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粘度改性沥青砼具体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229299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高粘度改性沥青砼具体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高粘度改性沥青砼具体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高粘度改性沥青砼具体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高粘度改性沥青砼具体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高粘度改性沥青砼具体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高粘度改性沥青砼具体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高粘度改性沥青砼具体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高粘度改性沥青砼具体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以下说明来自材料供应商,具体应根据材料供应商有关要求和规定执行。 1.材料 1.1 沥青排水性混合物采用高粘度改质沥青。与普通的沥青混合物相比因为粗骨料材作为主体空 袭率高,所以能够得到骨材的抗飞散、耐季节性、耐水性及耐流动等较高的性能。 高粘度改质沥青的标准的性状试验项目标准的性状针入度(25C) 1/10mm40 以上软化点 C80 以上伸度(15C) cm50 以上引火点 C260 以上薄膜加热质量变化率 0.6 以下薄膜加热针入度余留率 %65 以上粘结力(25C) N.m(Kg.cm)20(200)以上纫度(25C) N.m(Kg.cm)15

2、(150)以上60C 粘度20000(200000)以上1.2 骨材 使用 015mm 的碎石 2.材料的级配条件 沥青量5使用材料配合比1015mm60510mm2605mm103.拌合方法 以下为拌合条件项目条件每批的拌合量2000Kg拌合温度170185C沥青加热温度1805C 骨料加热温度18510C 拌合时间Dry5 秒 Wet45 秒拌合注意事项 (1) 拌合温度不超过 185C (2) 因为大量使用粗骨料与通常的沥青混合物相比骨料的温度很难控制骨材容易过度加热, 所以需要 采取控制燃烧炉(burner)的燃料或加大细骨材的供给量等措施。 (3) 在排水性混合物的制造过程中为了防止

3、热箱(hot bin)的溢出需要抽出一部分骨材以调节 骨材储藏量。 (4) 在排水性混合物的制造过程中为了使沥青均匀地附着在骨材上需要较长的混合时间。 (5) 在排水性混合物的制造过程中沥青制造厂的制造能力比制造密粒度沥青混合物降低 60左右。 (6) 排水性混合物因为空隙率高比通常的加热沥青混合物容易冷却,所以搬运车上必须使用双层搬运布以防止温度的下降。 4.混合物的性能混合物的性能按以下基准为目标确认。以下为参考例。 加热骨料筛分试验 目标粒度通过质量百分比(%)筛孔径19.013.24.752.360.075目标粒度10087.620.514.44.7合成及抽出粒度试验 目标粒度通过质量

4、百分比(%)筛孔径19.013.24.752.360.075目标粒度10087.620.514.44.7粒度范围 100 90100 1135 1020 37 沥青抽出试验 沥青量 5 目标量在0.3以内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空隙率 20安定度 3.43KN 以上流动量 20/100cm40/100cm 温度管理出厂温度 170185C到达温度 165185C初期碾压 153173C终碾压 5070C 现场取样试体的密度试验空隙率 20压实度 1002透水试验-参照佐东奥科贸(上海)所有的透水试验仪器进行试验 透水系数 0.1cm/秒以上 加热骨料筛分试验结果(例)通过质量百分比(%)储仓种类19

5、.013.24.752.360.075配合试验100.086.70.8试验铺设100.088.46.61正式施工100.098.15.01.7配合试验100.099.754.94.7试验铺设100.063.72.42正式施工100.061.60.7配合试验100.095.61.4试验铺设100.099.378.81.83正式施工100.098.786.314.4合成及抽出粒度试验结果(例)通过质量百分比(%)筛孔19.013.24.752.360.075配合试验100.090.622.814.34.1试验铺设100.091.832.417.04.2加热正式施工100.098.726.713.9

6、5.4试验铺设100.094.721.811.23.9抽出正式施工100.095.719.610.63.2目标粒度100.087.620.514.44.7粒度范围100901001135102037沥青抽出结果(例)设计沥青量(%)5.1误 差目 标 值试验铺设5.050.05正式施工4.890.210.3以内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例)密度(g/cm3)种类回数(回)表观理论空隙率 (%)稳定度 (KN)流动量 (1/100cm)试验搅拌502.04819.64.5136.7试验铺设502.02320.54.7235.0正式施工502.0232.54620.85.2936.7规格值-20 左右

7、3.43 以上2040温度管理结果(例)项目出场(C)达到(C)初始碾压(C)终碾压(C)测定值1741861741821551626070目标值1701851651851531735070No密度(g/cm3)空隙率()压实度()12.05219.4101.722.04619.6101.432.05119.4101.741.99921.599.152.10517.3104.161.89325.693.9平均2.02420.5100.4目标值-20 左右1002 *因取样方法的影响,除去最大值及最小值。No密度(g/cm3)空隙率()压实度()12.05219.4101.722.04619.6

8、101.432.05119.4101.741.99921.599.1平均2.03720.0101.0目标值-20 左右10025.施工方法 (1)在排水性铺设中所使用的机械与通常的铺设所使用的机械相同。以下是标准的铺设 机械的组成例子。 均匀铺设:沥青铺设机(finisher) 一次二次滚压:1020t 的压路机 完成滚压:815t 的轮胎式压路机或 610t 的前后排列式压路机 (2)在一次及二次滚压时压路机压固排水性混合物以确保所规定的巩固度。压路机的滚 压次数为 79 次左右(本公司实际施工经验) (3)一次滚压的滚压温度一般为 140160C (4)为了防止表面的混合物的飞散使用轮胎式

