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5133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晚晴人物系列之曾国藩 王澧华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 堂。提起晚清,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一个距离今天最近的变革年代,因为 它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确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许多的新鲜事物涌入了 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许多有识之士也开始走上了探索求 富和求强的道路。所以我们的世纪大讲堂栏目也会从四月的第一周开始, 连续五周,为您推出晚清人物系列。我们将会为您介绍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 背景之下,这些家喻户晓的晚清人物曾经有过怎样痛苦的思考,又有着怎样艰 难的抉择。而今天我们首先要推出的就是晚清重臣曾国藩。他到底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在晚清动荡的政治

2、舞台上,他又曾经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有关这些问 题,今天我们就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澧华先生。欢迎您。王:你好。主持人:请坐。王:谢谢大家。 主持人:首先我们还是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来了解一下王澧华先生。王澧华,1961 年出生在离曾国藩的家乡湖南省双峰县 400 公里的华容县, 大学毕业后,就在离双峰县只有 40 公里的湘潭工作学习了 24 年的时间,学习 文学出身的他,整理和研究了 3000 多万字的曾氏文献,王澧华认为,研究历史 人物,要依据历史事实,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还原真实的历史真相。王先生,从刚才这个短片的介绍当中,我们得知您是学文学的,而且还曾 经有过文学博士这样的学

3、位,但是为什么会对曾国藩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感兴趣 呢?王:20 多年前,我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到曾国藩全集这个课题整理组, 然后就是说持续了十多年,一直自始自终完成这个工作,所以接触了大量的历 史珍贵资料,所以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走进了曾国藩。主持人:都接触过哪些有关曾国藩的史料呢?王:上奏给皇帝的奏稿,朋友的书信,他给下级的批牍,以及就是说他的 日记还有诗文,有这样等等一些类型。主持人:在接触这些史料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哪些信件、诗文,或者是日 记等等,让您印象特别深的?王:他的早年有两首诗,其中两句我特别有印象,第一个说到的是“男儿 未盖棺,进取谁能料”,这是他早年的诗。但是他晚年,他这样两句诗让我有

4、 点怦然心动的是,叫做“苍天可补河可塞,只有好怀不易开”,就是他早年的 进取的壮志和他晚年的这种一种落寞的心情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这个对我 印象比较深。主持人:从 20 多年前,您开始接触曾国藩很多史料,一直到现在进行了这 么多年的研究,尤其是当年学术气氛可能还不像现在这么活跃,这么自由,那 个时候研究曾国藩,会不会有很多的难题?王:我觉得知人论世是最难的。过去有一句话叫做“谈何容易”,不容易, 所以我们要回到一个历史的本来的面目是有一定的一个过程的。主持人:研究了曾国藩这么多年,我想对他一生的故事也了解了很多。有 没有哪些细节让您特别感动?王:这个人是一个“理学名臣”,他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

5、“规行矩步”, “诚心敬意”。但是他在生活中想象不到的,很难想象到的,一个理学家,非 常幽默,他很幽默。他的小女儿在她的回忆录里面说到,在她当年想要做 一个刘海,把头发拉得长一点,她父亲就觉得小姑娘爱美,然后就用了这么一 种方式,就说“好的,好的,挺好看,我请一个木匠给你做一个大架子,支在 你的额头上,这样你的刘海会更加漂亮”。也就是说,他在他的教子和他的日 常生活中间,并不总是以一个他的理学家那一面出现的,所以我感觉他是立体 的,很丰富的一个形象。主持人:我想王先生是通过了 20 多年的研究,对曾国藩的一生都有了许多 细节上的了解,而且可能在这个研究当中,也可以和曾国藩来神交,有着很多 深切

6、的体会。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请王先生给我们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晚清 人物系列之曾国藩。 王:好的,谢谢大家。借助于世纪大讲堂这么一个机会,我愿意把我 这 20 多年来对曾氏文集史料的发掘整理,以及产生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做一些 沟通。我想谈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及其历史坐标。在 19 世纪的这么一个 历史时代,在距今 195 年前,在湖南的一个穷乡僻壤,曾国藩出生了,他在北 京考中进士,取得了他进入文官的这么一个学历资格。那么首先我们就可以说, 他在科举道路上是一个成功者,他考秀才很不容易,考进士也是一而再,再而 三地冲击,并且考中以后,名次不高,只有三甲。在这个时候他还有最后

