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验收试题2+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5472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验收试题2+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验收试题2+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验收试题2+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验收试题2+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验收试题2+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验收试题2+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验收试题2+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必修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54 分,第卷 46 分, 共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Al27 Ba137 K39 S32 Cl35.5 C12第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54 分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B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

2、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解析:分散系分类的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A 错;区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依据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且必须为化合物,C 错;根据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情况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得电子物质)和还原剂(失电子物质),D 错。2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

3、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和胶体的性质。A 项,胶粒带电,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 项,溶液中溶质若是非电解质,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带电时,不向某一极移动。C 项,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也无规律。D 项,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选D。3 “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B )A不能全部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解析: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

4、,符合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 1100 nm,所以纳米材料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应具有胶体的性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4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 )AFeCuSO4=FeSO4CuBAgNO3NaCl=AgClNaNO3CFe2O33CO2Fe3CO2= = = = =D2KMnO4K2MnO4MnO2O2= = = = =解析:A 为置换反应,B 为复分解反应,D 为分解反应,而 C 项铁元素和碳元素有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5下列各组溶液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D )ACaCO3和 HCl、N

5、a2CO3和 HClBBaCl2和 H2SO4、Ba(OH)2和 H2SO4CHNO3和 K2CO3、HCl 和 NaHCO3DKOH 和 H2SO4、Ba(OH)2和 HNO36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某种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D )AClCl2 BH2HClCCaCl2CaCO3 DFe3Fe2 解析:加入还原剂是提供电子,则该物质要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只有 D 项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B )ANa Ba2 Cl SO24BK Na NO OH 3CH NH Fe3 SO 424DH Cl CO NO23 3解析:A

6、 项 Ba2与 SO不能共存;C 项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24D 项 H与 CO不能共存。23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C )A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 H2O2分解的氧化剂BK2FeO4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Fe3具有氧化性,可溶解印刷线路板上的金属铜D二氧化硫和氯水均具有漂白性,可将两者混合使用增强漂白效果解析:二氧化锰对 H2O2分解具有催化性,选项 A 错误;K2FeO4具有强氧化性,选项B 错误;二氧化硫和氯水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其产物不再具有漂白性。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B )AZn

7、 与稀硫酸反应:Zn2H=Zn2H2B金属铜与稀盐酸反应:Cu2H=Cu2H2CCa(OH)2溶液与 Na2CO3溶液反应:Ca2CO=CaCO323D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解析:Zn 为单质、Fe2O3是难溶物质,写成化学式,ZnSO4、FeCl3、NaOH 都是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的形式,故 A、C、D 项正确;B 项不符合事实,Cu 与HCl 不反应,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B失电子多的金属还原性强C某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

8、到金属单质 解析: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是正确的,因为金属只有正价,无负价。而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既可能作氧化剂又可能作还原剂,因为大多数非金属既有正价又有负价,故 A 错误。失电子越容易,物质的还原性越强,还原性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故 B 错误;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如 KCl32氧元素被氧化,从O2O0CuSO4Cu,铜元素被还原,故 C 错误;有些金属元素有多种变价,如铁有2 价、3价,若3 价铁被还原可能得到2 价铁,故 D 正确。11在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或通入某种气体时,则灯光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9、C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B醋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CO2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解析: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CO2,氢氧化钙和 CO2反应生成难溶物碳酸钙,溶液中粒子浓度减小,灯光由亮变暗,再继续通 CO2,碳酸钙与 CO2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变大,灯光又逐渐变亮。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根据反应 CuH2SO4CuSO4H2可推知 Cu 的还原性比 H2的强= = = = =电解B在反应 CaH22H2O=Ca(OH)22H2中,水作氧化剂C在反应 3NO2H2O=2HNO3NO 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1D因 Cl2的氧化性强

10、于 I2的氧化性,所以置换反应 I22NaClO3=2NaIO3Cl2不能发生解析:B 项中发生氢元素的归中反应,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作氧化剂,正确。13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的是( D )A3S6NaOH=2Na2SNa2SO33H2O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CI22NaClO3=2NaIO3Cl2D4HCl(浓)MnO2MnCl2Cl22H2O= = = = =解析:D 项 MnO2和 HCl 分别为氧化剂和还原剂,4 mol HCl 中有 2 mol 表现出还原性,另外 2 mol 表现出酸性,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

11、物质的量之比为 12。14已知: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有 Fe2、Cl和 I,要氧化除去 I而不影响 Fe2和 Cl,可加入的试剂是( C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解析:由题中所给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KMnO4Cl2FeCl3I2,若选 Cl2,则 Fe2、I都会被氧化;若选 KMnO4,则 Fe2、Cl、I都被氧化,若选HCl,则 I不会被除去,选 FeCl3,则只把 I氧化而不影响 Fe2和 Cl。15已知 KH 和

12、 H2O 反应生成 H2和 KOH,反应中 1 mol KH( A )A失去 1 mol 电子 B得到 1 mol 电子C失去 2 mol 电子 D没有电子得失 解析: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要正确解答此题需先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方程式,再准确判断出化合价的变化。根据题干信息,KH 和 H2O 反应生成 H2和KOH,可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KHH2O=H2KOH(利用观察法即可配平)。本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 H 元素,KH 中 H 为1 价,变为 H2中 0 价,H2O 中 H 为1 价,反应后变为 H2中 0 价,因此该反应中每有 1 mol KH 参加反应氢

13、就失去 1 mol 电子。答案: 1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微粒的还原性顺序为 ClBrFe2ISO2,由此判断以下各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发生的是( C )A2Fe3 SO22H2O=2Fe2SO4H24B2Fe2Cl2=2Fe32ClC2Br4HSO=SO2Br22H2O24DI2 SO2 2H2O=4HSO2I24解析:由题意“ClBrFe2ISO2” ,知还原性 BrSO2,C 项违背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正确的写法应为 SO2Br22H2O=2Br4HSO。2417N2O 俗称“笑气” ,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以下反应能产生 N2O:3CO2NO23CO2N2O。下列关于 N2O 的说法正确

14、的是( B )= = = = =催化剂A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N2O,消耗 1.5 mol COB等物质的量的 N2O 和 CO2含有相等的电子数CN2O 只具有氧化性,无还原性DN2O 会迅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解析:1 mol N2O 与 1 mol CO2都含有 22 mol 电子,B 正确。18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 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 H 为1 价)( D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NaBH4是氧化剂,H2O 是还原剂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

15、 11解析:首先分析四种元素价态的变化:Na 的价态反应前后都是1 价,B 反应前后都是3 价,O 反应前后都是2 价,变价元素只有 H,NaBH4中1 价氢被 H2O 中1 价氢氧化,发生价态归中反应生成 H2。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6 分分)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本题题包括包括 4 小小题题,共,共 46 分分)19 (每空 3 分,共 12 分)(1)向 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向上面所得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 Ba(OH)2溶液,则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向 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 Na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