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07年高考语文新课程备考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0226576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2007年高考语文新课程备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浅谈2007年高考语文新课程备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浅谈2007年高考语文新课程备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浅谈2007年高考语文新课程备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浅谈2007年高考语文新课程备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2007年高考语文新课程备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2007年高考语文新课程备考(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高考备考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高考备考一、新形势和新任务新形势:新课程第一年高考,考试说明变化大,试卷结构变化大,出现选做题。新任务:研究选做内容和题型;研究“探究能力” ;研究作文新情况。 二、考试说明解读(一)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一)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1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命题指导思想:“命题既要保证平稳过渡,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 “平稳过渡”用了“保证”一词,说明考试说明拟定(或说命题者)者非常重视“平稳过渡” ;“新课程理念”仅用“体现”一词,表明新课程实验后的第一年高考,不会全面深刻地落实新课标理念。但是就是这一点变化,也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新课标理念在考试中

2、具体是指什么?我觉得从形式上来说,主要是指“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必修内容的考查应立足于共同基础,选修内容的考查在注重基础的同时,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 ,就是“关注试题的个性化、开放性和选择性” 。2考试能力要求的变化考试说明规定:“突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目标的考查,具体表现为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的考查,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比 2006 年全国考试说明多出一个层级,即“探究” 。 “探究”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3考试内容的变化统一考试变为必考和选考:必考内容

3、:必修课程“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必修模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选考内容: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四个系列,考生从中任选两个系列的试题作答。4试卷结构的变化客观题(选择题)约占 20,即 30 分;主观题约占 80,即 120 分。必做题约占 9095,即 135140 分;选做题约占 510,即不超过 15分。必做内容包括:(1)语言知识积累及应用;(2)文言文阅读;(3)名句名篇;(4)现代文阅读(一篇) 。 (5)作文,1 题 60 分。2选做题采取长卷命题方式,超量给题,限量选做。考生从以下 2 个题组中任选 1题(考生只选一题)作答:()诗歌

4、与散文、小说与戏剧;(2)新闻与传记。5题型示例的变化与往年全国考试大纲相比,题型示例没有了科技文,多出小说阅读和新闻访谈阅读两种文体阅读,这是选修课内容。(二)(二) 面对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一种新的试卷结构形式,有这样几个潜规则是要面对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一种新的试卷结构形式,有这样几个潜规则是要注意的:注意的:1从文体上说,必做题和选做题一般不会叠加同文体阅读题,比如必做题中已经有文化类现代文,选做题中不会再出现文化类散文。2阅读题中,必做题和选做题中的知识点,一般不会重复;极有可能会加大鉴赏评价的分值,甚至会有个性阅读题型,以体现“探究”层级。3 “现代文”是必做题,这样社科文(或文化论文

5、)和科技文只能考一种,科技文不考的可能性基本已成定局。因为提的是“现代文” ,选做题又有“诗歌与散文” ,所以必做题中的“现代文”就不可能是文学性散文。4必做题已经有文言文,那么选做题“诗歌与散文”中再出现古典散文的可能性基本没有。5必做题“语言文字应用”应该与往年的语言运用题不会有很大差别,但是题目中,一定有在内容上、题型上与教材联系紧密的题(如语文活动) 。6名句名篇属于填空题。6 分的分值,不可能只是名句, “名篇”会涉及文学作家作品知识,但是考文体知识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三、关于选修课和选做题我们开设的选修课,有“唐宋散文” 、 “唐诗宋词元散曲” 、 “中国现代散文” 、 “短篇小说选

6、读” 、 “新闻阅读与写作” ,我们自己编了“语言文字运用”教材,算是补充。 四、关于阅读复习重点先说必做题。这里有几个概念必须搞清楚并充分重视:必做题“现代文”是指什么文体?应该是指我们以前提的“社科文” 、 “科技文” ,是不包括文学性散文的,选做题系列中有“诗歌与散文” 。从广东省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来看,没有科技文,仅有一篇哲理性议论散文,还有一篇文学性抒情散文,我以为,2007 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最大的可能就是哲理性议论散文,或者说是文化论文(历史文化散文) 。这两者我们以前统称为“社科文” 。两者只有内容上的区别,没有文体上的不同。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社科文简

7、答题:2005 年北京卷四题戏剧与戏曲 ;2005 年上海卷一题民间剪纸 ;2006 年山东卷文赤壁 ;2006 年北京题天坛之美 (2 个选择题,2 个简答题) ;2006 上海题一“城市色彩” ,二大题“悼念冰心” ;2006 年重庆卷说村落 。2005 年山东的五题溯源也可以说是议论性散文,还有 2005 年江西卷五题给匆忙走路的人 (严文3井) 。这样说来,必做题现代文,我们今年重视训练哲理性散文或历史文化类散文简答题,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现有的复习资料中,这类文本的主观阅读题很少,质量好的这类阅读题很少很少。各位高三语文老师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其次要关注考纲

8、的表述: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 1、理解 B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必做的文言文阅读除了 4 个选择题外,还有翻译题,可能会有断句。再说选做题。“诗歌与散文”部分要重视文学类散文,其次适当重视现代诗歌。 “小说与戏剧”部分:2007 年题型示例中, “小说与戏剧” ,只涉及小说阅读,是没有戏剧阅读的。近年来小说阅读题在高考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 2004 年辽宁高考题,纪伯伦的“认识自我” ;一次是 20

