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行为学看城市边缘区犯罪特性及治理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6518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环境行为学看城市边缘区犯罪特性及治理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环境行为学看城市边缘区犯罪特性及治理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环境行为学看城市边缘区犯罪特性及治理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环境行为学看城市边缘区犯罪特性及治理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环境行为学看城市边缘区犯罪特性及治理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关于从环境行为学看城市边缘区犯罪特性及治理对策的犯罪学论文发表: 针对城市边缘区犯罪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城市社会稳定甚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本 文试图从环境行为学角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措施。关键词 环境行为学;城市边缘区;犯罪 一、问题的提出城市边缘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大城市急剧膨胀而出现的。我国学者顾朝林认为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发展到现在已经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即同时具有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 1。”城市边缘区二元性特征本质上讲属于“个性化”不强, 论文的标准格式兼有多性实 无个性,属于一个无主流文化控制的紊乱系统,具有复杂性、过渡性、脆弱性等特点。目前 对影响其

2、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边缘区”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较少23。随 着“城市边缘区”犯罪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一社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从环境 行为学角度分析犯罪成因。人与环境在人体动作所及的这个小范围内是相当难以区分的4。 笔者认为对于城市边缘区犯罪问题可以通过环境对于犯罪主体的影响来分析。 二、城市边缘区犯罪主体分析城市边缘区不仅在经济结构、管理体制上具有明显的“二元性”,而且其居民住户也具有明 显的“二元性”,既有因城市膨胀而外迁的中心城市居民(多在边缘区工作或购买第二住房),也 有原住户,更多的是大量涌入的外来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其主要来源是农村。因为城市边 缘区租房便宜,而且就业机

3、会较多,因而外来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城市边缘区的简易住房和出 租房内,例如北京市外来人口的 60%以上都居住在城市边缘区5。但是边缘区的这些外来 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成分复杂,甚至其中夹杂了一些负案在逃犯罪分子,流动人口成为主要 犯罪群体,造成犯罪率迅速上升。据郭星华教授对北京流动人口的研究,北京外来流动人口 聚居地区(如浙江村)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中,90%以上是外来人口(1999)。从其他城市的情 况看,南京市 1993 年城郊结合部的暂住人口犯罪人数在该地区全部案犯中的比重占 50%以 上,是 10 年前的 7 倍多,最严重地区比重甚至达到 7080%2。虽然不同类型的城市边缘 区存在的流动人口

4、违法犯罪有所不同,但是从目的上看,流动人口犯罪,主要以追求金钱为目 的的财产型犯罪为主;从性别看,主要以男性为主,但女性犯罪也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从犯罪 类型看,主要是盗窃、抢劫、贩毒、卖淫嫖娼、制假贩假、传播淫秽制品等等;从组织形式 上看,具有团伙性的特征;从年龄上看,具有低龄化的特点。 三、城市边缘区环境分析1.现象环境现象环境指的是客观世界本身,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受人们感知经验所影响的。 这一环境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人构成的环境;二是由物构成的环境4。(1)由人构成的环 境在城市边缘区,居民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本地居民。包括原中心城区居民,他们一直拥有 城市户口,享有城市居民所能享有的一

5、切优惠政策及福利待遇,其外迁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 于工作变动,或者是出于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的心理购买“第二住房”而外迁;此外是居住 在城市边缘地区的居民。由于城市的扩展需要大量的空间,因而各地区城市扩展多采取购买 当地农民土地使用权,将他们转为城市户口就地安置的方法来解决,当然也有些农民由于 “城中村”获利丰厚而不愿转为城市户口,仍保持农村户口,例如广东省许多“城中村”地区就出现了没有耕地的农村人口现象3。这两种人对于城市都有较强的归属感,对自己和 外来人口的身份区别非常明显,对外来流动人口具有排他性以及歧视态度。二是外来流动人 口。主要是指那些在“本市无正式户口而滞留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口”6,

6、主要来源是农村, 这种流动具有明显的利益导向性。这些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相比,流动性大,虽然间接 或直接地与所在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互动,但不可能产生本地居民那样的归属感。这可以从 其社会交往中看出,主要在老乡或工友中打交道的占多数,很难对所在城市产生深厚感情7。 (2)由物组成的环境由物构成的环境主要是指边缘区的工作、居住、学习环境等。无论是何 种环境,本地居民都要优于外来流动人口。本地居民,尤其是原市中心城区居民的工作比较 稳定,工作环境、工作条件都比较好,经济状况良好;而那些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的居民 由于享受特殊的政策,就地安置,也多在条件较好的企业或单位工作,即使那些不愿意“农转

7、非”的农民,他们拥有土地经营权、使用权,盖建大批简易房屋对外出租,获利丰厚。相比之 下,那些外来流动人口则多从事脏、苦、累、险的行业和工作,不但工作不稳定、收入较低 甚至有工资支付风险,而且缺乏社会保障,合法权益常被严重侵犯。工作上的不稳定往往导 致经济上的困顿,从而引发犯罪行为。根据对浙江省城市外来工犯罪问题的调查,犯罪的外 来民工中有 35%的人在经济上陷入困境的原因是由于失业、无工作8。此外,本地居民都 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居住环境较好。而流动人口居住环境通常较差,多为边缘区的简易房、 出租房,甚至是窝棚,而且居住区内像洗头房、美容厅等有色情意味的场所非常集中,缺乏社 区管理,容易成为犯

