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1环境影响评价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236143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291环境影响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8291环境影响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8291环境影响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8291环境影响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8291环境影响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291环境影响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291环境影响评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环境影响评价 1、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环境、环境质量的概念。环境是指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和。具体地说,王朝是指围绕着人群 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环境质量是环境状 态品质优劣(程度)的表示,是在某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其中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态和繁衍以 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是因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评定环境的一种概念。 3、环境容量的概念。环境容量是衡量和表现环境系统、结构、状态相对稳定性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行 政区域内,为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

2、净化能力,所 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4、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 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5、环境影响评价的完整体系的构成。 (1)环境影响是一种方法 (2)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制度 (3)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 (4)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5)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6、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兼顾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 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美国是世界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要求固定下来并建

3、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8、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的新发展有哪些。 (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景观影响评价研究 (4)环境风险评价 (5)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分析 9、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体系构成。 (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景观影响评 价研究(4)环境风险评价(5)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分析 10、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1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内容。 (1)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 全面详细的评价。 (2)可

4、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12、环境敏感区:特性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 13、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管理:是指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的执业条件和执业活动进行 审查和监督。 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分等级,并限定评价范围,评价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15、2004 年 4 月 1 日,我国实施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16、环评工程师可主持的工作: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环境保护验收。 17、按照规定,

5、环评工程师资格实行定期登记制度,登记有效期 3 年。 18、负责进行公众参与的主体是建设单位,而不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承担环境影响工作的评价单位。219、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是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度制定和批准的 技术规范。它是根据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 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比、布局和各环境要素的组成所做的规定。20、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三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和方法标准。 21、环境标准等级分: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22、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

6、应优先实行地方标准,或者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23、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第一,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保障人体健康;第二,要综合考试社会、 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统一;第三,要综合考试各种类型的资源管理,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 规划的要求和目标,贯彻高功能区用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用标准保护的原则;第四,要和国内其他标准 和规定、国际有关协定和规定相协调。 24、从工作程序上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写阶段。 2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1)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泉、水 及其他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

7、包括污染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 放浓度)等。 (2)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条件和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 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自然资源及社会环境状况等,以及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现有环境特征发生变化 的范围和程度。 (3)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26、环境影响报告表必须由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填写。 27、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不要求必须由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填写,建设单位自行填写也可以。 28、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的项目有:(1)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2)跨省、自治区、直

8、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3)由国务院审批的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 的建设项目。 29、工程分析应以工艺过程为重点,且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 30、工程分析的方法主要是: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和参考资料法。 31、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和遥感法。 32、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的程序分为:准备阶段,收集并分析信息阶段,预测分析阶段,输出预测结果阶段。33、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 34、所有的建设项目均预测生产运行阶段的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情况的环境影响。 35、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

9、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6、环境现状调查的原则。 (1)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境 影响评价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调查的因素、项目及重点因子(2)环境现状 调查时,首先应收集现有的资料,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收集现有资料 应注意其有效性(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地面水等)应 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应有定量的数据,并做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的调查,应根据评价地区的这实际情况适当增删。 37、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法、现

10、场调查法和遥感法。 38、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中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少于 10 个,二级评价项目不应该少于 6 个。 39、水质取样时,在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 500m 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40、工程分析的技术原则。 (1)体现政策性(2)具有针对性(3)应为各专题评价提供定量而准确的基 础资料(4)应从环保角度为项目选址、工程设计提出优化建议。 41、工程分析的内容。 (1)工程概况(2)工艺路线线与生产方法产污环节(3)污染物源强分析与核算 (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42、简述两本帐和三本帐的内容。两本账之差是评价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新建项

11、目污染物产生及排 放情况以“新建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一览表”的形式列出 三本账之代数和方可作为评价所需的最终排3放量。迁扩建和技术改选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以“迁扩建和技术改选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一览表” 的形式列出。 4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核实和估算污染物排放量一般有三种方法:现场实测,物料衡算法和经验估算法。44、大气污染物浓度是由: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气象条件共同决定的。 45、常规污染气象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分析。 46、对一级、二级评价项目,还需要调查地面 1500m 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 47、Pasquill 法将大气稳定度分为 6 类: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

12、定,中型、较稳定和稳定。 4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以 1h 平均值和日均值计的污染物最大地面最大浓度和位置;(2)不利气 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及其出现频率;(3)评价区域季(期) 、年长期平均浓度分布图(4) 可能发生非正常排放时上述三项内容(5)必要时预测项目建设期的大气环境质量。 49、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数学模式上,我国应用的主要是高斯扩散模式,采用湍流统计理论体系的正态 扩散模式。 50、大气污染物的日均浓度的计算方法有:保证率法、典型日法和换算法。 51、对于无组织排放,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无组织排放,应当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52、总量控制:就是控制某一区域内全部污染源

13、的污染换排放总量,以使该区域环境质量达到特定目标的 方法。 53、烟囱高度对扩散稀释污染物以及降低污染物的落地浓度起着重要作用。 54、烟囱高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在排放源造成的地面最大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数值标准的情况下,使 得建设投资费用最小。 5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及受纳水域的规 模和水质要求,将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56、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分为三类: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和类比分析法。 57、对水环境进行拟预测时,一般分为废水排放(或连续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 58、水环境污染源的简化包括:排

14、放形式的简化和排放规律的简化。 5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主要考虑环境影响评价中经常遇到而其预测模式有不相同的四种污染物: 持久污染物、非持久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和废热。 价 60、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 (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4)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 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61、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 62、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一般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63、A 声级是一切噪声源及环境影响的基本量,但它只适用连续稳定噪声源及影响的评价。 64、L10,L5

15、0,L90 的含义。L10 表示在监测时段时 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L50 表示在监测时段内 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中值;L90 表示在监测时段内 90% 的时间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底值。 65、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是在有效感觉噪声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评价:航空噪声的方法。 66、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防治对策应该考虑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两个环 节。 67、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噪声防治对策,必须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的原 则。 68、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

16、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 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4理的物品、物质。 69、固体废弃物种类很多,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按废物来源可分为城市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70、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反应性、腐蚀性、传染性因而可能 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71、固体废弃物的特点。1)兼具有废物和资源的相对性 2)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泉 头 3)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72、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对水环境的影响 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4)对人 体健康的危害 5)景观影响 6)放射性危害。 73、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分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第二类是对 污水处理、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74、固体废弃物由于其来源和种类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其处理方法应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 75、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确立对固体废物进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