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35433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溧阳市上沛小学溧阳市上沛小学 缪定智缪定智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农村学校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一、一、 利用地方特色,激发科学兴趣利用地方特色,激发科学兴

2、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觉具有选择性,强大的突出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注意,激发人的兴趣。笔者所在的镇三面环山,矿产资源丰富。水泥厂、石灰窑的建造随即成为镇上的一道风景线,水泥、石灰的生产也成为本镇的经济支柱之一。针对这一地方特色,我们提出了“学习科学,发展家乡”的口号。发动学生探究水泥、石灰的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等。学生兴趣十分高昂,自行组织去参观采访,从中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二、利用地方资源,培养探究能力二、利用地方资源,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2境,引领他们到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

3、科学用科学。 ”大自然千变万化,奥秘无穷。把课堂搬入大自然,可以让学生遨游于大自然,全身心投入到体验科学的过程中。把课堂搬入大自然,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大自然,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他们观察、分析,然后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1、实地考察、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实地考察既是激发兴趣,满足需要的一种方法,也是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我镇地处丘陵地带,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芝山上的岩石星罗棋布,种类较多,而且特征明显。教学认识常见的岩石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芝山,明确了注意事项后,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学生情绪高涨,敲的敲,看的看,很快就掌握了几种岩石的特征,然后再根据特征给岩石取上名字,如页岩、砂岩等。返校时

4、,每组采集了一大包标本,回校后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辨认出了石灰岩、花岗岩等。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不仅认识了各种岩石,掌握了常见岩石的特征,而且对岩石在自然环境下的形态和成因也有所了解。教学地表的变迁一课也是这样。从芝山到竹林水库之间形成坡沟地带。我让学生观察比较上坡、半坡、下坡石块的大小及形状。在观察和比较中,学生了解了卵石形成的过程,也理解了“风化作用”和“搬运作用”这两个词的具体意义。学生真刀实枪的干了,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2、基地试验、培养实践活动能力。3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尽管农村

5、学生接触到许许多多动植物,掌握了不少饲养、种植技术,但毕竟是不系统,不全面的零散知识,有必要建立试验基地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从而让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我校有大小花坛约 300 平方米,并开辟了操场以北的一块空地作为植物园,基本保证了自然课植物内容教学的需要。在植物园里,我们本着四条原则安排种植:不同季节的植物搭配;喜阳和喜阴植物的搭配;当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搭配;根生、籽生和茎插植物的搭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指导学生下种、管理,并有目的地让学生在某些环节上做好观察,写好记录,等到整个观察结束,再指导学生进行小结。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增强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持之

6、以恒、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我镇有许多水产养殖户和家兔、家蚕饲养户。我们与学校附近的饲养户取得联系,作为动物试验基地,让学生定期去观察、记录。学生还帮助饲养户采桑叶,喂料,捕虾。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一些动物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丰硕成果。3、指导撰写报告、培养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实地考察,动手栽培、饲养,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然后让学生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巩固和深化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表达、组织、运用的能力。如学生写出了芝山4行 、 石头也分类 、 家兔的饲养 、 石灰岩旅行记等富有科学道理的小文章。组织评比后,我把优秀作品发表到校刊上,学生积

7、极性更高了。三、三、 关注探究过程,发展科学精神关注探究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精神。它是一个人在处事行事中所具有的一种精神气质,是一种执着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只有在科学实践中才能真正养成。在“实地考察” 、 “基地试验” 、 “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发展。芝山海拔约 300 米,且没有一条通往山顶的捷径。在考察中,同学们可真是披荆崭棘,有的衣服划破了,有的手划破了,但没有一位同学怨苦,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岩石的辨别、收集中。小组成员合作十分默锲、愉快:力气大的负责搬运标本;善于表现的嘴里直嚷嚷着岩石的外行特征;细心的同学则不是的记录着-亲历了探究过程,学生就不会弄虚作假,才能实事求是地写出富有科学道理的报告。山村是个广阔的天地。美丽多姿的山川,纵横交错的河流、水库、平塘,各种各样的虫鱼鸟兽,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的农作物,都是得天独厚的活教材。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让学生融入自然,才能真正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