9、04 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雁阵 。山东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选了日本作家武田泰淳的信仰 。之所以没有用现成的高考题,而是单独选用,我分析主要是题型指向不同的缘故。那两个小说高考题命题角度、分值,与当年的散文题差不多。 信仰这篇小说的命题合乎考试说明中 3 题目 12 分的要求:1、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面对铜像,将军为什么苦笑?老太婆为什么对将军的铜像顶礼膜拜? 2、老太婆的儿子始终没有出现,但他却在小说中起着重要作用。试作简要分析。3、归纳并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这 3 题分别涉及情节理解、艺术手法(章法) 、主题思想。“新闻与传记” ,题型示例中只涉及新闻,是 2003 年上海高考题(新

10、闻访谈):记者肖英访王洛宾。五、关于“究能力层级”的考查 (一)情况分析(一)情况分析我省 07 年试说明与 06 年全国考试大纲相比,多出一个“探究”层级。 “探究”能力在试题中考查什么,如何考查,复习备考如何应对,我们也做一点探究。什么是探究?“探究”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 “疑点难点”一般是指试题文本中的“疑点难点” ,如果试题文本中没有疑点难点,那最多是理解归纳,而不是探究;“发现和创新”是指考生对疑点和难点的认识和评价,是自己的观点。如果试题真的是依这样的指导4思想命制,难度无疑会是很大的;考生如果没有广泛的阅读积累

11、,没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就提不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得分就难。那么“探究能力”到底考查什么,如何考查呢?其实“探究”和以前考试大纲中的“评价” ,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没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以为,我们从以往的高考试题中就能看出端倪。先看 2006 年山东卷。第五大题文赤壁阅读第 19 小题:“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 字左右。6 分。 ”规定“可从为人、为文、为官等方面去认识评价(三方面或一方面均可) ” 。评分标准是这样定的:“认识阐释合理、评价有个人观点、语言表达流畅,三方面各 2 分” 、 “不联系原文、出现常识性错误,适当扣分” 。没有标准答案

12、。 (注意“语言流畅”2 分)其实, 文赤壁这篇文章观点鲜明确定,材料确凿明晰,几乎没有疑点难点或含蓄之处供考生探究,甚至选择性的余地都没有,所谓个人观点基本谈不上。从阅卷结果看,考生的观点都来自文章,并非自己的。好的答案举例:1.苏东坡一生大起大落,连遭大灾大难,但他超拔豁达,最终艰难玉成,留下了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他的诗词在悲愤中表现出旷达情绪,洒脱满怀,宋词的天空因你而更加精彩,超拔豁达,文学的殿堂缘你而金碧辉煌。 (5 分)2.苏轼拥有渊博的学识与高远的志向和豁达的情怀、高贵的气质。他不安于现状,不相信命运,心中坦荡,问心无愧。面对挫折,他毫不惧怕,勇敢面对,并创造出传世名篇。他的精

13、神将光耀千古,他的美名将流芳百世。 (5 分)再看 2005 年辽宁卷。第五大题切梦刀阅读第 22 小题:“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6 分) 。 ”答案和评分标准是这样规定的:(1)不删好。最后一自然段点明并深化了主题,这可以使文章立意显豁、直接而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分) “五百,两套烧饼”的叹息将“烧饼”与“切梦刀”的价值并置比照,进一步消解了“切梦刀”抚慰心灵、疗治伤痛的意义。 (3 分)(2)删掉好。这样可以避免将作者的主观情感直接呈现出来,使文章含蓄,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思索与想像空间。 (3 分) “贵来!

14、 ”“惘惘然而去” ,用金钱衡量“切梦刀”的价值,且言其贵,已经传达出对“切梦刀”意义的怀疑和否定,文章结构至此已经完整,表达也已清楚。 (3 分)以上两种答案,答出其中一种即可。只答“不删好”或“删掉好”不给分。“删掉好”和“不删掉好”都可以,只是此题规定了两种答案。以上两例,可以供我们备考辅导时参考。(二)应对措施(二)应对措施了解了考查的方式和题型后,就是如何应对的问题。我以为,在方法和思路上应该注重以下几点:51、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选择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社科文文本,由老师或个别同学提出问题,然后在同学之间充分展开讨论、辩论。鼓励每个同学大胆提出自己的认识、评价意见,相互碰撞,集思广

15、益,这样可以训练同学们在阅读中提出意见和看法的能力。2、同学们的大胆评论起码要遵循两条规则:一是有个性和创新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二是思维应该是有根据的,不能游离文本,任意发挥,不着边际。3、要进行“组织答案”指导、训练:答案既要言简意赅,又要语言流畅。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际是一种功夫,一种能力,要下功夫训练。总之,明确“探究”的概念、 “探究”的内容范畴,熟知高考已经出现的类似题型,备考时注重讨论、辩论,组织答案时达到言简意赅和语言流畅的要求,这样,做好探究类试题,就会有较大把握。六、2006 高考作文总揽和 2007 年命题趋势预测2007 年高考作文怎么考,复习训练应该沿着什么路子

16、,注意哪些问题,避免什么倾向,一定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这里,我想联系新课程标准和 2006 年高考作文命题,谈几点不很成熟的看法。(一)新课标对书面表达的主体要求(一)新课标对书面表达的主体要求新课标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是全面的,其中对书面表达的主体要求如下: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与原“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的书面表达要求特别突出了以下几点:培育科学理性精神;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