9、压路机来进行排水性混合物的完成滚压。 轮胎式压路机的滚压次数是 23 次左右。 (5)因为在完成滚压时可能会有混合物附着在压路机的轮胎上,也可能会发生破坏空隙 的现象,所以最好在路面温度为 7090C 左右时进行完成滚压。 (6)为了防止轮胎式压路机的附着最好是使用防附着剂。 (7) 铺设粘结层(tack coat)以使排水性混合物层和下层的非透水层的很好的粘结。在粘结层 中采用了橡胶沥青乳剂(PKR-T),乳化沥青分两次喷洒,第一层 0.6L/m2,第二层 0.4 L/m2。路面试验及检测 1、 本工程路面除按照有关施工规范、验收规范等执行质量控制外,尚须按材料供应 商所提供的质量控制要求对

10、高粘度改性排水沥青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测。 2、 本工程的控制重点: 1) 控制高粘度改性排水沥青砼面层顶面弯沉值; 2) 控制不同路面基层、底基层、垫层以及新老路基、路面的搭接; 3) 控制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压实度和老三渣基层顶面回弹弯沉; 4) 控制老路基或者 喳顶面回弹模量; 5) 控制高粘度改性排水沥青砼的透水性要求: 1、排水盲沟 1) 应保持沟内三面平整、清洁,清除沟内松散物;应切除沟侧路面中、下面层不密实 沥青砼。 2) 油毛毡摊铺要求:沟体底面满铺,平石侧竖直铺至距平石顶面以下 5cm,沥青侧满 铺并朝路面方向翻边 10cm。 2、排水管 1) 排水管采用 Dg50mm 的钢

11、管,钢管每隔 10cm 一个打孔断面,每个断面 3 个8mm 的孔,沿竖直方向中轴线,一个竖直朝下,两个各朝上左右斜 45。 2) 排水管之间采用同种材料的套管连接,套管长度 20cm。 3、排水沟(管)纵坡纵坡以排水顺畅为原则,跟道路(平石)保持一致。 4、防水措施排水沥青砼下,应设置路面满幅防水层,防水层材料采用橡胶乳化沥青。防水层施工分 两层,第一层按照 0.6L/m2喷洒,第二层按照 0.4L/m2喷洒。5、交叉口排水 交叉口分为交叉口和沿线小开口。 1) 交叉口:总的原则,整个交叉口范围满铺排水沥青砼面层,交叉口范围内四周均应 设置排水盲沟,并应闭合,盲沟的做法同路段。在相交道路上的

12、盲沟(排水管)应接至 第一个边窨井。 2) 小开口:小开口处,盲沟应顺路段平石方向延伸连接贯通。 6、常规沥青与排水沥青的衔接 1)凡是两种面层接缝处,均应设置排水盲沟,盲沟做法一样。 2)接缝处也应采取同样的排水措施。 7、弯沉控制增加路面中面层(中粒式)顶面弯沉控制,要求不小于 45(0.01mm)路基路面施工注意事项 一、路基 1.要求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 25Mpa,否则,须进行地基处理。 2.管沟开挖铺设完毕后,要求按照路基有关规范进行回填,道路施工前,应对管 沟回填进行核查,满足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 25Mpa。并按要求进行垫层、基层、 面层搭接。 二)、宕碴垫层: 1、 本工程新

13、建路面垫层采用宕碴。 2、 宕碴要求最大粒径不大于 200mm,通过 100mm 筛孔的质量控制在 8090, 通过 50mm 筛孔的质量控制在 5070,且须连续级配,最大含泥量不 超过总重量的 20。 三) 、基层: 1、 本工程新建路面基层采用(5%水泥掺量)水泥稳定碎石。 2、 基层分层摊铺,分层压实厚度为 1520cm。施工前要根据有关试验或经验确定松铺 厚度并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碾压。当基层标高不符合设计时,要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处 理,严禁随意修补。 3、 基层养护期间,禁止开放交通并保护表层不受污染或破坏,施工车辆应缓慢行驶,行 驶速度不大于 10Km/h。 4、 老三渣基层作为新路

14、面基层使用时,要求无明显裂缝,无明显变形,在其上施工路面 面层前,应对其进行整体核查,并要求控制其顶面弯沉,否则,应采用水泥稳定碎石 重作基层。 5、 老三渣基层上,采用玻纤土工格栅进行加强,按要求喷洒乳化沥青透层后,满铺土工 格栅。土工材料铺筑参照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规定执行 (下同)。 6、 土工格栅的张拉、搭接与固定,均须按照有关规范规定执行。先铺设格栅网,再洒布 透层油。 7、 具体施工参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执行。 四、构造层 1、 本工程基层顶面采用橡胶乳化沥青透层,施工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32

15、-94)规定执行。 2、 基层与面层之间的设置玻纤格栅,施工参照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规定执行 五、面层 1、普通沥青混合物的集料级配沥青用量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32-94)中沥青级配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结合马歇尔试验确定。 设计提供的路面材料参数仅供参考,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集料规格及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规定。 3、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控制、碾压遍数、开放交通的时间必须严格按照公 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执行。 4、沥青混合料摊铺系数应根据试验确定。 5、压路机压实后,不得有明显的轮迹,严禁碾压机在未成型的路面上转向、调 头。 6、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7、接茬应紧密、平顺。 8、所有接缝施工过程中,都必须用 3m 直尺对平整度进行检查,防止接头不好, 影响而全路段的平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