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施工工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24733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预应力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预应力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预应力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预应力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施工工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预应力施工工艺 一下料与编束1*大桥预应力所用材料为:竖向预应力筋采用32 精轧螺纹钢筋,纵向预应力筋采用 1575 钢绞线。引桥采用 245高强钢丝。其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2预应力钢材进货后应分批验收,验收时应检查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方法及标志内容是否齐全正确。3预应力钢材表面不得有裂纹毛刺机械损伤氧化锈油污等,锈蚀严重的不得使用。4预应力存放点应干燥清洁支垫放置。支垫高度20cm,并加盖予以防护,以便防雨、防晒、避免锈蚀。5每批预应力钢材应取样按国家标准的机械性能检验,核对是否符合要求。6下料场地应平整,长、寛应符合施工要求,并高出地面10cm 以上,并有防雨设施。7预应力钢材下料时

2、应用砂轮切割机和钢丝剪,不允许使用电焊机或氧炔焊切割。8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下料:(1) 钢绞线切断前应用 22#镀锌铁丝绑扎其端部,防止散股。(2) 钢绞线每隔 1.5m 用 22#镀锌铁丝绑扎一道,丝头扣向 (3)钢绞线束运输时每隔 2 米应有一支点,起吊时应把钢2绞线盘成圆盘,其直径不应小于 2 米。 9竖向预应力筋下料(1)按设计尺寸用切割机切断,其端部用砂轮机将毛刺和棱角磨平。(2)竖向预应力筋为单根下料。10高强预应力钢丝的下料(1)钢丝下料前应检查卷扬机、弹簧测力器、钢丝夹具等有关工具是否准备齐全。(2)将钢丝从放线架上抽出两根,在大于设计长度 2米处剪断,然后两端夹紧在“钢丝夹具”

3、内。(3)开动卷扬机慢慢向钢丝加力,当“弹簧测力计” 指至 1.52 吨时,卷扬机暂停,但不能放松。在钢丝两端用直尺测量其长度,用钢锯锯出痕迹做为标记,卷扬机放松使“弹簧测力器”指针回零,用“断丝剪”在标记处剪断钢丝。(4)将钢丝 24 根组成一束,一端穿至墩头锚杯丝孔内,锚杯丝孔分为两圈,外圈 14 孔,内圈 10 孔。(5)将锚杯内圈的 10 根钢丝穿过“分丝板” ,然后将分丝板移至钢丝束墩头的一端,将钢丝分成两部分后取下分丝板,约在未墩头一端的 50cm 处将穿过分丝板的 10 根纲丝和 14 根钢丝分别用 22#镀锌铁丝3绑扎起来,然后将编扎好的 14 根钢丝放外圈,把另外 10 根钢

4、丝放在内圈卷成一束捆扎好。(6)将端头绑扎好的钢丝束每隔 1.5 米用 22#镀锌铁丝绑扎一道,在未张拉时,钢丝束应理顺放好。 (7)钢丝墩头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11预应力钢束不得踩压、交叉、扭曲;两端应整齐,堆放有条理。 12同一束预应力钢束应取自同一盘材料,从而保证其机械性能一致。13已绑扎成束的预应力钢材应挂标签,其内容有:设计束号、梁位号、编制时间。二、孔道制作1主桥纵向孔道采用 =0.35mm,内径 D=120mm 波纹管成孔,引桥孔道采用 =0.35mm,内径 D=80mm 波纹管成孔。竖向孔道采用“铁皮管”成孔,厚度为 1.52mm,内径 d=50mm。2波纹管使用前应检查,当发

5、现有裂纹、破损及端部卷曲现象时,应采取措施修整。3波纹管搬运时应采用多点支承,支点间距不大于 3 米,两端悬出长度不大于 2 米。4预应力管道的放置位置应与设计位置相同,其上、下和水平方向的误差5mm,竖向预应力管道应与梁顶面垂直,其间距误4差3mm,安装波纹管时,应注意必须使各管道的波纹方向一致。5竖向预应力粗筋安装时,先将预应力粗筋放入管道,拧紧上下螺母,将垫板 A、B 与顶底板受力钢筋焊牢,铁皮管端部外缘与垫板内壁贴紧,用气焊满焊,不允许有漏焊和气孔存在。焊缝应底于 A、B 垫板表面。预应力粗筋下部的螺母应与垫板 B 沿线接触面,用气焊焊牢,该处若使用有通气孔的螺母,应将通气孔堵严。6波

