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志愿者组织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58712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志愿者组织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志愿者组织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志愿者组织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志愿者组织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志愿者组织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志愿者组织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康复医学会、,。4 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 0 0 5 学术年会论文汇编理技巧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了解相关边缘学科的知识,方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2 明确工作职责,可按地段范围或服务需求种类分工,责任到人,每位工作人员负责一定数量的病例,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内容和护理计划,每项内容均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取得医一护一患之间的合作与认同。3 与服务对象建立“指导一合作”型的医患模式,做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提供康复训练指 导,耐心的行为矫治,自我护理能力胸培养等。如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指导病人及其家属掌握被动和主动康复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帮助

2、服务对象认识健康的含义,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充分调动残疾患者及家属参与到康复训练中来。三、社区康复档案管理1 凡属社区康复服务对象均应建立完整的个案资料,详细记录其健康状况及有关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和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对康复效果作阶段的动态的分析评价记录,服务终结后归类存档。2 由于服务对象多为年老、体残或慢性病患者,对其病情变化应做好观察,记录在案,在社区康复过程要注意提防病情反复甚至恶化的可能。应及时指导其到医院诊治,做好思想疏导,提高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发生意外及医疗纠纷。四、结语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使残疾人得到全面康复的一项战略措施。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内容很广,能以较少的

3、人力、物力、才力投入,使大多数残疾患者得到康复服务,这种低成本,广覆盖,低投入,高效益的社区康复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在本地区拓展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是可行的,也是时代赋予康复护理工作者的一份社会责任。浅谈志愿者组织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王婕汕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5 1 5 0 4 1摘要当前,由于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发展还不太平衡,工作体系还不太完善,致使多数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服务。针对存在的现状,笔者提倡大力发展社区康复工作。因为大多数残疾人都生活在社区,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实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和缩影。社区康复就是为生活在最基层的残疾人提供就近、就地、方便、及时的服务。为

4、更好的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笔者提倡借助志愿者组织,充分发挥志愿者组织人员广泛、富有活力的特点,以残联为指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志愿者组织为载体,深入社区进行服务。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助残活动,不仅有利于推动残疾人事业的顺利发展,而且为残疾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做到身体上扶健、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环境上扶正气。残健相融,共创和谐社会,文明社区。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汕头志愿者组织一“蓝天义工”深入社区开展助残活动取得成 功的实例,阐明志愿者组织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正文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视和肯定,广东各地的残疾人康复工作也迈进了一个发展的新台阶,但是由于残

5、疾人康复工作的发展不太平衡,工作体系不太完善,康复经费普遍短缺,致使多数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康复服务。如何解决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好的服务于广东省2 7 0 多万残疾人呢? 笔者认为:应该大力发展社区康复工作,以残联为指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志愿者组织为载体,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力量,深入社区,为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6 2 7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 0 0 5 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一、社区是残疾人康复工作和志愿者服务的重要载体康复意味着改变,所以康复始终是残疾人的第一需要。残疾人康复的重点在于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点是让康复工作逐步深入到社区。因为大多数残疾人生活

6、在社区,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实体,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和缩影。广大残疾人由于自身身体条件以及地理条件的限制,无法经常性来返于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各类康复医院等场所,而社区康复就是为这些生活在最基层的残疾人提供就近、就地、方便、及时的服务,使残疾人无需离开社区即可享受到全方位、有针对性、持续有效的康复服务。志愿者服务组织的服务对象也在社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体制逐步由单位体制向社区体制转变,社区的各类服务需求也大大增加,其中包括了残疾人等不断涌现出来的弱势群体。在某些政府职能目前所照顾不及的方面,他们正需要有组织、有纪律、有活力的志愿者组织的有力支援。在现代社会,非营利组织( N P O )

7、 对人们社会生活的作用日益突出。虽然说非营利组织既不具有政府行政管理权力,也不以营利为目的,可它独有的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发性、志愿性等特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髓。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发展的志愿者组织就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体现形式。志愿者组织对社区的重要作用,早在1 9 5 5 年联合国出版的经由社区发展获得社会进步报告书就提出社区发展运动十项原则,当中的第九项指出:“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应充分利用地方性、全国性及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因为这些力量,对于社区发展工作的推行,是不可缺少的资源。”我国民政部在1 9 9 9 年制定的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中所列的“社区建设的队伍”就包括:社

8、区志愿者和社会中介组织。这足见志愿者组织对社区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和影响力。近十几年悄然兴起的志愿服务队伍都已经渐渐走入社区进行志愿服务。例如汕头的“蓝天义工”协会就是由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士组成的非营利性民间团体,以助残扶弱、传播文明为宗旨,成立三年来,三千多名成员不断深入到社区,为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提供经常性的实质帮助。他们志愿助残的成功经验,就是立足社区,扶残助残。因此,把志愿者组织的服务与残联和卫生部门为主的康复服务队伍结合起来,开展社区助残服务,已成为社区残疾人康复和志愿者组织开展服务的时代要求。二、社区志愿助残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志愿者在社区开展志愿助残活动应该以残联为指导,以社区为依托,

