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南 特 有 民 族 概 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37960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 南 特 有 民 族 概 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 南 特 有 民 族 概 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 南 特 有 民 族 概 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 南 特 有 民 族 概 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 南 特 有 民 族 概 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 南 特 有 民 族 概 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 南 特 有 民 族 概 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云 南南 特特 有有 民民 族族 概概 况况白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人口:1,482,000 人,75%左右聚居在大理自族自治州。其他散居昆明、元江、丽江、兰坪等地,有少部份自族散居在四川西昌,贵州毕节和湖南桑植县。臼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也有人主张属彝语支)。许多白族人通晓汉语,汉文一直是白族人民习用的文字,在历史上虽曾有过借用汉字标音的“白文”,但因缺乏统一规范而没有能够推广。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远在三千年前社会分工己有一定程度发展。公元前二世纪时,分布在云南西部、中部的白族已经与中原和邻近地区的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自唐南诏以后,特别是大理国时期,白族便形成了一个大

2、体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较固定的古代民族,唐代以后,大理臣服中央政权,受到内地汉民族文化,经济的更多影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进一步发展。到了元代,这里己是很繁华的都市。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自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大井”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 ,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

3、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巾缠在头上,雪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花,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白族人民喜欢山歌,大理洱源西山就是民歌之乡,那里的孩子长到三五岁时,父母就开始教他们唱调子。从小受着诗歌的熏陶,十三四

4、岁的孩子就能唱上百余个调子,二十来岁能唱千余个调于,而且能随唱、随编,即兴创作。自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山歌,山歌唱古往今来的悠悠岁月,人民的喜怒哀乐,忠贞不移的爱情、对家乡山山水水的眷恋等。到大理去旅游,常常会碰上自族人聚在一起,唱山歌、对调子。调子诙谐幽默,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在大理,白族的扎染布是很有民族特色的。他们把织好的布用线扎起。扎成各种花、蝴蝶或其它图案,放在染缸里染后,把扎线解开,没在染到的地方就显出了各种白色图形。扎染一般是蓝色,也以蓝色最美,其它还有绿色、紫色、红色、黄色等。白族的扎染古朴、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大理的风味食品以砂锅鱼、辣子鱼有名,欧

5、洲游客最爱吃的是大理特产乳扇,用牛奶制作,油煎后食用。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隆重、热烈。按传统风俗,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和小伙于们必须骑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对家庭中的长辈一一敬拜,然后是请客吃饭。新郎、新娘要陪客人进餐,这时,客人们可向新婚夫妇出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婚礼被喝彩声和欢笑声笼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礼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欢声笑语中许多人都打喷嚏、咳嗽,热闹无比。大理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早在大理国时期就用汉字记录白族语言写下了白史、国史等历史著作。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更是丰富多彩,很有文学价值。其中望夫云就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神话传说。在大理,万里

6、无云的秋冬时节,苍山顶峰常常升起一朵被称作“望夫云”的神奇美丽的洁自云团。每当这朵白云出现,苍山洱海就会狂风大作,白浪翻腾。 相传,南诏国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公主,她在苍山采花玩耍时,遇见了一位年轻英俊的猎人,两人一见钟情,深深坠人情网。公主向父王吐露真情,请求答应这门婚事,国王听后,非常气愤,把公主关进深宫。公王伤心极了,整天闷闷不乐,不思茶饭,盼着猎人来救她出去。公主让贴身侍女去苍山找到猎人,转告自己的处境和思念之情。猎人得知后,非常着急,但公主禁锢深宫,他无法接近。公主想念猎人,猎人更思念公主,他在苍山上狂奔,高声呼唤着公主的名字,他们纯洁的爱情感动了山神,山神送给猎人一时翅膀,猎人有了翅

7、膀,便悄悄飞进王宫,带着公主从宫墙飞了出来。国王很快发现,立即派兵追赶,他们俩跑啊跑,一直跑到苍山顶峰,藏进了石洞里,国王派兵驻守苍山,不准他俩下来,国王认为公主受不了苍山的寒冷,会放弃爱情回到王宫,但公主执意追随自己的情人,他们俩往洞里过着自由自在的清苦生活。冬天到了,苍山顶上冰天雪地,猎人怕公主受冻,就去盗洱海东岸罗圣寺罗荃法师的冬暖夏凉宝衣,为公主御寒,被罗荃法师发现,用法术把猎人打入洱海变成一头石骡于。公主知道猎人遇难,悲痛而死。她的精气化成了一朵白云,升到苍山顶,望她的丈夫,这就是望夫云。每到秋冬时节,当望夫云升上苍山顶,就要刮大风,这是公主要把洱海的水吹开,看看睡在海底的丈夫石骡子

8、。 白族在宗教方面除信佛教、道教外,普遍崇拜村社神“本主”,几乎每个村寨都有“本主庙”,塑有本主像,村民把“本主”当作一个村的保护神来以祭祀,大理一带村寨中,本主之神共有 62 个,有自然之神:如太阳神、洱河神、雪山神;也有历代的部落之神,英雄之神等。这些本主都有自己的历史功绩,因而受到人们的崇敬。“本主”诞辰之日,村里就过本主节,村民们唱歌跳舞,耍龙耍狮进行庆祝活动。白族传统的节日有火把节、绕山林、耍海会、渔潭会等等,最隆重的三月街是大理州的民族节目,也是滇西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的盛会。 二、哈尼族二、哈尼族哈尼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人口,1,363,30

