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3601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黄自元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他的字端庄秀蕴,静雅内敛,文气蔚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兼及很强的实用功能,其风格特点和审美取向秉承的是晋人钟繇,羲、献父子所开创的帖学传统。其行草书表现得尤为明显,看得出其书法艺术的取法渊源和传承脉络。他学王羲之的圣教序、兰亭序,学王献之的十七帖、鸭头丸帖等,在结字上中宫紧缩,不偏不倚,较之前人更为整肃,在用笔上虽缺少变化,但讲究笔笔中锋,神完气足,用墨则体现出清代人普遍存在的笔酣墨饱的遗风。黄自元一生致力研究且成就最高的,还是他那被人贬为“馆阁体”的黄氏楷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历朝历代,书法大家层出不穷,然而在楷书一途能成大气者并不多。屈指数来,晋有钟繇、

2、王羲之、王献之;唐是楷书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颜真卿、柳公权、李邕等大师;宋代有苏东坡;元有赵孟頫;明代往后,擅小楷的高人不少,诸如王宠、文征明等,然而以中楷、大楷名世者确乎仅黄自元一人而已。在书法一途,楷书法度森严,其规整的结字和用笔缺少随意性和流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书家个性的表现和感情的抒发,缩小了书法家创造自我的空间。所以,写楷书最难突破前人窠臼,最难成就一家面目。正因为上述原因,很多书家仅把楷书作为入门的基础,因为畏难而不再深究,及至当今整个书坛,在篆、 隶、行、草各种书体齐头并进的情况下,唯独楷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几百年里再没有出现一个大 家。在这

3、个前提和背景下,我以为,与开一代风气之先的那些大师们相比,黄自元的楷书尽管有个人风格 和面目不鲜明,得整肃而失灵动,多法度而少情趣的种种问题,但其能自成一派,受皇家垂爱,得大众欢 迎,同化一朝一代的审美趣味,引领一代书风,那也绝对是功德千秋的事。哪怕有人贬其为“馆阁体”,然 而“馆阁体”也是独立一体,在书法史上自当有其重要的位置。就此一项,就当是一代大家。黄自元所处的时期正好是金石碑版书法泛滥,正统书法与民间书法抗争的历史时期。所谓金石碑版书法也 就是舍弃经典、崇尚民间碑版的书法。就书法而言,当时这种书法体式一但形成风气,必然走向极端,贻 误后学。黄自元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他认识到了这一层,并且

4、在为扭转当时所谓金石碑版书法泛滥的社会 局势,引导社会回归到规范尚法的帖学传统书路上来下足了功夫,他为此而编著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 可谓是呕心沥血。 金玉良缘 金玉良言 金科玉律 金口玉言 金相玉质 金枝玉叶 金玉满堂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穿金戴玉 金缕玉衣 玉不琢,不成器 摧兰折玉 盗玉窃钩 雕玉双联 雕栏玉砌 玉叶金枝 鼎铛玉石 鼎玉龟符 怀珠抱玉 怀珠韫玉 断得零玉 八珍玉食 断手续玉 堆金叠玉 堆金积玉 飞珠溅玉 粉妆玉砌 白玉微瑕 粉妆玉琢 粉装玉琢 丰年玉荒年谷 改步改玉 白玉无瑕 改玉改步 改玉改行 龟玉毁椟 桂薪玉粒 桂玉之地 抱玉握珠 桂枝片玉 侯服玉食 横金拖玉 戛玉鸣金 戛

5、玉锵金 被褐怀玉 戛玉敲冰 艰难玉成 蒹葭倚玉 金童玉女 冰肌玉骨 金相玉映 金相玉振 金相玉质 金镶玉裹 金友玉昆 冰洁玉清 金玉锦绣 金玉良言 锦衣玉食 浑金白玉 击玉敲金 冰清玉润 积金累玉 积玉堆金 戛玉敲金 金波玉液 金风玉露 伯玉知非 金闺玉堂 金辉玉洁 金枷玉锁 金浆玉醴 金浆玉液 不分玉石 金精玉液 金科玉律 金科玉泉 金科玉条 金口玉牙 柴天改玉 金口玉言 金口玉音 金马玉堂 金声玉服 金声玉润 炊金馔玉 金玉良缘 金玉满堂 金玉其质 金玉之言 金章玉句 金昭玉粹 金枝玉叶 精金良玉 精金美玉 荆山之玉 咳珠唾玉2345678910我国与玉有关的成语典故1冰肌玉骨 肌指皮肤,

