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6561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212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2424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分)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 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B. 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C. 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D. 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迁,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规范

2、,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C 项正确。不能通过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推断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排除 A。B 项是对题干的片面解读,与设问“实质”不符,排除。不能通过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推断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C。2. 符合下列材料的主题是A. 分化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B. 权力由皇帝身边远的人向皇帝身边的人转移C.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D.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呈现奏事时的姿态由坐到站再到跪,体现出君权与相权之间的地位走势。君权强化而相权逐渐减弱。由此可以判断 D 项正确;题干并未指出分化相权,

3、所以 A 项错误;B 项从题干中无法获知,所以错误;君权与相权在中央内部,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此 C 项错误。点睛:中国古代封建政治的两大矛盾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此题正是君权与相权之间矛盾的演化过程。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到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掌握了这个这个规律,解决此题就没有问题。3. 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 ,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 、 “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A. 年龄长幼B. 贤良优次C. 出生贵贱D. 血缘亲疏【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立子以贵不以长”

4、,可排除 A 项;依据材料中的“立嫡以长不以贤” ,可排除 B 项;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周代王位继承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其依据的标准就是“血缘亲疏” ,所以排除 C 项,选择 D 项。4.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 宗法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禅让制【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可以看做是宗法家庭的扩大,A 项正确。世袭制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 B

5、。分封制是指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保卫周王室,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 C。禅让指统治者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家国同构”的概念。5.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 。此处“封建”是指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秦朝建立之后,实行郡县制, “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 ,说明了在“封建”之下,官员

6、是世袭的,即分封制,B 正确,排除 C。宗法制形成于西周时期,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旨在解决贵族在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与题目无关,A 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题目无关,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分封制。分封制,即封邦建国,意为“封建”,学生再结合题意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6.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A. 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B. 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C. 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D.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更名号为“皇帝” ,赋予皇帝

7、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全,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 D 项正确;秦王这一做法是在统一六国后实施的,故 A 项错误;这一做法并没有保证秦国统治的长久和限制丞相的权力,故 BC 项错误。7. 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为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是A.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B.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称霸的需要C. 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D. 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答案】A【解析】从史记记载的更名号的背景看皇帝名号是统一后出现的,是秦完成大

8、一统的产物,故 B 项明显错误,A 项正确。从材料来看改名号是赢政自己提出来的,C 项说法与材料不符;D 项说法错误,更名号的目的是让子孙后代把权力传承下去。 8. “它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引起了 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 ”材料评价的是A. 郡国并行制B. 节度使制C. 行省制度D. 内阁制【答案】C点睛:材料“蒙元统治者” “行政区划” “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蒙元统治者”这个时间点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9. 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 、 “家养” ,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 。该

9、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A. 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B. 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 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D.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也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故 A 项正确;BCD 项是科举制的作用,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10. 下图是中国唐朝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实质问题的选项是A. 唐朝的制度更为先进B. 唐朝的决策权在尚书省和皇帝C. 美国的制度更符合美国国情D. 唐朝是专制制度,美国是民主制度【答案】D【解析】中国的唐朝虽然是分权,但是君主专制下的分权,西方是民主下的分权,故 D 项正确;相比,美国的制度较

10、为先进,故 A 错误;尚书省是执行机构,故 B 错误;唐朝的制度也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故 C 错误。11.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A. 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B. 汉朝强化察举制监察诸侯王和地方百官C. 宋朝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D. 元朝设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时实行的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刺史制度是地方监察制度。西汉时,全国划分为 13 个监察区域,13 州部,设刺史。所以 B 项不准确。A、C、D 项说符合史实。考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点评:本题为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

11、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 “无”、 “没有”、 “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12. 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 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C. 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 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答案】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阁制,需要学生熟悉掌握内阁制的相关知识即可。13. 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下列属于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进步之处有按每年收入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颁布十二铜表法取代习惯法公

12、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构A. B. C. D. 【答案】C【解析】:按每年收入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是梭伦改革的内容,颁布十二铜表法取代习惯法是罗马法,可以排除,所以选 C。14. 从古希腊历史看,演说雄辩之风在公元前 86 世纪蔚然兴起,公元前 54 世纪成为政坛时尚。与演说雄辩之风的兴盛直接相关的是雅典A. 政权机构的建立B. 工商业经济的发展C. 贵族势力的削弱D. 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答案】D【解析】演说是雅典民主政治重要的运作方式,演说在公元前 54 世纪成为政坛时尚,因此与演说雄辩之风的兴盛直接相关的是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故 D 项正确。AB 两项不能体现“直接相关” ,排除。

13、C 项与题意无关,排除。15. 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作出这一评价主要依据是,罗马法A. 在法律上保护了财产私有权B. 保证了公民政治上的参政权C. 蕴涵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D.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答案】A【解析】罗马法在法律上保护了财产私有权,保护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因此恩格斯作出这一评价。故答案为 A 项。BD 项与罗马法无关,C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16.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上满脸都是口水。 ”上述言

14、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A.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 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C. 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D. 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答案】C【解析】从材料“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中可以看出,英国首相作为内阁首脑,要接受议会的监督,故 C 项正确;A 项错误,首相掌握行政权;B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点睛:责任内阁制特点: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17. 在 1787 年的美国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代表提出,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各州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

15、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这一议案引发了尖锐的冲突,其中反对最激烈的代表应该来自A. 大州B. 小州C. 南方D. 北方【答案】B【解析】从材料“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各州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中可以看出,此议案满足了大州的利益和要求,损害了小州的利益,因此会遭到小州代表的反对,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CD 项不符合题意。点睛:对材料“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各州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此议案损害了小州的利益,从而得出答案。18. 法国 1875 年宪法对于政治制度作了规定,人们可以指出它的缺陷,谴责它的弊端,但无法否认它的进

16、步意义。法国 1875 年宪法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A. 确立共和主义道路B. 强调总统不得连任C. 铲除封建保守势力D. 赋予议会制约总统的权力【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 1875 年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共和制政体,故 A 项正确;1875 年宪法规定总统可以连选连任,故 B 项错误;法国 1875 年宪法并未铲除封建保守势力,故 C 项排除;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19. 容克贵族俾斯麦完成了资产阶级没有完成的伟业,从而确立了俾斯麦在德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这里的“伟业”主要是A. 制定民主宪法B. 赋予人民选举权C. 实现德国统一D. 镇压了工人运动【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民族统一大业,从而确立了俾斯麦在德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故 C 项正确;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特色,故 AB 项排除;D 项与题意相反。20. 资政新篇批判重农抑商,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牟利,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