7、一搏, 经过“朝考”一篇文章,得到了道光皇帝的青睐,把他从第三名拔置到第二名, 所以他进入了翰林院。一般来说,三甲是很难进入翰林院的,他进入翰林院, 表明他可以冲击高级文官这么一个学历资格。这是他的第一个成功。第二个成 功呢,就是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成功者,在封建时代的晚期,宋明理学 已经成为封建思想的一个指导,他开始了专注于理学训练,使他成为一个理学 名臣。所以说我觉得在这点上,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成功者。 那么我们再来看他所处的这个时代,在他进入到封建政权这个机构的时候,这 个时候呢,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冲击中国的大门,英国的船队已经一次一次 地北上游弋,鸦片战争已经是一触即发。这是他所

8、处的第一个时代背景。第二 个就是说太平天国起义,并且横扫大半个中国,在这个时候,他受命开始冲击 他的第二个人生的高峰,就是治国平天下。在他的第三个高峰,就是说在他开 创他的湘淮军政集团,拉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并且在他的生命的最后,推动 了留学事业的发展。所以说我觉得整个来讲,他还是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出现在 人们的视野中。王:那么我们再看,在他这个时代背景中间,这个时代坐标上,他处在一 个什么座位。在这段时间里面呢,是英国已经开始了宪章运动,英国的工业文 明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工业革命带动了农业革命,它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 的世界工厂。1851 年的第一届世博会就是在这个大不列颠这个世界车间举办的

9、。 海德公园,英国馆的主题叫做新技术与新工业。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已经开始 对资本主义进行研究,出版了他的资本论的第一卷。德国克虏伯这个钢铁 工业成为世界钢铁和军工的代名词,并且国际劳工联合会在德国的成立,表明 产业工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稍后一点,美国已经完成南北战争,日本已经开启了明治维新,这是一个时代背景。那么我们再看,与这个同时的咸 丰、同治两朝,19 世纪 50 到 70 年代,咸丰、同治两朝,与此同时,是否与此 同步了呢?我感觉到是在与此同步。第一,外患、内患都相继得到短暂的平定, 国家政权有所巩固,国民经济有所恢复,民族工业有所发展,西方文明、世界 文明已经逐步得到引入。在这

10、个时候,历史上出现了叫做“同治中兴”这么一 个时代,太平天国松动了清王朝的这个社会结构,湘淮军政集团的崛起松动了 清王朝的一种政权结构,洋务运动催生了新的民族工业,而这个民族工业又产 生了新的产业工人,产业工人又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所以说在这个时候, 从沿海到内地,人们的政权、政治意识,军权、军队意识,经济利益的追求以 及科技的认识都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王:我觉得我们应该把他放到这个背景上来认识。他应该来说是 19 世纪的 一个成功者,我是这样对他定位的。王: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他走向成功的几个关键性的因素。我感觉到 如果说我要说的话,有这么几个因素可能是最关键的。第一个是先攻学历资本,

11、 学历资本一旦到手,马上转向政治资本和道德资本。曾国藩叫做“曾文正”, 谥号是“文正”,在封建时代,“文”,只有进入了翰林院的人才能叫做“文” ,给个“文”,“正”是要立德、立言的人才能给个“正”。清朝 267 年,只 有三个文正。封建时代科举考试,就是国家教育,就是学历考试,就是官员选 拔,那么曾国藩在进入翰林院,使他有可能成为一个农家子弟进入高级文官的 后备队伍,这样的话他就取得了他的一个最高的一个学历。在这一点上,左宗 棠不及他,左宗棠只有举人。那么他的政治资本和道德资本在我看来是什么呢? 就是理学。因为发展到封建社会的末期,理学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在那个时 代是一种政治指导,理学就是一

12、种政治指导,讲理学就是讲政治,所以他这个 时候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他的政治资本投资和道德资本投资,因为理学还可以修 炼心性。他的一个同党,胡林翼在早年也被父亲赶进这个理学圈子里面,但是 胡林翼没有坚持下来,因为理学要脱胎换骨,要洗心革面,是很难的。但是曾 国藩咬牙切齿,挺下来了,这个回报也是丰厚的,他得到了道光皇帝的青睐, 曾国藩进行理学修炼只有 6 年,他就以一个理学新秀的形象出现在清王朝的这 个政治视野里面,所以 6 年,他就升到了从二品,成为了内阁学士。接下来, 中央 6 个部,他担任了 5 个部的副职,这表示他得到了他的政府政治上的器重 和才能上的器重的。所以说这种理学修养,理学名臣的光环