6、直意是指女子的肌肤若冰雪,骨骼像玉石。典故的含义是形容纯洁而美丽的女 子,也可形容梅花的傲寒斗艳。出自庄子逍遥游2冰清玉润 直意是指岳父像冰那样清洁,女婿像玉那样温润。古文中也有将翁婿称为“冰玉”的。出 自晋书卫阶传高濂玉簪记琴桃3冰清玉洁 直意是指像冰那样清明,像玉那样纯洁,形容操行清白、品格高洁,也可以比喻官吏办事 清明公正。即“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洁而正威,和而不亵” 。出自魏书广陵王传4不吝金玉 直意是指不吝惜金玉,成语中的“金玉”是指宝贵的意思,不吝金玉是请人指教时的客气 话,是欢迎批评指正,希望不要吝惜宝贵意见。出自初刻拍案惊奇九5堆金积玉 金玉为细软珍贵之物,一般在匣箱中锁起,如

7、果堆放说明金玉太多,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 也有的可能为显富而为之,即“堆金积玉夸毫毅”出自李贺昌谷集嘲少年诗6粉妆玉琢 直意为白粉装饰的,白玉雕琢的。多形容雪景,也可形容小孩生活的白净可爱。出白红 楼梦第一回117怀璧其罪 直意身上藏有璧玉,因而成了罪过。转意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到嫉妒。即“匹夫无罪,怀璧 乓罪” 。出自左传桓十年8怀瑾握瑜 瑾瑜均为美玉别称,直意是指衣里怀着瑾,手里拿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即 “怀瑾握瑜,穷不知所示” 。出自楚辞九章怀沙9金科玉律 科律均指法律条文;原来是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现在多指不可改变的条规。出自陈子 良平城县陈子干诔10金口玉言 古代称皇帝讲的

8、话,后来有时泛指说话不能改变。11金石为开 金石指最坚硬的东西(最坚硬的石乃钻石也),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能被感动,形容人 的真诚所能产生的感动力,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12金题玉躞 金题是指佥字题签,玉躞系缚卷轴用带上的玉别,直意指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潢,也 有泛指装饰精美的礼品。出自通雅器用13金相玉质 比喻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完美。如,王逸的离骚序:所指金相玉质,百世无匹, 名垂罔报,永不刊灭者矣” 。出自王逸离骚序14金友玉昆 昆:兄弟。比喻一门兄弟“才德俱美” , “昆玉”为兄弟的美称。出自十六国春秋前凉 录辛攀15金玉良言 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出自李嘉宝官

9、场现形记11 回16金玉满堂 原来形容占有很多财富,黄金和美玉摆满全屋后来比喻人很有才能,学识丰富。出自, 老子九章1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表像金玉,内里却是破棉絮,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或事。 出自刘基诚意伯集卖柑者言18金枝玉叶 指出身皇族的后代、王孙公子或出身高贵的公子小姐。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了宗19锦衣玉食 直意华丽的衣服,精美的食品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出自魏书常景传20昆山片玉 昆仑山是产玉的直意是昆仑山许多玉石中的一块,用以表示谦逊,虽然是美玉,但昆 仑山玉中的一片,有沧海一粟之意,后来转用比喻众美中之杰出者。出自晋书隙冼传21兰摧玉折 用兰草、美玉折断比喻贤人夭折,

10、哀悼有才华的人早死,也有转意“宁为兰摧玉折,不 作萧敷艾荣” 。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22蓝田玉生 蓝田是古代产玉的山名,比喻贤父生贤子。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23美如冠玉 古时人们将美玉缀在帽子上,原比喻陈平像帽子缀玉一样外表好看内里空虚,后转用以 比喻男性的美貌。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2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作玉器被打碎,不作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不愿苟全性命。出12自北齐书元景安传25璞玉浑金 未经雕琢的玉为璞玉,未经冶炼的金为浑金。指天然美质没有人的修饰。比喻人的品质 淳朴,没有受过坏的影响。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26抛砖引玉 直意抛出砖引回玉来,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

11、目的在于能引出别人的高见 或佳作。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从稳禅师27被褐怀玉 直意是身穿粗劣衣服却怀抱美玉,比喻身怀绝技,不在人前显露。出自老子七十章28完璧归赵 璧是和氏璧,为战国时赵国所有,秦昭王派人去谎称以 15 城来换和氏璧,赵王不敢拒绝, 但又怕受骗,只好派蔺相如携璧去见秦王,发现秦王的骗局后施巧计夺回和氏璧送回赵国。成语用于比喻 把原物完整归还本人。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9亭亭玉立 亭亭指耸起的样子,玉立比喻身长而美丽,形容女子身材硕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俊秀。 出自沈复浮生六记闰名记乐30一片冰心在玉壶 形容淡泊名利不热中于功名的品格。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31化干戈为玉帛 干戈

