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6----11课复习总结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48871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6----11课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6----11课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6----11课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6----11课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6----11课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6----11课复习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历史下七年级历史下 6-11 课复习总结课复习总结 1政治篇政治篇 1、隋唐两宋政权更替、隋唐两宋政权更替 隋隋唐唐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并立)(北宋,辽,西夏并立)(南宋,金,西夏并立)(南宋,金,西夏并立) 2、北宋、北宋 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并立示意图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并立示意图辽(上京辽(上京临潢府)临潢府)西夏(兴西夏(兴 庆府)庆府)(太原)(太原) (澶州)(澶州)北宋(东京)北宋(东京)金(中都)金(中都)(太原)(太原)(郾城)(郾城)西夏(兴庆西夏(兴庆府)府) )(大散关)大散关) (淮水)(淮水)南宋(临安南宋(临安) 3、辽、宋、夏、金、元

2、时期时代特征与政权更迭简表、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与政权更迭简表 时代特征时代特征 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关系的发展 社会变化社会变化 政权政权民族民族时间时间建立者建立者都城都城灭亡灭亡重大事件重大事件影响影响 发展生产,创文字发展生产,创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国力不断增强辽辽契丹契丹 族族10 世纪世纪 初初阿保机阿保机上京临上京临 潢府潢府1125 年年 被金灭亡被金灭亡(辽太宗)时,占(辽太宗)时,占 领(燕云十六州)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政权冲突与中原政权冲突 加剧加剧北宋北宋汉族汉族960 年年赵匡胤赵匡胤开封开封 (东京)(东京)1127 年年 被金所灭被金所灭“陈桥兵变陈桥兵变”

3、建立建立 政权。政权。 “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加强加强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结束中原和南方结束中原和南方 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分裂割据局面西夏西夏党项党项 族族11 世纪世纪 前期前期元昊元昊兴庆府兴庆府 (宁夏(宁夏 银川)银川)1227 年年 被蒙古所被蒙古所 灭灭仿唐宋制度,定仿唐宋制度,定 立官制等立官制等 创制下下文字创制下下文字 仿中原王朝制度,仿中原王朝制度, 改革女真部落军政改革女真部落军政 体制体制 创制下下文字创制下下文字金金女真女真 族族1115 年年完颜阿完颜阿 骨打骨打1234 年年 被蒙古所被蒙古所 灭灭金灭辽,北宋金灭辽,北宋女真势力迅速壮女真势力迅速壮 大大南宋南宋汉

4、族汉族1127 年年赵构赵构临安临安1276 年年 被元灭被元灭特点:不思进取,特点:不思进取, 偏安于江南偏安于江南文天祥,陆秀夫文天祥,陆秀夫蒙古蒙古1206 年年铁木真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 古政权古政权蒙古灭西夏、金蒙古灭西夏、金 元元蒙古蒙古 族族 1271 年年忽必烈忽必烈大都大都 (北京)(北京)1368 年年 被明朝取被明朝取 代代性质:我国历史上性质: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为主建立的为主建立的“全国全国 性的统一王朝性的统一王朝”特点:全国统一特点:全国统一 结束了我国结束了我国 历史上较长历史上较长 是时期

5、的分是时期的分 裂割据局面,裂割据局面, 为统一多为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民族国家的 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 奠定基础奠定基础2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目的目的措施措施影响:影响: 军事方面(军事方面( “收精兵收精兵” )消除武将消除武将 专权的弊专权的弊 端端 解除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解除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经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经 常调换军队将领常调换军队将领加强了对军队加强了对军队 的控制,的控制, 削弱了军队的削弱了军队的 战斗力战斗力 在中在中 央央削弱宰相削弱宰相 的权力的权力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 权,设置

6、多了副宰相权,设置多了副宰相行政权方面行政权方面 ( “削实削实 权权” )在地在地 方方加强对地加强对地 方的控制方的控制 用文臣担任知州,用文臣担任知州, 三年一换三年一换 设立通判(分散知州权力设立通判(分散知州权力 并对其监督)并对其监督)措施措施财权(财权( “制其谷制其谷” )加强对地加强对地 方的控制方的控制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取消节度使收税权,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把,把 地方财富收归中央地方财富收归中央 加强了中央加强了中央 集权集权 导致机构重叠,导致机构重叠, 行政效率低行政效率低影响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宋朝把中央集

7、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表现表现宋太宗: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宋太宗: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 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重文轻武,文重文轻武,文 人治国(最明显)人治国(最明显) 影响影响 “重文重文” 积极:文人地位提高,读书风气浓厚,为科技文化积极:文人地位提高,读书风气浓厚,为科技文化 的繁荣奠定基础的繁荣奠定基础 消极:机构重叠,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朝廷消极:机构重叠,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朝廷 的财政支出的财政支出 “轻武轻武”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使对外战争屡败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使对外战争屡败 分化事权,分化事权,

