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高效训练(十四 叫三声夸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36649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高效训练(十四 叫三声夸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高效训练(十四 叫三声夸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高效训练(十四 叫三声夸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高效训练(十四 叫三声夸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高效训练(十四 叫三声夸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高效训练(十四 叫三声夸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高效训练(十四 叫三声夸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四十四 叫三声夸克叫三声夸克 练练 教材重难点教材重难点 语基巩固语基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 ) 泄气( ) 禁闭( ) 隧道( ) 模型( ) 自旋( ) 答案答案: :zho xi jn su m xun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恻隐 侧面 测试 响声 晌午 B.分析 拆迁 折叠 似乎 模拟 C.隧道 燧石 档案 阻挡 搭档 D.防碍 仿佛 彷徨 安徽 微小 答案答案: :D(“防碍”应作“妨碍” 。) 3.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人们在海滨沙滩上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湛蓝的海水、和煦的阳光。 B.不管水那么深,流得那么急,他们还是趟过去了

2、。 C.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改革企业经济体制的重要性。 D.大家亲切的目光注视着这勇于改革的企业家。 答案答案: :C(A 项中“呼吸”与后面的“海水” “阳光”搭配不当;B 项中“不管”用词不当,可 改为“尽管” ;D 项中“大家亲切的目光”应改为“大家用亲切的目光” 。) 4.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从二战后问世的使用庞大电子管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今天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的各种个人计算机,功能提高了无数倍,_。 A.而体积减少了千百倍 B.而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千百分之一 C.于是体积缩小了千百倍 D.而且体积减少了千百倍 答案答案: :B(要考虑关联词语和前后句是什么关系,同时要

3、考虑体积变小,到底应怎样表示。) 5.仿写句子。 例句:“想像固然浪漫,盖耳曼提出夸克模型却是经过理论分析的,而且分析得很有道理。” 仿句:_ _ _ _ _ _ _ 答案答案: :示例:达到目的固然重要,达到目的的代价却是巨大的,而且十分沉重。 6.文学常识填空。 叫三声夸克选自_等著的_。 答案答案: :卞毓麟 不知道的世界 开放探究开放探究 7.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按具体要求,代其中的人物说出她想说的话。李燕同学是某中学初二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生活,她对学校、老师和同学有了深厚 的感情。在她即将转入外地学校之际,她有许多话要说。正好,班里为她举行送别晚会。 邀请了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参加

4、。 (1)李燕深情地感激学校、老师对她的培养:_ _ _ _ _ _ _ (2)她以同学、朋友的身份向同学临别赠言:_ _ _ _ _ _ _ 答案答案: :略。只要中心突出,语言得体即可。 练练 阅读与鉴赏阅读与鉴赏 精彩语段精彩语段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这又是一个“盒子里还有盒子吗”一类的问题,科学家从实验里已经感觉到,强子内 部有结构。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有东西。这时候,科学家充分发挥了想像力。美国科学家盖耳曼提出了一个“夸克模型” ,说是 所有的强子都是由 3 种夸克构成的。夸克是译音,意思是海鸟的叫声。因为在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有一句话:“向麦 克老人三呼

5、夸克。 ”盖耳曼把夸克借用过来,无非是一语双关,说明每一个强子都有 3 种夸 克。想像固然浪漫,盖耳曼提出夸克模型却是经过理论分析的,而且分析得很有道理。慢 慢地,盖耳曼的理论被大多数人接受了。这等于承认了盒子里有东西。知道了有夸克这种物质,那就得把它找出来。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 容易,找了 20 年,也没发现夸克的踪迹。人们有点泄气了。没想到 1976 年,旅美华人科 学家丁肇中发现了 J 粒子。J 粒子的 J 与中文的丁字非常相似,这也是给这种新粒子命名 的妙处。新粒子的发现,引起种种猜测,J 粒子是不是第四种夸克?这一发现,又唤起了寻 找夸克的热情。 8.选文中的“大多数”

6、可否去掉?为什么?_ _ _ _ 9.文中“它”指_, “这”指 _。10.下列说法与选文一致的一项是( ) A.物质的最小结构就是夸克,这已成定论。 B.夸克模型首先是科学家芬尼根设想出,后由旅美华人丁肇中证实的。 C.人类对物质结构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D.“人们有点泄气了”说明科学家也有意志不坚强的时候。 11.画线的句子若改为“强子的内部结构为科学家的分析提供了初步的根据” ,表达效果与 原文有什么不同?_ _ 12.概括选文的说明顺序。_ _ _ _ 8答案答案: :不可去掉。表明并非所有的人都接受了这个理论。 9答案答案: :夸克这种物质

7、J 粒子的 J 与中文的丁字非常相似 10答案答案: :C 11答案答案: :原句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意思是科学家从实验里已经感觉到,强子内部有结构, 这仅仅是感觉,是科学家根据实验产生的一种想像,还没有进行科学的证明。改句就让人 觉得似乎是已经进行了科学的证明,显然是不妥的。 12答案答案: :由假想到证明的顺序。 中考阅读中考阅读(2004广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 害。60 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 70 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 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 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

8、,它能影响人的 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 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 100110 分贝,其 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 140 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 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 100 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实验表明,超过 115 分贝的噪音能 引起人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 160 分 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 能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

9、。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 中或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 忽略环境噪音。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觉 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受细胞上的纤毛。这些纤毛就是 我们的“传声器” ,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长此以往,耳鸣和心 悸将接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 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在美国 6475 岁的人群中, 有 14 的人失去了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 18,是 40 年前的两倍。

10、据一些国 家征召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选自科学世界)2004 年第 4 期) 13.本文主要说明了_。(限 10 个字以内) 14.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_ _ _ _ _ _ 15.第段画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_,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_、_、_。 16.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 140 分贝的噪音。 D.面对 160 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13答案答案: :噪音对人的危害 14答案答案: :按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或: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逻辑顺序)安 排的。更清晰地表明强度不同的噪音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或:使文章条理更清楚)。 15答案答案: :变得越来越差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16答案答案: :A 练练 综合与创新综合与创新 17.下面是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榜样人物统计表,请用一句话概括说明下面统计表反映 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