13、,心性修炼的磨炼, 对他今后宦海的沉浮、升沉,应该说起到了一种双重的保障,所以我认为这是 他的第一个因素。王:第二点我认为这个人是一个大节不含糊,大处不吃亏的人。曾国藩具 有比较强烈的道德感和文化使命感,太平天国起来以后,咸丰皇帝一口气命令 了 100 多个在籍的政府官员来兴办团练,据曾国藩事后心有余悸地回顾,就是 说只有 3 个人出来带孝出征,拉出一支队伍,去抗击连政府军都望风而靡的这 么一支劲旅,所以事后他还非常有感慨地说是痛定思痛,心有余悸,还愤愤不 平,100 多个人,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所以他是一个有一种道德使命感和文 化使命感的人。而且他的那篇讨粤匪檄就是一个典型的宣言,那么这个宣

14、 言使得他一呼百应,所以我认为这是他第一个选择。那么第二个选择就是说呢, 他几次临危受命,留下遗书,他可以以死报国,在安庆决定金陵屏障这么一个战役中间,他让他的弟弟指挥安庆,那么他自己孤军深入,处在前线,受到了 李秀成的十万大军的包围。几个月里面惊涛骇浪,他给朋友的信中说是惊涛骇 浪这样度过的,说心已操碎,胆已吓破,但是他就是不撤安庆之围,因为李秀 成的目的是围魏救赵,救天京之围,攻安庆,他就是不停,就是不撤,他挺得 住,他可以在枕头底下放一把刀,准备自裁,但是他就是不上李秀成的当。所 以说,我认为,在大敌当前,忠诚不二的人,这样的人才可能走向成功,100 多个人,所以也只有他一个人封侯拜相了

15、,所以我认为这应该来说是个大节不 含糊的人。但是同时他又是个大处不吃亏的人,几次抗旨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1853 年太平军去打安徽,咸丰皇帝下死命令让他去救援,这个时候他的湘军水 师将成而未成,于是他就抗旨,抗命不去,这个时候惹火了咸丰皇帝。咸丰皇 帝亲笔朱批,把他痛骂了一顿,说要激发天良,不要谩自矜许,你有几分才能, 办给朕看。一般来说,皇帝老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而且处处都是打到理学 家好面子的这个痛处,一般人肯定顶不住了,但是曾国藩他的超凡之处,就是 说他决不是平庸之辈,他顶得住。因为他看清楚了,这个时候我出军,我无疑 是飞蛾投火,我前功尽弃,而且那个时候我照样要得受到惩罚,你要惩罚你现

16、 在惩罚吧,所以他给皇帝复旨说,要惩罚现在惩罚,我就是不出。所以说我认 为他是一个大处挺得住,不吃亏的人。后来 1860 年,咸丰皇帝又给他下命令, 让他去救援,肯定要失守的苏州,放弃即将要得手的安庆,他又一次抗旨,坚 决不去,所以说他保证了他的这支湘军部队能够按照他的这个战略目标去实现。 因为怎么呢?赔本赚吆喝,湘军就没了,那么太平天国的政权可能更要长久, 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快的这种“同治中兴”的场面,没有“同治中兴”,也就不 会有他这个“忠心第一名臣”,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大处不吃亏的人,大处拿 得准的人。所以说平庸之辈永远是平庸之辈,高手在关键时候不会下错棋子, 他争的是这个胜负手。这是第二点。王:第三点我认为曾国藩走向成功是看得清大方向,抓得住大关键。我举 几个例子。比方说创建湘军,本来只是说让他帮办团练,就是说剿匪安民,做 一个民兵组织,做一点治安而已,而且是帮办。但是他这个时候,他要拉出一 支部队。因为他担任过兵部侍郎,兵部侍郎的经历使他知道,这支国家军队已 经不可靠了,所以他必须要自己创立一支新军,他说这支国家部队,即使是 “岳飞再世,孔子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