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59499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二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二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二年级下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 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理解运用. 教学重点: 1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 河山的思想感情。 2、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理解运用.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 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人 1、课件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

2、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 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 1、先自主学习,要求 :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 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 b ,图文对照 ,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 “”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 课件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 (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 (2)演一演,评议

3、。 (3)还有什么补充吗?如:“陡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 为什么是翻滚的云海? (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 什么? (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你们喜欢吗?齐读课件展示仙人指路: (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 伸 指 (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 课件展示仙桃石: 1、指名汇报,插问:这里的“恰好”是什么意思?“落”还可换成什么词? 哪个更好? 2、想象这个大桃子是怎么来的? 课件展示金鸡叫天都: 1、哪里是天都,哪里是金鸡?2、它奇特在哪里?指名说 3、课文第三段并列地写了哪两个内容?同桌分读男女分读 三、拓

4、展思维,在延伸训练中领会黄山的神奇风光 1、课文哪一段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读读比一比, 这段的写法与前面几段相比有什么不同?(样子 名字) 2、 “奇形怪状”是什么意思?你搜集了哪些奇石? 3、你能把这些奇 石介绍给大家吗? 4、选择一块奇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一画,或模仿课文写一写, 也可以给收集到的奇石图片取名字,当小导游演一演-。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黄山之行愉快吗?你有什么感受?黄山四绝今天我们欣赏了 奇石,还有奇松、温泉、云海等,收集资料感受其秀丽神奇。 板书: 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 抱 蹲 望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仙桃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5、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有趣的石头。二、再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1把生字在课文中圈画出来。2这些中有你已经认识的吗?你是怎么认识的?3用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并把你的识字方法在小组中交流。4巩固识字:写一段话或小故事,尽可能多的用上本课生字。 三、指导书写 教学反思:2、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2、会认本课 1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学习偏旁部首“彡”。 3、在理解 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读懂诗的意思,能背诵这三首古诗。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3 课时第一

6、课时:登鹳雀楼一、揭示课题。1、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2、释 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 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 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 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检查预习,初读理解。1、指生读,读准字音,集体评价。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3、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三、展示汇报,点拨指导。1、小组比赛朗读古诗。在比读中评议,达到把

7、古诗读正确,流利。2、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四、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2、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3、小组内互相描绘。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5、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6、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五、指导朗读、背诵。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2、背诵全诗。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 指导

8、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2、 试着用今天的方法学习下一首诗。3、识记字形,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楼”“流”的结构。第二课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揭题质疑。1、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题,想想这首诗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送何人,去何方,何地送,如何送)2、自由读。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诗的节奏。自己试试。3、同桌互读、指生读、互相评价。 4、反馈,指名读并随机指导。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理解诗句。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借助书中和词语手册的注释,初步了解 这首诗的意思。2、理解“西辞、故人、下扬州”的意思。3、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有哪些优美的词语可以描

9、绘这美丽的 景色。指名说(繁花似锦,杨柳如烟,五彩缤纷)谁还能用读过的诗句来 形容这美妙的春天?指名说。4、理解“孤帆、尽、唯见”,感悟离别之情。三、展开想象,拓展延伸。1、黄鹤楼的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 谊。2、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四、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第三课时:望庐山瀑布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1、过渡引入: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无 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 瀑布。(板书课题)(1)齐读诗题望庐山瀑布。李白是我

10、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李白的生平知 识呢?(2)给大家背诵一首你所知道的李白的诗。2、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李白的这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谁来说说古诗题目的意思?学生:解释诗题 。 (2)什么是瀑布?(师生交流)二、读读诗,指导朗读。1、指生朗读,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应该怎样读?2、师生合作,共同总结朗诵古诗的方法。3、指名读,师生共读。三、交流诗意,汇报收获。(1)小组内讨论交流,相互解疑。(2)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诗句的意思,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自己对 诗句的理解。四、当堂检测。(1)近义词 依( )欲( )尽( )(2)反义词 穷( )入( ) 落( ) (3)

11、比一比组词楼( )尺( )流( )之( ) 搂( )尽( )梳( )芝( )(4)这三首诗都抓住了( ) 、( ) 、 景物描写的,烟花三月 这个季节还可以说成( )(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赞美瀑布的诗句很多,古代有李白,现代有叶圣陶,今天老师把叶圣陶先 生的小诗瀑布也带来了,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赏读这首小诗, 找一找两首小诗的哪些诗是相似的?(生全体背诵。)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教学反思:黄果树瀑布 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 14 个生字,正确运用“行”这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交流感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创意地进行交流感悟。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悬崖挂块大白帘, 千手万脚捉不住,远听千军万马吼,近看银泉飞下谷。 学生揭示谜底:瀑布 (师)今天,我们就进入“快乐读书屋”去看看黄果树瀑布 2、板书课题,简单介绍黄果树瀑布。 (师)同学们,想看一看作者笔下的黄果树瀑布是怎样一番境观吗?让我 们快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 二、自读课文,自主感知。 1、教师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全篇内容。 (师)

13、请同学们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采用默读、轮读、分组 读、赛读等形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师)请小组内的同学互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集体交 流,了解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况。 (师)同学们读的那么认真,那么投入,相信一定有很大的收获吧,愿意和 大家一同分享吗?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 三、结合图片,感悟难点。 1、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感受瀑布的声音。 (师)课文中那些词描写的 是瀑布的声音? (生)明确:隆隆巨响 (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老师一起去感受瀑布的隆隆巨响吧! (师)你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

14、在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吗?2、师生共同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指名读,让学生说出当你走到瀑布前的感觉。 (生)蒙蒙细雨扑面 而来。 (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感受瀑布全貌和壮美。 (师)指名读三、四、五自然段。交流瀑布的全貌。 (师)板书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读,一边闭上眼睛, 想象一下瀑布的景象。 指名带着感受读一读。师生互评。 (师)现在你愿意再次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三、四、五自然段吗? 4、自主合作,读演结合 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表演,当一次小导游,可以用自己的话向“游客”介绍 黄果树瀑布和水帘洞。 四、拓展延伸。 1、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摘

15、抄摘积累本上。 2、结合课文说一说: 假如你是大诗人李白,你来到黄果树瀑布游览,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说些 什么呢? 五、检查识字。 (师)同学们读课文读的这么流利,老师相信课文中的生字也一定都认识 了吧,我们来个识字游戏好吗?组织“开火车”游戏。 六、推荐作业。 1、找一找其他有关写景的文章读一读。 2、推荐阅读叶圣陶先生的瀑布。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 瀑布的声音 隆隆巨响 走近瀑布的感觉 蒙蒙细雨扑面而来 瀑布的全貌 壮观 水帘洞 好象一幅大窗帘 教学反思:日月潭 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热爱之情。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读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认识 13 个生字。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想象、体会日月潭的美丽。 教学难点: 感受日月潭风景的优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台湾岛上有一处旅游胜地,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叫日月潭。今天,你们想同我一块儿去欣赏那儿的美景 吗?(板书课题) 。 了解台湾:我国东南部的一个省,我国的第一大岛。岛上三分之二为山地。 台湾山脉纵贯南北,玉山及阿里山在山脉的西侧。那里有日月潭、阿里山等著 名风景区。 (展示日月潭的全景图) 。 二、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借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