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53023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A卷)+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期中考试题学年第一学期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期中考试题高二生物高二生物 A A 卷卷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 血浆渗透压降低B. 抗利尿激素增加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答案】B【解析】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内环境中水分减少,血浆渗透压升高,A 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增加,B 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接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刺激增强,C 错误;下丘脑产生

2、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尿量减少,D 错误。2.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血红蛋白 葡萄糖 二氧化碳和氧 Na+ 血浆蛋白A. B. C. D. 【答案】D【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错误;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确;二氧化碳和氧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确; 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确;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确。综上所述,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有,故选 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内环境的组成,判断内环境成分的标准是存在于细胞膜以外、生物

3、体以内的化学物质。3. 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能参与第二道防线的免疫细胞是A. B 细胞 B. T 细胞 C. 吞噬细胞 D. 记忆细胞【答案】C【解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故选 C。【考点定位】免疫调节【名师点睛】免疫概述:4. 胰岛 A 细胞和胰岛 B 细胞在人体血糖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 A 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B. 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降低C. 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D. 胰岛 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

4、原的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A、B 项错误;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细胞被氧化分解和转化成其他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水平降低,C 项正确;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D 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5. 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会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A. 血浆量增加 B. 组织液增加C. 组织液减少 D. 淋巴减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会造成局部组织水肿,选 B。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5、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6.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 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 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 ATP 的合成和水解D. 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由突触的特殊的结构决定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突触小泡膜会与神经元细胞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此时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解:A、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是胞吐,存在膜的融合与转化过程,A 正确;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变化,相应

6、的离子通道发生开放或关闭,B 正确;C、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消耗能量,存在 ATP 的水解和合成过程,C 正确;D、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因此信号分子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D 错误故选:ABC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7. 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如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身体耗氧量变化 肾上腺素分泌量 汗腺的分泌量A. B. C. D. 【答案】A【解析】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通过有关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对传来的兴奋进

7、行分析综合,再将兴奋通过有关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效应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的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错误;同时,骨骼肌收缩、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代谢,增加身体的耗氧量,以加快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正确。综上分析,A 正确,B、C、D 均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突破点”在于抓住曲线的变化趋势: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相应的生理变化逐渐增强,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所学“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的知识展开联想逐一分析各选项。8. 下列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A. 猎豹追逐斑马,使得猎豹和斑马跑的越来越快B. 大熊猫吃竹子C. 出现了光合作用,大气富含氧气后才

8、出现有氧呼吸的生物D. 蚜虫为蚂蚁提供蜜露,蚂蚁保护蚜虫【答案】B【解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大熊猫吃竹子获得了能量和物质,没有说明大熊猫对竹子的影响,B 正确。【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点睛】深入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范畴、延伸和区别。9. 以下事实能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的是A.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B.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C. 大脑 H 区受损,导致听不懂别人讲话D. 意识丧失的病人可以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答案】D【解析】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的多

9、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但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 错误。针刺指尖引起的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由低级中枢控制的,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 错误。大脑皮层 H 区受损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只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C 错误。排尿的初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当人的意识丧失时不能控制排尿,而意识恢复能够控制,所以可以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从而体现高及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D 正确。【考点定位】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其中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嗅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等。大脑皮层中的

10、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例如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但是,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也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10. 下列有关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B. 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C. 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D.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C【解析】种群中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导致种群基因库的改变,A 正确;共同进化过程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如

11、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就是共同进化的体现,B 正确;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 错误;生物多样性从不同的层次上可以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 正确。11. 由于高铁的修建,一座山林被分为两个区域,恰好导致山林中的野猪隔离成了两个数量相等的种群,若干年后,可能A. 两个野猪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B. 两个野猪种群的数量一定相等C. 高铁的修建破坏了该山林的物质循环D. 该山林中两个野猪群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可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的影响等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因此两个野猪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A

12、 正确;开始时两个野猪种群的数量相等,但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若干年后这两个野猪种群的数量不一定相等,B 错误;高铁的修建并没有破坏该山林的物质循环,C 错误;该山林的水平结构会不断发生改变,D 错误。12. 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出现耐药性,长此以往,应对细菌感染,人类将无药可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B. 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 “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病菌发生了进化D.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是细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的结果【答案】C【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且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

13、选择,不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A 错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群落,B 错误;“耐药性”基因突变导致基因频率改变,进而导致细菌进化,C 正确;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实质是抗生素对细菌选择的结果,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基因突变是不定向性,抗生素的使用只是对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进行了选择,而不是诱导细菌发生了抗药性突变。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过敏反应B.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C. 免疫调节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D.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都

14、属于免疫器官【答案】A【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免疫调节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抗体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等器官。故 A 项选出。【考点定位】与免疫有关的一系列知识。【名师点睛】本题要求考生深刻理解免疫相关知识,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引起的反应叫过敏反应。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两点:过敏反应是再次接触抗原后引发的异常的体液免疫,具备体液免疫的基本特点如特异性记忆性等。过敏反应的“过敏”指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或过于敏感。14. 甲家庭中丈夫患抗

15、维生素 D 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A. 男孩,男孩 B. 女孩,女孩 C. 男孩,女孩 D. 女孩,男孩【答案】C【解析】甲家庭中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伴 X 显病,父亲患病(XBY)母亲正常(XbXb) ,所以他们的孩子中女孩患病,为 XBXb,男孩正常,为 XbY,所以应该生男孩;乙家庭中红绿色盲是伴 X 隐病,根据“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则妻子有 1/2 的可能是 XBXB,有1/2 的可能是 XBXb,丈夫正常为 XBY,所以他们的孩子中,女孩都不会患病,男孩可能患病,所以应该选择生女孩

16、,所以本题答案为 C。【考点定位】伴性遗传15. 如图是一个血友病遗传系谱图,从如图可以看出患者 7 的致病基因来自A. 1 B. 4 C. 1 和 3 D. 1 和 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红绿色盲是伴 X 隐性遗传,7 是患者,基因型为 XbXb,其中一个 Xb来自母亲 5 号,5 号的 Xb 只能来自母亲 1 号;男孩 6 号色盲,基因型为 XbY,Xb 只能来自母亲 3 号,故选 C。考点:色盲的遗传16. 红绿色盲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 a,男性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发病率为 b,则该城市女性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几率分别是A. 小于 a、大于 b B. 大于 a、大于 bC. 小于 a、小于 b D. 大于 a、小于 b【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