9、以志愿者组织为载体,三方互相联系,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从实际出发,合作开展灵活多样的助残活动。让志愿者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建档立卡;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协调相关部门,为残疾人提供具体服务;密切联系残疾人,反映呼声和建议,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激励残疾人发扬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生活。建立社区助残服务点,组织志愿者进行定点服务社区助残服务点是连接志愿者、残疾人以及残疾人工作者之间的纽带,是基层组织协调和开展助残服务活动的场所。为此,首先应在街道设立相应的社区助残服务点;其次,从社会各界组织志愿者或者与区域内的志愿者组织进行联系,合作开展各项助残活动,建

10、设相应的志愿者助残服务网络;再次,残疾人工作者应定期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让志愿者更加详尽的了解残疾人工作、残疾人身心特征和服务时的注意事项等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档案社区助残服务点成立之后,由街道、居委提供辖区内的残疾人名单、残疾类别、需要服务的内容与要求等基本情况,志愿者则根据个人能力、特长、可提供服务的项目及时间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志愿服务。双方互相配合,逐步建立、健全助残志愿者和残疾人的相关档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6 2 8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 0 0 5 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为志愿者助残活动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开展志愿助

11、残活动的根本内容残疾人的康复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康复,还要从精神上、生活上、学习上以及环境上予以扶持,志愿者深入社区进行助残服务时,应该以服务社区残疾人为根本,以助残公益活动为重点,切实发挥志愿者作用,达到身体上扶健、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环境上扶正气。三、发挥志愿者组织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工作实践,笔者深感:发挥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在社区开展助残服务,不仅能够针对性的帮助更多残疾人,而且有助于营造助残扶弱、传播文明的良好氛围,更好的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政府分忧,共同推进残疾人工作的开展。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但目前还有一部分人不了解、不关心残疾人

12、事业,也有一部分人不关心、不尊重残疾人,以歧视的眼光看待这个特殊群体。针对这个情况,志愿者组织可发挥自身成员广泛性的特点,为社区残疾人康复和助残活动搭建平台。在活动中宣传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宣传优秀残疾人的自强不息精神,宣传扶残助残的意识,使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残疾人观,也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残疾人事业,引起全社会对做好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视,从而为残疾人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关爱残疾人、扶助残疾人,创造让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平等参与社会、享受社会的良好氛围。为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服务,共创和谐社区,和谐广东。社区中的残疾人是非常需要志愿者帮助的,志愿者可

13、以深入其中,为各种类型的残疾人提供针对服务,例如:陪同视力残疾人出门办事、上街购物或游览;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和疾病咨询,定期进行免费体检;为精神病患者送药上门;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为成绩较差的残疾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帮扶家境贫穷的残疾人以及为残疾学生募集学费;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协助各个残疾人专门协会或残疾人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并为活动提供多样化服务。志愿助残例子一:汕头的志愿者组织“蓝天义工”在开展社区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大华街道8 1 岁的曾老婆婆家庭贫穷,儿子、儿媳因病去世,家里只剩两个智力残疾的孙儿时,立即组织志愿者到老婆婆家中进行探

14、访,并长期为两个智障孙子进行康复教育,使他们在体会人间温情的同时,也逐步学习走向新的、独立的人生道路,志愿助残例子- - :现年7 2 岁的肖大伯是一位只剩单腿、行动不方便、单身居住的肢体残疾人,今年5 月份他突感身体不适,同时出现血尿病症状,负责跟进的志愿者得知消息后,马上带肖大伯去医院进行检查,之后又四处奔波为肖大伯筹集医药费。由于费用有限,肖大伯无法长期住院治疗。返回家徒四壁的家中之后,志愿者又及时为肖大伯购买了粮油、方便面等物品。同样是志愿者的张医生自愿为肖大伯看病。现在,肖大伯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谈及志愿者,他总是感激地说:“幸亏有这群年轻人,他们比我的儿女子孙还亲哪”!志愿助残例

15、子三:在汕头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弱智儿童陈欢欣来自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早逝,失业的母亲不仅要照顾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而且要供姐弟俩上学。迫予生活的重担和压力,小陈的母亲开始求助于社会各界。9 月份市残联的领导接到求助之后委托志愿者进行帮扶。志愿者当即联系了一位热心人士,商议每月给予这个残疾人家庭三百元的生活费,使这个家庭得到及时的帮援。志愿者每个月都定期到这个家庭进行探访,了解他们的需求再进行帮扶。志愿助残例子四:老市区的吉安街道有一家特困户,女主人身患残疾,家有两个正读小学的孩子,一家四口依靠丈夫踩三轮车过活。一天,他们原先居住的危房楼梯突然断裂,于是被居委安置到另一间同样是危房的屋

16、子。志愿者们闻讯后,立刻发动资源,帮忙加固了新居阁楼的木板、木楼梯扶手,拉电线装照明、贴墙纸,还捐出了衣柜,使这间四壁皆空的危房有了家的味道。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2 0 0 5 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志愿者组织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残疾人康复工作覆盖面不够广泛、不够全面的情况下,应该大力发展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组织人员广泛、富有活力的特点,以志愿者为载体开展志愿助残进社区活动。不仅有利于发展残疾人事业,而且让更多残疾人得到真切有效的服务,让残疾人学会自强、自立,和健全人一样平等参与社会。残健相融,共创和谐社会、文明社区。发挥协会作用开展人才培训劳赐福,唐木得,梁元义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5 1 0 0 5 5 )一、背景与目标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体系经过十多年的耕耘,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康复组织管理体系、技术指导网络和康复服务机构。2 0 0 1 年,广东省政府发出关于深化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 粤府( 2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