8、内外相制内外相制宋朝宋朝 政治政治 特点特点 强干弱枝,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守内虚外有利于镇压农民起义,但是导致对西夏,辽的战争中屡败有利于镇压农民起义,但是导致对西夏,辽的战争中屡败5、宋代的科举、宋代的科举 措施措施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影响影响 在全国营造浓厚读书风气在全国营造浓厚读书风气 进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进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 造就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造就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6、忽必烈效仿汉法、忽必烈效仿汉法 方璐方璐治国安民治国安民 政治政治广开言路,整顿吏治,仿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

9、,广开言路,整顿吏治,仿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 设立机构,建立年号设立机构,建立年号措施措施经济经济注重农桑注重农桑37、元朝的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疆域疆域北逾(阴山)北逾(阴山) ,西极(流沙、,西极(流沙、 ) 东尽(辽左)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南越(海表)评价: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评价: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时间时间忽必烈忽必烈 特点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 背景背景在中在中 央央中书省:掌全国行政,六部:分管各项政务中书省:掌全国行政,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枢密院:军事枢密院:军事

10、 御史台:监察御史台:监察 内容内容在地在地 方方“腹里腹里” (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中书省(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中书省 设置设置 10 个行省,下设路、府、州、县(除吐蕃,畏兀儿)个行省,下设路、府、州、县(除吐蕃,畏兀儿)设置宣政院(掌西藏军民事务)设置宣政院(掌西藏军民事务)行省行省 制度制度影响影响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开创我国设立省级行政区的先河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开创我国设立省级行政区的先河 方式方式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对台湾对台湾设置澎湖巡检设置澎湖巡检 司司管辖澎湖,琉球

11、管辖澎湖,琉球影响影响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 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 政机构政机构 对西域对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北庭都元帅府管西域军政事务管西域军政事务影响影响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对边对边 疆的疆的 管辖管辖对西藏对西藏宣政院宣政院掌西藏军民事务掌西藏军民事务影响影响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 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2民族关系篇民族关系篇 8、两宋的民族关系、两宋的民族关系 分期分期战战和和内容内容影响影响 北宋、辽北宋、辽-澶州澶州 之战(宋真宗时)之战(宋真宗时)(背景:(背景:宋太宋太 祖晚期:双方友祖晚期:双方

12、友 好关系好关系 宋太宗时:由宋太宗时:由 进攻到防御)进攻到防御)北宋、辽北宋、辽 -澶渊澶渊 之盟之盟辽与宋议和,辽与宋议和, 宋给辽岁币宋给辽岁币消极:给北宋人民消极:给北宋人民 增加了赋税负担增加了赋税负担 积极:积极: 辽宋保持和平局面辽宋保持和平局面 促进民族交融促进民族交融 促进了经济文化交促进了经济文化交 流流北北 宋、宋、 辽,辽, 西夏西夏北宋、西夏战争北宋、西夏战争宋夏议和宋夏议和 元昊向宋称臣元昊向宋称臣 宋给西夏岁币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盛宋夏边境贸易兴盛两宋两宋南南 宋,宋, 金,金, 西夏西夏南宋,金南宋,金-郾城郾城 大战(岳飞抗金)大战(岳飞抗金)宋金和议

13、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宋南宋向金称臣,宋 给金岁币,以(淮给金岁币,以(淮 水)至(大散关)水)至(大散关) 为分界线为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表现表现 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人杂处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人杂处 内迁的少数民族已同汉族没有差别内迁的少数民族已同汉族没有差别 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回族元朝民元朝民 族交融族交融影响影响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各政权各政权 民族交民族交影响影响 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原和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原和各族经济

14、,文化的发展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4融融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启示启示中华民族各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促进的关系中华民族各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促进的关系3两宋经济篇两宋经济篇 9、唐宋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简表唐宋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简表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开始的时开始的时 间间完成时间完成时间经济中心南移完成经济中心南移完成政治因素:南方相对安定,战乱少政治因素:南方相对安定,战乱少 经济因素: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先经济因素: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先 进的技术进的技术 自然因素:南方自然环境优越自然因素:南

15、方自然环境优越 政策倾向,宋朝统治者的重视。政策倾向,宋朝统治者的重视。唐朝中期唐朝中期南宋南宋标志:南宋时,政府标志:南宋时,政府 的主要财政收入主要来的主要财政收入主要来 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 区。区。 (“国家根本,仰国家根本,仰 给东南给东南” 宋史宋史 )10、南方经济的发展(唐宋经济重心南移具体表现)、南方经济的发展(唐宋经济重心南移具体表现) 具体方面具体方面代表代表 粮食作物作粮食作物作 物物 占城稻从越南引进占城稻从越南引进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苏湖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 (长江下游,太湖成为粮仓)(长江下游,太湖成为粮仓) 复种技术推广复种技术推广 出现拔秧工具(秧马)出现拔秧工具(秧马)农农 业业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南方普遍种植茶树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棉花种植由南向北 丝织业丝织业四川、江浙的丝织发达四川、江浙的丝织发达 棉织业棉织业(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 制瓷业制瓷业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为(瓷都)(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为(瓷都) (南宋)江南成为制瓷业中心(南宋)江南成为制瓷业中心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