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发火(防爆的)面层施工工艺标准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2KB
约5页
文档ID:40236785
不发火(防爆的)面层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1/5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30117- 200474不发火(防爆的)面层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30117-2004)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工程中不发火(防爆的)面层的施工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水泥:不发火(防爆)混凝土面层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在 32.5 级以上2.1.2 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粒径宜为 0.15~5mm,含泥量不大于 3%,有机物含量不应大于0.5%2.1.3 碎石:应选用大理石、白云石或其他不发火性的石料加工而成,并以金属或石料撞击时不发生火花为合格粒径 5~20mm,含泥量小于 1%,不含杂质2.1.4 分格条:面层分格的嵌条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材料配制2.1.5 材料配制时应随时检查,不得混入金属或其他易发生火花的杂质2.2 主要工机具2.2.1 根据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2.2 主要工机具见表 2.2.2表 2.2.2 主要工机具一览表序号工机具名称序号工机具名称1混凝土搅拌机10木耙2带形平板振动器11铁锹3手推车12钢尺4装载机13胶皮管5翻斗车14粉线6计量器15刮杠7木拍板16铁滋筒(30kg)8铁抹子17扫帚9筛子(筛孔 5mm)18水准仪2.3 作业条件2.3.1 不发火(防爆)面层下的各层作法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2.3.2 铺设前应根据设计要求通过实验确定配合比2.3.3 基层清理干净,浇捣面层混凝土前一天基层应洒水润湿2.3.4 门框及预埋件均安装且验收完2.3.5 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专业隐检会签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30117- 2004752.3.6 施工前,应采用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铺设的高度和厚度2.3.7 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2.3.8 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2.4 作业人员2.4.1 机运工、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2.4.2 主要作业泥瓦工具备中级工以上操作技能带班泥瓦工具备高级工技能2.4.3 其他作业人员经安全、质量、技能培训,满足作业要求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操作工艺3.2.1 基层处理:把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清理、清扫干净;如有油污,应用 5%~10%浓度火碱水溶液清洗湿润后,刷素水泥浆或界面处理剂,随刷随铺设混凝土,避免间隔时间过长风干形成空鼓3.2.2 找标高: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厚度,在四周墙、柱上弹出面层的上平标高控制线3.2.3 拉线抹找平墩,找平墩与面层完成面同高,用同种标号混凝土制作,间距双向不大于 2m有坡度要求的房间应按设计坡度要求拉线,抹出坡度墩3.2.4 面积较大的房间为保证房间地面平整度,还要做冲筋,按做好的灰饼为标准抹条形冲筋,高度与灰饼同高,形成控制标高的“田”字格,用刮尺刮平,作为混凝土面层厚度控制的标准当天抹灰墩,冲筋,当天作混凝土面层3.2.5 搅拌3.2.5.1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3.2.5.2 投料必须严格过磅,精确控制配合比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 90s,塌落度一般不应大于 30mm。

3.2.5.3 按照《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总要求》3.16 的规定留制试块3.2.6 铺设:铺设前应将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浆或界面结合剂,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从房间内退着往外铺设在振捣或滚压时低洼处应用混凝土补平3.2.7 振捣:铺混凝土时,厚度略高于找平墩,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厚度超过 200mm 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 1.5 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振捣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泌水现象为宜然后用 30kg 钢制滚筒纵横滚压,将表面滚出灰浆即可原材料检验基层处理准备机具设备作业指导配合比实验压光、养护撒面找平振捣专业会签搅拌找标高铺设面层贴饼冲筋检查验收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30117- 2004763.2.8 撒面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墙柱上的水平控制线和找平墩作为标志,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按照设计要求,撒一层水泥砂干拌料(水泥:砂=1:1),水平刮杠刮平有坡度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施工。

3.2.9 压光3.2.9.1 搓面:当面层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使干拌水泥砂拌和料与混凝土的灰浆混合,使面层达到紧密接合3.2.9.2 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一遍直到出浆为止3.2.9.3 第二遍抹压:当面层砂浆初凝后(上人有脚印但不下陷) ,用铁抹子把凹坑、砂眼填实抹平,注意不得漏压3.2.9.4 第三遍抹压:当面层砂浆终凝前(上人有轻微脚印) ,用铁抹子用力抹压把所有抹纹压平压光,达到面层表面密实光洁3.2.10 养护:应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覆盖和洒水养护,每天不少于 2 次,严禁上人,养护期至少 7d3.2.11 冬季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 5℃如果在负温下施工时,所掺抗冻剂必须经过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宜采用氯盐、氨等作为抗冻剂4 质量标准4.1 主控项目4.1.1 水泥、砂、石子等材料应符合 2.1 的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4.1.2 不发火(防爆)面层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和检测报告4.1.3 不发火(防爆)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检查4.1.4 不发火(防爆)面层的试件,必须检验合格。

