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4046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017.09.20地点地点: :会议室主题主题: :解读吴亚萍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人员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会议内容会议内容: :一、解读吴亚萍的一、解读吴亚萍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相关内容如下: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数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

2、数运算的总目标:学生要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及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能根据情境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能有序地排列算式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基本的数学敏感。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

3、的思维品质。二、教师讨论二、教师讨论. .老师们对吴老师的见解感觉有点高深,理解难度有点大,需要更多的案例来配合理解.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017.10.11地点地点: :会议室主题主题:

4、 :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人员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一、学习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1、 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2、 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3、 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

5、择和发展的空间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4、 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5、 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6、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

6、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新教

7、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环节,因为没有正负数加减乘除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正确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用“移负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补充解题方法。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017.1028 地点地点: :会议室人员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 评课循环小数 执教:周文婧主主 持持 人:人:李辉发言记录:发言记录:一、做课教师孙文婧介绍教学设计:一、做课教师孙文婧介绍教学设计: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本的例 1,是教学从某一位起,一个数

8、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 2通过计算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教材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在探究循环小数特征时,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充分感知数学中的循环现象。教学时我先引出例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试题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

9、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后我让学生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并想一想商如何表示?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在学生弄明白了循环小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接着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引出循环小数、循环节、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最后做相关练习,巩固新知识。二、评课二、评课周旭:周旭:周静老师注重创设情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李建华:李建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算出40075 这道算式后,给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尽量多给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王庆:王

10、庆:教师的教态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但本节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观察的材料较少,针对循环小数的重点“依次不断重复”这几个关键词语可以再出几道练习题,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孙菲:孙菲: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这一做法比较好。韩硕:韩硕:我认为在练习的设计中对于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可以增加混循环小数的形式,同时也可以增加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区分,使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循环小数。其次由于循环小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循环小数,但在教学中仍忽略了这一点。石佳:石佳:对于商是循环小数的竖式计算,有些学生往往不知道该除到哪一步就不用继续再除。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数学教研组活

11、动记录 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017.11.05地点地点: :会议室人员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活动内容:活动内容: 评课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执教:李建华主主 持持 人:人:李辉发言记录:发言记录:一、做课教师李建华介绍教学设计:一、做课教师李建华介绍教学设计:本课为百分数教学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我主要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供独立思考,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并充分体会到百分数认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其次在教学材料的安排上大量的结合具体的生活素材,以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学习的

12、过程中,以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并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学生喜笑颜开,而且还不停地念着“XX 是 XX 的百分之几”?我也沉浸在愉快之中。冷静反思,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1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以“超级女声”现场直播,和相关资料引入课题,在比一比“谁会是最佳歌手”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了百分数。这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这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也让学生初步感悟了百分数的含义,及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2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

13、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我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节课中,我把学生调查到的数据以“信息发布会”的形式展示,学生是在理解和解释自己及同学调查得来的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3练习有层次、有拓展、有坡度除了书上的练一练,我还设计了四个练习:练习一是按要求填表,表格的内容是按课本上的例题改编的,充分考虑到聋生对语句理解困难的原因,而降低梯度让学生在课堂生成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对百分数的含义的理解。练习二是选择题,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

14、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三是判断题,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练习四是出示一段关于世界环保的资料,让学生在感受百分数表示的含义的同时,体验到地球正在受到破坏,我们应该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对学生也是进行了一定的思想教育。二、评课二、评课周文婧:周文婧:从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涉及了新知,自然地经历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李林江:李林江:教师的课前准备做得充分,让学生收集了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例子,课中让他们进行交流,分析这些百分数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感受到数学不枯燥、不抽象,就在他们身边。王立生:王立生:通过百分数与成语的完美链接,创设了一种开放的而非封闭

15、的、自主的而非灌输的、丰富的而非枯燥的“大数学”的课堂学习新境。但还要注意问题的引导。王庆:王庆:这一节课,绝大部分学生对百分数的读法 、写法和意义都理解的比较透彻,完成后面的练习也很好。但是在处理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方面还须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的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意义的内涵。孙志远:孙志远:我觉得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整个教学过程中文香老师运用了:“想看看吗?”“有什么想说的”“同意谁的意见”“小组内商量商量”这样朋友交谈时的语言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平等的交流能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紧张情绪,学生以放松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李小双:李小双:我觉得学生的激情还不够高涨,课堂气氛还不

16、够热烈。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017.11.22地点地点: :会议室主题主题: :研讨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人员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会议内容会议内容: :李辉:李辉: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来看,以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一个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动力,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班级,整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成绩。我们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他们做一百个题目还不如教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王立生:王立生: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困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了困难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要针对性在布置复习、预习的内容或提纲,课堂上有意地趣味性地启发学困生回答基础性的旧知识,这样扫除了学习新知识的障碍。王庆:王庆:学困生在课堂上一般是不太爱举手的,教师应主动叫他们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