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29038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版本:A程 序 文 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文件编号:受控标识:发放编号:2009.10.01 发布 2009.10.10 实施xxxxxxxx 有 限 公 司 1文件修改履历表文件编号:XG/SP-18-2009版次/修改码修改原因编写/修改审 核批 准实施日期A/0新制定2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与风险控制程序1 目的为全面准确地辨识危险源,科学地评价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为策划风险的控制措施提供方法依据,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 xxxxxxxx 公司 QES 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3 引用文件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

2、管理体系 规范 。4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标准中的术语和以下定义。4.1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4.2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4.3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4.4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4.5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4.6 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5 职责5.1 生产安环部负责组织制订风险分级3标准和确定重大风险辨识危险源,并对各单

3、位的、级危险源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季汇总监督检查情况。5.2 生产安环部负责公司、级危险源的控制。5.3 部门/单位负责对本部门工作活动和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6 工作程序6.1 危险源的识别6.1.1 部门/单位以小组为单位,全过程识别本区域生产活动和工作场所中具有的危险源,并报本部门/单位主管安全人员汇总整理。6.1.2 危险源的识别应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的活动、工作场所、设施及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各种潜在的危险源。6.1.3 三种时态:指过去、现在和将来。6.1.4 三种状态: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设备的开机、停机、检修等情况下,危险源与正常状态有

4、较大不同,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指发生火灾、爆炸、洪水等情况。6.1.5 危险源的识别方法a) 询问和交流;b) 现场观察;c) 查阅有关记录;d) 获取外部信息;e) 工作任务分析。6.2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6.2.1 危险源风险评价小组须由 3 人以上组成,应具备下列工作经历(或职称)4之一。a)从事生产技术工作五年(含五年)以上经历;b)从事生产操作或生产管理工作五年(含五年)以上经历;c)从事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五年(含五年)以上经历;d)工程师(含工程师)以上职称;e)技师(含技师)以上职称。6.2.2 风险评价小组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在原有控制措施下进行评价,并填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

5、控制表 。6.2.3 风险评价的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格雷厄姆法) ,具体见表1。风险评价 D=LEC表 1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10 6 3 2 0.5 0.2 0.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的暴露10 6 3 2 1 0.5频繁程度E值5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 安全要求100 40 15 7 3 1事故发生的后果C值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

6、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320 160-320 70-160 20-70 20危险程度D值6.2.4 风险级别分为五级 a) 一级危险源:D320; b) 二级危险源:160D320; c) 三级危险源:70D160; d) 四级危险源:20D70; e) 五级危险源:D20。 6.2.5 对各部门辨识出的危险源,由生产安环部组织进行再审定,经分管副 总经理批准后并备案。 6.2.6 对判定为一、二级的危险源,列为公司重大危险源,并填写重大危 险源一览表 ,然后制订目标、指标或管理方案报生产安环部审定并经分管副 总经理批准,审定结果报

7、分管副总经理、生产安环部。各部门/单位同时对本 区域的相关方在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3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6.3.1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包括有管理型和技术型。 6.3.2 控制措施的选择原则: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防护。 6.3.3 各部门/单位对辨识出来的所有危险源须制订控制措施,纳入岗位操作 规程或管理制度中。对于第一次辨识出来的危险源,须先拟定控制措施,再 进行评价。 6.3.4 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表中识别的危险源,各部门 应制订相对应的控制措施,保证风险程度降至最低。 6.3.5 控制措施的要求 a) 确定风险控制的

8、方法、范围、时间安排; b) 确定负责执行此过程的员工的作用和权限; c)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危险源控制措施及时、完全地被实施,并始终得到 了监视; d) 每年向管理者提供了有关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的进展和评审结果的资 料。 6.3.6 各级危险源由岗位控制,落实到人。一、二级危险源由生产安环部控 制,三、四、五级危险源由各部门控制。各管理层面必须制订管理检查制度, 上一级对下一级的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6.3.7 生产安环部每季度对一、二、级危险源控制情况书面报分管安全环保的 副总经理。 6.4 危险源识别的频次 危险源的识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发生下述情况时,要及时重新 识别危险源,更新(或补充)危险源。 6.4.1 新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6.4.2 企业自身业务发展、产能扩大; 6.4.3 相关方的要求;6.4.4 外审、内审发现危险源识别不全; 6.4.5 事故、事件的发生。 6.5 重大危险源判定的频次 6.5.1 生产安环部每年 11 月份组织各部门/单位对本区域生产活动和工作场所 中具有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判定重大危险源。 6.5.2 各单位在工艺、设备、法规、产品等发生变化时要进行相应的危险源辨 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7 记录 本程序形成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