12、指古兵器或打仗,玉帛指玉器和纺织品,是指会盟和好送的礼物,指冲突解决 双方和好,比喻变战争为和平。32珠圆玉润 像珍珠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温润,形容歌声或文字既委婉曲折,又自然流畅,即所谓 “珠圆玉润,四面玲珑” 。出自周济司辩33珠联璧合 将美玉珍珠有机的组合。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比喻人才和美好的事物凝集在 一起。出自汉书律历志上34珠围翠绕 被珍珠和翡翠围绕着,可形容贵妇人妆饰华丽或形容贵人随侍美女很多,或人才济济。 出自元曲选郑德辉35珠玉在侧 比容貌德才都超过自己的身边人,比较下深感惭愧,即“珠玉在侧,自惭形秽” 。出自南 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36玉石俱焚 玉和石头一块被破

13、坏,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出白尚书胤征37白玉微瑕 比喻再好的人或事物都有些小缺点。出自陶渊明集序38白璧无瑕 比喻人和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出自景德传灯录延眼禅师39琼楼玉宇 形容月中宫殿华丽精美(美玉做楼神仙的住所)。出自晋王嘉拾遗记40瑕瑜互见 比喻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出自闲情偶寄词曲部41瑕不掩瑜 形容缺点掩盖不了优点。出自礼记聘义二、玉的文化蕴涵131玉是权势的像征真玉稀缺难得,古时被认为是神物,因此,玉宝曾经是天命王权最高利益的神灵牌 位,是旧礼教纲常的标签索引,玉作为中国儒释道三教通用的崇信之物,沉积着历代统治阶级的追求和祈 望。此点在成语中有突出的表现:“金口玉言”代表至高无十

14、的帝王君主,每句话都是人民的“真理” ; “金科玉律”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法规也是神圣不町更改的。龙庭殿宇的“堆金砌玉” ,上达天帝 下绕宫廷,古代神乐的“金振玉声”等成语已将我国古代的王权、神权烘托的无以附加,秦代的传国玉玺, 上刻“受命于天” ,谁得到它,谁才是真命天子。2玉也是财富的像征盘庚把贝和玉连称,凡古代玉璧皆价值连城,为了占有,不惜发动战争, “完璧归 赵”是发生在战国后期的故事赵惠王得到楚国的美玉“和氏璧” ,秦昭王垂涎欲滴,派人送信给赵王, 说愿意以十五城邑来交换。赵王无奈派蔺相如出使秦国,秦昭王收璧后不再谈换城之事。蔺相如略施巧计 使和氏璧重归于赵国,从此典故广为流传,

15、可见当时美玉价值连城,绝非夸张。此外, “堆金积玉” 、 “金 玉满堂” 、 “锦衣玉食”等成语也都说明玉的财富像征意义。3玉是人才和道德的像征人的美包括形体,才智和道德等方面。 “亭亭玉立” 、 “美如冠玉” 、 “冰肌玉骨” , “粉妆玉琢”等是对人体美的表述;“璞玉浑金” 、 “冰清玉洁” 、 “被褐怀玉”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宁 为玉碎,不为瓦全” 、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等为人的品德高尚的表述;“怀瑾握瑜” 、 “金友玉 昆” 、 “金玉满堂”等是对人才华出众的表述;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喻虚伪表里不一的人的成语。4玉还是和平的像征 我国远古黄帝之时,以玉为兵,开创了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玉器时代。这个时代 用玉琢制成生产工具、兵器、祭器、礼器、佩器等已成为社会物质文明的主体。今天已不存在玉兵器,但 历史却留下了,为防止“玉石俱焚” ,采用“化干戈为玉帛”的外交政策防止战争,维护和平等成语。 为维护领土主权,祖国统一,还流传“金瓯无缺”等成语。5玉和玉器既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总和,是人类能动地意识定向人文物物化的结果 与玉相关成语也有物质和精神财富两方面的表述。还 有的成语是人和物双关的表述。三、相关成语的构成机理和形成的文化背景1石崇拜机理 石头是天地间的自然物。人是随着对石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