8、罪孳生的温床。一些犯罪分子常利用邻里关系向周围的人灌输犯罪意识,传 授犯罪技巧和方法,直接教唆犯罪,甚至组织犯罪团伙。在那些犯罪分子的影响下,也可能诱 使一部分人走上犯罪道路。此外,邻里关系疏远,相互间缺乏关心,也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2.个人环境个人行为决策一般是个人与现象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决策者的个人环境(行为 环境和经验环境)是现象环境中对行为决策的基础4。http:/ 活在城市边缘区的外来流动人口所拥有的各方面条件,尤其是其经济上与本地居民悬殊极大,他 们每日从事繁重的工作,居住在恶劣的生活环境里,看着那些本地人尤其是一些靠出租房屋 为业的本地人轻而易举地赚取金钱, 论文格式极易使他

9、们产生一种被剥离感,从而引起心理 失衡。此外,城里人对他们的种种歧视也让他们对城市产生逆反心理。根据刘莫鲜对武汉市 部分流动农民的认知研究表明,222%和 533%的人分别认为城乡之间“很不平等”和“不 平等”7。这种心理失衡可能是激发犯罪的心理诱因。但是行为环境除基于现象环境中的 刺激,从个人感知来说,很大程度上受到个性、信仰、立场、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而流动 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文化结构。据武汉市 1990 年调查,全市流动人口 中大专及以上的仅占 45%,文盲人数占 93%,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合计 67%,同武汉市常住人 口比,高中及以上学历人数的低 1589 个百分点,

10、初中和小学的高 152 个百分点6。刘莫 鲜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以上人数仅占 11%7。文化素质较低、道德修养较差、法制 观念薄弱,使得那些腐朽、落后、愚昧的东西容易占据这些流动人口的思维空间,导致他们 走向犯罪的道路。 3.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经验环境的因素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立场等,极大程度上也受家庭、 民族、社会阶层、国家、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1)社会文化环境之一:生命周期 即个人处于生命周期的那一个阶段,应包括年龄和家庭状况。目前,流动人口以年龄结构偏 轻,以 18-35 岁的单身打工的农民为主。此年龄阶段,具有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心理冲突 多、追求刺激、被暗示性大等特殊心理

11、,自我约束力差9。因而犯罪具有低龄化、性错罪 问题突出、团伙犯罪等特点。且青少年喜欢成帮结伙玩耍,而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圈主要在 老乡或外来工友间。他们多以来源地域为界聚集在一起,例如北京的“浙江村”等,因具有 强烈的认同感,而对于本地居民或非同一来源地的其他流动人口具有一定戒心,这种成帮结 伙心理易形成帮派团伙。(2)社会文化环境之二:亚文化城市边缘区外来流动人口是一个典型的亚文化群体。亚文化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对个人活动的各方面影响最为基 本。城市居民一般取向于工商型文化心态,而农村居民则一般取向于农业型文化心态。然而 当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后,既部分接受了城市社会文明,却又不能完全屏

12、弃传统而成为一个 “纯粹”的城市人,不能彻底地参与现代化城市生活,许多人认为自己既非农民也非城市人, 这种亚文化实际上就是匮乏文化。它与社会失范紧密相连,外来流动人口原有的传统农业型 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在现实面前遭到了普遍怀疑、否定,甚至严重破坏,对其行为约束力降 低,而新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又尚未被普遍接受,产生有效约束力,从而造成城市边缘区社 会规范处于“真空”状态。 四、城市边缘区犯罪预防措施根据环境行为学理论,城市边缘区外来流动人口与城市边缘区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 此要减少与预防边缘区犯罪,必须从改变城市边缘区环境入手。第一,加强教育。良好的教 育有助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

13、观的形成, 论文格式因而预防外来农村务工人员犯 罪的最有效途径是抓好农民的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素质;此外,对于城市边缘区而言,还有继 续教育的要求,包括两方面:一是给这些外来人员进行精神文明教育,二是进行职业培训教育 以增加流动人员的谋生技能。第二,加强社区管理。将边缘居住区按片划分为社区,一方面 通过社区基层组织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组织团体通过巡视和监督所在社区治安来控制犯罪;另 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使社区每个居民都认识到预防犯罪、打击犯罪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第三,改善边缘区流动人口居住环境。对边缘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对那些私自搭建的违章 建筑、简易房等予以整治,严禁再建违章建筑,已建成的应

14、根据规划拆除或予以改建,以发挥 建筑环境的空间防控作用。此外,还要加强居住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电、气、暖、 道路、通讯、绿化等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第四,建设良好的边缘区亚文化。在 社区内营造社区文明氛围,对于本地人和外来流动人口一视同仁,处理矛盾争端应采取公正、 公平、公开原则,增强外来人口对居住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创造健康向上的城市边缘区 亚文化。参考文献 1 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5 2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课题组.“边缘社区”与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问题研究.济南市社会主 义学院学报,2001(4):52-58 3 曾坚朋.谭媛.珠江三角洲“二世祖”生活方式的剖析.社会,2002(8):17-20 4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 冯小英.“二元社会”:必须破解的制度性难题.城市问题,2002(4):57-61 6 李梦白,胡欣等.流动人口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7 刘莫鲜.都市农民的认知研究对武汉市流动农民的调查与分析.青年研究,2002(5):1-7 8 俞得鹏.浙江省城市外来民工犯罪问题研究.宁波:宁波大学出版社,1998 9 肖建军,皮艺军.犯罪学引论CC 系列讲座文选.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