9、0 人,是云南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哈尼族历史悠久,与彝族、拉枯族同源于古代羌族。50 年代初期,哈尼族已基本进入封建社会,但各地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诸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哈尼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哈尼族支系繁多如:“爱尼”、“碧约”、“多泥”、“海尼”等。到西双版纳去旅游,可以去参观一个哈尼族支系-爱尼人的村寨-巴拉寨。这里的爱尼人住的房屋是杆栏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养牲口。他们住在山坡上,以农业为主,生活比较艰苦,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生活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寨子里已有自行车,电视机,还有一所小学,学龄儿童都能进学校读书。哈尼族住的

10、山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思茅,西双版纳哈尼族和其他民族聚居的广大山区就是海外闻名的“普洱茶”的故乡。 哈尼族信仰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对天神,地神 、龙神、寨神 、家神(祖先)要定期祭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这种信仰已不象从前那样普遍和严格。哈尼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未婚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西双版纳还有供青年约会的“公房“,结婚离婚都较随便自由。但红河、墨江等地哈尼族过去有包办买卖婚姻。人死实行棺木土葬,哈尼族能歌善舞 ,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带着乐器 。传统节日有十月年 ,六月年( 俗称祭秋房、祭田节)。 三、傣族三、傣族傣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人口:1,138,l00 人,主要聚居生

11、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美、富饶的坝子-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傣族历史悠久,傣族先民为古百越中一支,“傣“意为酷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傣族人民用它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传说,宗教经典和文学诗歌。如召树屯,娥并与桑洛就是胎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极为流行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特别是“孔雀舞”登上了大雅之堂,它那优美的舞姿、细腻的情感,把孔雀这种美丽的动物模拟得维妙维肖,井加以拟人的美化,把人带进了诗一般的境界,使大都市的观众为之而倾倒。傣族的住宅建筑是“干

12、栏”式建筑,也称高脚房屋建筑,以竹,木,茅草为建筑材料,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在潮湿炎热的南方,既防潮,又通风,还可以御蛇、虫和野兽的侵害。随着傣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景洪的曼景兰村寨己出现了许多砖石、水泥现代建筑材料建成的杆栏式建筑,杆栏建筑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云南省内的出土文物已向我们展现了秦汉时期云南杆栏式建筑的真实风貌。至今,在中国南方,除傣族外,还有许多其它少数民族也是居住这种杆栏式建筑的房屋。根据传统,傣族男子上穿白色无领、大襟或对襟小袖短衫,头缠白布中,下着长筒裤。妇女穿花色或深色筒裙,上面是紧身无领短衫或背心,梳高发髻,或用大毛巾包头,穿这种服装特别能显出女性线

13、美。 傣族地区如同缅甸,泰国一样信仰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或小乘佛教。佛教是公元 639 年传人傣族地区的,傣族每个村子都有佛寺庙。过去傣族没有学校,傣族男子八、九岁时便送进佛寺里当和尚,通过诵读经文学习傣文,学习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佛寺起着学校的作用。傣族佛教的贝叶经是用棕搁科的贝棕的叶片,经煮,晒、压后修整成册,在册的两端打上孔,用绳于串起,然后用特制的铁笔把文字刻在上面,再用小桐子油拌烟墨刷在贝叶上,使文字清晰地显示出来。它能防潮、防腐,防蛀,数百年后,字迹仍然清晰,它对保存傣族文化起了巨大的作用。傣族的饮食风味也是有特点的,傣族的主食是糯米,菜谱丰富多彩,主要有:夹心香茅草烤鱼、

14、香茅草烤鸡、酸笋煮鸡,青苔。野菜和各种叶包蒸肉等。总之,凡到西双版纳旅游观光的客人都能品尝到傣族的风味小吃。 四、傈僳族四、傈僳族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人口: 614,000 人,主要聚居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丽江。迪庆,大理、德宏,楚雄、保山等地区。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 ,崇拜祖光 。

15、传统节日有阔什节(过年)、刀杆节、收获节等。 拉枯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人口:434,000 人,主要聚居在澜沧、孟连。耿马。沧源、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枯”是用火烤吃虎肉的意思,因而拉桔话被称为“猎虎的民族”。拉桔族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区,以农业为主,1950 年以前,拉祜族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已发展到地方经济;有的保存着土司制度的残余;澜沧西南部,孟连、沧源,耿马和西双版纳等地的拉拈族都是被傣族封建领主所统治,保留原始公社制的残余。拉桔族妇女多穿黑布汗襟长衣,衫长到脚面,开岔至腰部,衣领和开岔处都镶绣彩色花边和银泡,不穿长裤。西

16、双版纳地区的拉桔族有的妇女剃光头发,包黑色头巾,戴大耳环,胸前挂大银牌;男子穿黑色对襟短衫,下穿宽大长裤。拉枯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结婚,离婚都比较自由。拉桔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清朝初期,大乘佛教传人拉祜地区,后来,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传人澜沧,临沧等地的部分拉桔族中。拉祜人民喜欢歌舞,年节期间,集体跳舞,通宵达旦。节日有:扩塔节、火把节、端干节、献新米节、分猪肉节等。五、佤族五、佤族佤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人口:380,700 人,主要聚居在沧源和西盟、盂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等县,佤族为云南西南部的古老民族,先民属“百濮”族群的一支。佤族社会发展不均衡, 1950 年以前,有的地区是地主经济,有的保留着原始社会残余,有的具有奴隶特征,仇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佤族无本民族文字,人们用数豆数、刻木和结绳记数,记事和通讯。以物传情,如村寨间发生纠纷或经调解后,即送甘蔗、盐巴表示友好;送辣椒表示愤怒;送鸡毛表示最后警告;送火炭表示要烧对方寨于;送子弹或火药表示要与对方打仗等等佤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有的地区保持着姑舅走婚制。佤族信仰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