检验方法:检查检测报告4.2 一般项目4.2.1 不发火(防爆)面层表面应密实,无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4.2.2 踢脚线与墙面应紧密结合,高度一致,出墙厚度均匀检验方法:用小锤、钢尺检查4.2.3 不发火(防爆)面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总要求》表 5.7 的规定检验方法: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总要求》表 5.7 中的检验方法检验4.3 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表 4.3 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序号关键控制点主 要 控 制 方 法1骨料的选取1.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粒径 0.15~5mm,含泥量≤0.5%;2.碎石应选大理石、白云石、石灰石等不发火性石材,粒径一般不大于 20mm,含泥量≤1%;3.石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30117- 200477料必须按 GB50209-2002 附录 A 的要求和方法做不发火性试验4.4 质量记录4.4.1 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4.4.2 配合比通知单。

4.4.3 混凝土试块或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报告4.4.4 混凝土试块或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4.4.5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4.4.6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4.7 石料、粉状骨料和硬化后的试件的发火试验报告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1 不发火面层采用的石料和硬化后的试件,均应在金刚砂轮上作磨擦试验,试验中没有发生任何瞬时火花5.2 作业环境的要求5.2.1 在雨季应有防雨措施,防止造成水灰比控制不准5.2.2 冬季应有防冻措施,防止受冻5.2.3 在雨、雪、低温、强风条件下,在室外不宜进行水泥混凝土面层作业5.3 混凝土不密实的防治5.3.1 避免漏振,保证振捣持续时间5.3.2 准确掌握配合比5.4 混凝土表面起砂、起皮的防治5.4.1 保证水泥强度等级,严格控制水灰比、抹压遍数及养护时间,严禁过早在其上进行其他工序作业5.4.2 混凝土铺设后,在抹压过程中严禁撒干水泥面来代替标准要求的水泥砂拌和料,确保灰面与混凝土很好地结合,避免造成起皮现象5.5 面层空鼓、有裂纹的防治5.5.1 垫层清理干净,且洒水湿润透,加大面层与垫层的粘结力,避免造成空鼓。

5.5.2 控制水灰比,避免混凝土塌落度过大造成振捣后面层水分过多,撒干拌和料后终凝前应完成抹压工序,保证面层结构紧密,避免开裂现象5.6 不合格项的处置凡检验不合格的部位,均应返工纠正,并制定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发生6 成品保护6.0.1 施工时应注意对标准杆、尺、线的保护,不得触动6.0.2 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要有可靠保护措施,不得因浇筑混凝土造成漏水、堵塞、破坏或降低等级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30117- 2004786.0.3 混凝土垫层完工后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遮盖和拦挡,避免受侵害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7.1 危险源辩识及控制措施危险源辩识及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主 要 控 制 措 施1漏 电1.机械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 ;2.接、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4.现场电缆线布设规范2物体打击1.作业活动安排有序;2.作业人员之间保持安全作业距离;3.作业前和作业中注意上面、下面、周围危险因素。

3扬 尘 1.避免遗撒、沾带现象;2.遮盖封闭;3.适量洒水抑尘4噪 声1.尽可能地减少、降低噪声;2.机械增设消音装置;3.采用必要的隔断封闭5碱物质伤害1.水泥石灰投料人员必须戴手套、口罩;2.水泥炉渣熟料铺设、找平、压实人员作业时应穿戴劳保鞋、手套6高空坠落 1.楼面孔洞封堵、拦挡严实;2.安全网规范架设7水泥铁屑面层施工机械伤害1.各种搅拌机械、提升、运输机械必须挂安全操作规程牌;2.机械必须由持证人员专人操作;3.专职安全员每日检查各种机械运行和安全防护情况;4.划出警戒,闲杂人员禁止入内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7.2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环境因素主 要 控 制 措 施1扬尘 遮盖、封挡;洒水抑尘2噪声 选择合适的施工期间,避免噪声集中共振,必要时采用隔断封闭措施3建筑垃圾现场应设临时集中排放点(按总图布置在偏僻隐蔽处) ;排向业主或相关部门批准或指定的排放地;按环保要求分类集中处理4水泥铁屑面层施工燃料废气 施工车辆、燃油机械等燃料中按环保要求添加净化剂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