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2015中考试题解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5578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学2015中考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声学2015中考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声学2015中考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声学2015中考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声学2015中考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学2015中考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学2015中考试题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科 2015 年中考试题分类解析表 (不要调整表格)序号序号考地标注考地标注试题及其解析试题及其解析115(2015娄底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 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 的作用 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 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声学知识。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 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色不同

2、而不是音调,所以 A 选 项错误。112015 遂宁中考 【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声现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附近是真空不能传 声,故不能用回声测地球和月球瀑间的距离,A 错误;小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 度小,故 B 错误;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正 确;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 错误,故选 C。11(2015自贡中考)下列有关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旋钮实质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B 真空也能传声 C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解析】选 D。调节音量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 A 错;声音的传播

3、需要 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 B 错;“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 C 错。11(2015荆门中考)22.(2015荆门中考)【解析】选 D。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敲击船体时,船体振动发声;敲击 船体是利用声音向被困者来传递信息;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把耳朵贴在船体上 时,由于固体传播声音的效果好,所以听得声音一定更清楚,故选 D。11(2015菏泽中 考)(2015菏泽中考)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 340 m/s解析:选 A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 项正确; 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B 项错误;声和电磁波都 能传递信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项错误;声 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只有温度为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才是 340 m/s,D 项错误。112015乐山中考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D声音是一种波 【解析】选 C。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 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和

5、信息;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空气中传播最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 介于二者之间。故选 C。11(2015成都中考)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 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解析】选 A。本题考查的是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理解。正在发声的音叉放 入水中,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这说明发音的音叉在振动,故 A 正确;音叉发 出的声音人耳能够听到,不是超声波,故 B 错误;C、D 选项与本题没有联系, 且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小,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大,故

6、C、D 错误。11(2015宜宾中考)(2015宜宾中考)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频率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对声音特性的认识。电视节的音量开关是为了改变声 音的大小从而改变其响度。11(2015泰安中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响鼓也要重锤敲” ,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解析】选 D。本题考查了对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音调决定于频率,A 选项正确;禁止鸣笛是在声

7、源处控制噪声,B 选项正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 生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 选项正确;“不要大声说话” 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响度小一些,D 选项错。11(2015威海中 考)【解析】选 D.本题考查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调节音响的音量,是使声音的响度 不要太高,所以 A 选项错误;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传播途径中阻断噪声传播, 所以 B 选项错误;在广场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强度,不能阻断 噪声的传播,所以 C 选项错误;停止跳广场舞,关闭音响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所以 D 选项正确。11(2015长沙中考)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 示,该设施长 1

8、75m,高 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 20 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解析】选 B.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强弱的表示方法及噪声的危 害与控制。全封闭隔音设施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音的传播,来降低噪声的响 度。分贝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越强。隔音板隔音利用了 声音的反射,经过多次反射后声音的能量消耗了大部分,从而减弱了噪音的大 小。11(2015镇江中 考)(2015镇江中考)解析:选 B。本题考查

9、的是声音的产生、传播、次声波和乐音的特征。人类听 到声音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声源振动发出声音;(2)频率在人类听觉范 围内;(3)声波能传播到人耳处,且响度达到人类能听到的最低响度。故 A 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 正确;人类听不到次声波是因 为次声波的振动频率小于人类能感知的最低频率,C 错误;闻其声知其人是根 据音色来判断的,D 错误。113.(2015滨州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

10、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来源:学 科网D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及噪声。演奏二胡发出的声音是弦振动产生 的,故 A 正确;打鼓时用力越大,鼓皮振动的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故 B 错;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法传播声音,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的声音是听过电 磁波传回地球的,故 C 错;“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既在声源处减弱 噪声,故 D 错。11(2015衡阳中考)【解析】选 D。本题考查声现象的认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 项错误; 不同位置按弦,是改变发声的音调,B 项错误;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 程中减弱噪声,C 项错误;本题只有 D 项中

11、的说法正确。11(2015内江中 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一定是利用了电磁波 B.“声呐”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较远 C.“移动电话”是利用了次声波 D.医院中利用紫外线消毒是利用了无线电波 【解析】选 B。本题考查了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及应用。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 波工作的,故 A 错误;“声呐”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制成的, 故 B 正确;“移动电话”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 C 错误;紫外线是不 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故 D 错误。11(2015聊城中 考)(2015聊城中考)【解析】选 A.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及音调的决定因素的记 忆

12、情况。正在发声的音叉,使乒乓球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乙实验是 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丁实验 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选 A.11(2015兰州中 考)【解析】选 C.本题综合考查声现象。控制噪声的方法包括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三种,隔音墙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 选项不符合题意;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 构等决定,可以通过音色分辨不同的事物,B 选项不符合题意;影响声音传播 速度的因素包括介质的种类及温度,与声波的频率无关,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超声波的应用包括传递信

13、息(超声波测距、倒车雷达、B 超等)和传递能量 (除结石、清晰精密仪器等) ,故 D 选项不符合题意。116.(2015德州中考)如图 3 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利用波形图判断乐音的三要素。由图可以看出,相同时 间内,甲、乙、丁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甲、乙、丁的音调相同;甲、乙、丙 的振幅相同,故甲、乙、丙的响度相同;甲和丁的的波形相同,所以发声体相 同,故甲和丁音色相同,故选 A。11(2015福州中考)5 2015 年 3 月 27 日,中国

14、城堡室内乐团在福州于山九日台音乐厅举办音乐 会。台下的听众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解析】选 B。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 和结构决定,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11(2015广州中 考)(2015广州中考)如图4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 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 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 .频率较低的 B. .音调较高的 C. .能量较小的 D. .响度较小的 【解析】选 A. 本题考查对声音的三要素的

15、认识。课标相关内容要求:了解乐 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本题考查学生知道什么是音 调及其影响因素。声音的高、低指的是音调,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 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由题可知,较远距离 的 B 录到的只有低音,则其频率较低,故 A 正确,B 错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声音能量越大,能传播得越远,故 C 错误;声音的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而题中 并没涉及到声音的大小,故 D 错误。112015呼和浩特 中考(2015呼和浩特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 越大 【解析】选 D;本题考查的声现象,发声体在振动,声音不能在真中传播,振 动的频率与音调有关,振幅与响度有关,故 D 是错误的。11(2015武汉中考)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为声音 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声速、响度以及声能的利用等。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 类和温度均有关,A 错误;超声波、次声波和可听声统称为声音,B 错误;人 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与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有关,C 错误;声音既能传递信 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