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的打 工人员引回来发展地方经济。对这部分人,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关注,专门建立统计资料, 深入其中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积极主动的与他们接洽,鼓励他们回乡创业。 各级政府要树立“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致富一地”,“放出小鸟、引回凤凰, 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等发展的理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出各项优惠服务和政 策,在土地使用、电力供应、工商登记、资金信贷以及税收等方面,给予回乡创业人员的扶持,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形象,激发农民回乡创业的热情。真正做到“能给的优惠决不 截留,能减免的决不吝啬”。通过扶持他们创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民工外出的风 险与成本,活跃自身的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