6、纹管的接口处应用套管连接,套管厚度 0.35mm,其内径分别为 D=128mm 和 80mm,长度 2530cm,接头应位于套管中心,套管两端与管道连接处用宽胶带纸或黑胶布贴牢,接缝两侧缠绕的寛度均为 5cm。7随桥梁施工逐节安装的波纹管,前节管道露出砼端面长度7cm,外露部分在拆模后,梁端面砼凿毛时应仔细检查,表面若有损坏变形,应及时修整。8预应力管道的波纹管应固定在定位网片上,网片间距为50cm,在曲线及上下锯齿块处,间距应加密,定位网片的位置应准确并与箱梁钢筋网焊接牢固。9纵向预应力管道应在最高处设通气孔,内径 D=20CM 胶管,端部露出梁板砼表面 35cm,压浆板前用胶带纸封口,安装

7、应与波纹管轴线垂直。10砼灌注后,应立即用“通孔器”检查孔道是否畅通,弱发现有漏浆,少量时可用“通孔器”拉出,若漏入水泥浆量大,应5立即用高压水冲洗管道,堵塞严重时,应挖开砼抢修。11灌注砼时应避免管道移动,振捣时严禁振捣棒碰撞管道。安装钢筋时,应避免钢筋碰撞或刺破预应力管道。电焊操作时,严禁焊渣溅落在预应力管道表面。三、穿束1模板拆除后,应清除张拉孔道周围及张拉垫板上的水泥、污物,用孔道端面“垂直检查器”定出锚具位置。2穿束前应用“通孔器”通孔,以确保钢束通过。3对于长度大于 20M 的钢束,穿束时应向钢束表面涂润滑剂,润滑剂采用中型肥皂。其操作步骤如下:31 先将肥皂加热至熔融状态(如稠浆

8、糊状) 。32 穿束时,一面穿束一面将肥皂涂在钢束表面,但对钢束两端 2.5m 范围内不涂。以免影响锚固和张拉。33 涂皂操作时,应戴橡皮长手套。34 待张拉完毕后,应用压力为.3-4Kg/C的清水冲洗管道。以便将中性皂冲净,冲洗时间5 分钟。35 钢束在移运过程中,应采用多点支承,支点间距不得大于 3M,端部悬出长度不的大于 1.5m,钢束若吊运,钢束圆盘的直径应大于 3m。4.穿束可采用人工穿束,人机结合穿束和机械穿束三种方法。5.穿束工作完成后,应调整两端钢束的伸出长度,使其相等。6四、张拉1张拉设备采用的是 YG70、YCK350 型千斤顶,28063 型电动油泵,高压油管随机所带。压

9、力表采用 1。5 级、0。4 级两种。主桥纵向预应力采用“YGM 锚具” ;引桥预应力采用DH524 墩头锚具。千斤顶和压力表需经过配套校验,锚具需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张拉时,砼强度不能低于设计要求的强度,锚下垫板若有蜂窝及其它严重缺陷时应在拆摸后采取补救措施,待达到了强度后方可进行张拉。3锚具应洗净油污,擦拭干净。4在锚具垫板上准确画出锚圈位置,检查锚具垫板与管道轴线是否垂直,若有偏斜应加楔形垫板调整。5千斤顶应用 0。5T“吊胡芦”吊在支架上,千斤顶安装完毕后应使其轴线与孔道重合。6张拉61 纵向钢绞线束张拉:611 张拉方法:双头张拉,左右对称进行,张拉力为:超张拉:307。6T

10、,控制张拉力:292。95T。612 张拉程序:0初应力(画测量标记)105k(持荷 5 分钟)k(测量伸长值锚固) 。613 张 k 拉顺序:按各节段设计规定,左右对称进行。7614 张拉步骤:A安装工作锚,用6 钢筋轻敲夹片,使夹片夹紧钢绞线,夹片外量应一致。B安装千斤顶和工具锚。C安装油管。D四个油管同时启动,缓慢升压使四台千斤顶同时工作。E张拉程序完成时,梁两端锚具应先后锚固,一端锚固时,油压应保持稳定。F拆下工具锚和千斤顶,进行下一束施工。62 竖向预应力粗筋施工:621 张拉力:54T,一端张拉。622 张拉程序:0k(持荷 2 分钟测量伸长值)锚固。623 操作步骤:A:安装垫圈和锚具,用搬手拧紧螺母,张拉端钢筋应露出锚具 6 扣螺纹以上,非张拉端钢筋露出锚具长度一般与钢筋直径相同。B将穿心拉杆旋戴在钢筋上(至少 6 扣螺纹) 。C千斤顶就位,套在穿心拉杆上,撑脚抵在垫板上,链轮套管套上锚具,然后装上并拧紧穿心拉杆螺母。D启动油泵,随张拉力增加不断拧动施紧装置,至张拉力达854T 时持荷 2 分钟,测量伸长值。E拧紧螺母锚固。F油泵回油卸下千斤顶,一次张拉结束。G如何一次张拉千斤顶行程不够,可采用二次或多次张拉。7每次张拉时,千斤顶活塞伸长量应小于其最大行程约 2CM以上。8每一束(根)张拉施工完毕后,都应认真填写张拉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