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40700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学习总结单元学习总结一、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发生的重大变化维新前维新后政治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天皇没有实权;实行封建等级制度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废藩置县,中央集权加强;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经济工场手工业发展;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土地地主私有,统一征收地税军事武士是职业军人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文化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西方文化刚刚传入推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对外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二、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1社会背景: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迅速壮大。2领导力量: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

2、;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新政权。3改革措施: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大刀阔斧的改革。4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有利,外部干涉较少。三、日本明治维新与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内外因的结合推动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国内出现新思潮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防止人民革命运动,增强国力,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同点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侧重于农奴制改革,也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相同点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是自上而

3、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4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6天皇裁可法律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11天皇统率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 年)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 年)(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

4、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审题意 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要求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要根据材料一、二作答;第二小问要求比较日英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实际要求回答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抓关键 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提取,注意政体运作中的君主地位、立法权、行政权、军权等信息。第(2)问,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宪法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导致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扣知识 第

5、(1)问中的第一小问,没有教材依托。第(1)问中的第二小问,可联系英日君主立宪政体中君主地位、权力等相关知识回答。第(2)问,可以联系日本近代宪政局限性的相关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对外等角度分析论证。规范答 (1)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2)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解答方法(1)一个前提:读懂、读通和透彻理解材料。(2)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教材。联系教材是必要的,应

6、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教材所学的相关知识相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分析。(3)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4)五个步骤:读(审题)找(关键信息)接(嫁接相关知识)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答(组织答案)。注意事项(1)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要点化是根据设问分成要点组织答案;系统化是指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避免重复或者遗漏现象的发生。(2)语言要做到“两化”:简单化、专业化。简单化是指组织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专业化是指组织答案时,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作答。(3)书写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