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目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23614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目的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目的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目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目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和目的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期研究是人体药理学研究,通常是非治疗目的。一般在健康志愿者或某类患者中进行;具有显著潜在毒性的药物通常选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期研究可以是开放、自身对照的,也可以为了提高观察有效性,采用随机和盲法。期临床试验的内容根据我国药品临床试验指导原则,期临床试验包括:人体耐受性试验单剂量递增耐受性试验多剂量耐受性试验(视临床给药方案而定)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3 个不同剂量的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推荐临床剂量的多次给药药代动力学期临床试验的一般程序 单剂量递增耐受

2、性试验3 个不同剂量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多次给药的耐受性研究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单剂量递增耐受性试验设计要点一、前言1、背景:临床前研究摘要(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2、研究责任:申办者、承担者3、研究目的4、研究时间表二、试验1、伦理: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书2、临床数据记录:病例报告表3、研究志愿者:例数和性别4、研究药物:试验药,安慰剂,药物计数5、试验前程序:志愿者病史、体检和临床实验室分析,接纳标准,排除标准。6、研究程序:中上和替代程序,给药途径,剂量方案,给药程序。(1)、试验设计:治疗计划,标准化饮食,身体活动标准,体位标准,吸烟限制,伴随用药。(2)、耐受性评价和安全性

3、:生命指征和 ECG,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临床分析,不良反应,继续下一个较高剂量的标准,应急程序。7、研究后程序(关于安全评价):体检和临床实验分析三、数据分析四、临床报告草案五、遵循 GCP:详细程序,存档,质量保证,归档的文件,资料,设计书修改规定。六、参考文献单剂量递增耐受性试验设计的考虑1、对象筛选标准2、期临床试验中健康成人志愿者治疗的最大推荐起始剂量的估算3、起始剂量、最高剂量和剂量递增方法4、剂量递增的中止标准5、观察指标6、异常结果的界定(包括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测定值)7、数据质量保证与数据管理8、安全性数据的分析方法期临床试验的对象1、一般选择健康成人志愿者(年龄 18-45

4、 岁)为受试对象,男女各半。2、毒性较大的药物,或耐受性在健康人与患者之间差异较大的药物,选择符合药物治疗指征的患者作为对象。3、考虑受试对象利益的某些特殊要求。健康成人志愿者临床起始剂量的选择1、改良的 Blach Well 法:两种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LD50 的 1/600 及两种动物长期毒性中出现毒性剂量的 1/60。2、Dollery 法:最敏感动物的最效有效剂量的 1/50-1/100,或同类药物临床治疗剂量的 1/10。3、改良的 Fibonacci 法:以小鼠急性毒性 LD50 的 1/100,或大动物最低毒性剂量的 1/40-1/30。4、2002 年 12 月 FDA 发布的

5、指导原则中提出选择毒理学相关种属和或最敏感动物的 NOAEL的一个分数作为最大推荐起始剂量 MRSD。以前两种多见,NOAEL:没有观测到不良作用的水平。健康成人志愿者临床起始剂量的选择步骤1、回顾和评价所有动物研究数据,确定未观察到不良作用的水平(NOACL),即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明显增加的最高剂量水平。2、一般根据体表面积从 NOAEL 换算人类相当剂量(HED)。其假设和依据是体表面积标准化剂量(mg/m2)不同种属之间成比例。3、最合适的动物种属选择(不一定是最敏感动物):指与评价人类危险度最相关的4、安全系数:一般采用 10。根据情况增加或降低。实际上是 101000。5、药理学作用剂

6、量的考虑。不同动物之间不采用 mg/m2 定标的情况其他给药途径剂量受局部毒性限制。这些治疗应当被标准化到浓度(如 mg/使用面积)或在应用部位的药量(mg)。Mr100000 道尔顿的生物制品静脉给药,这类药物应当标准化为 mg/Kg。某些反义药物,Cmax 与非临床种属之间以 mg/Kg 剂量相关,有理由用 mg/Kg 定标。相关或合适的啮齿类和非啮齿类种属,证明预测已知药理学分类的种属。体外代谢与人相似。与人相似的生物化学和药理学。安全系数考虑安全系数提供一个安全界限,以保护接受起始临床剂量的人类对象。安全系数在 10-1000 之间,设安全系数的考虑是:与动物相比,人类对药物敏感性增加

7、不确定,某些毒性在动物种难以检测,如头痛,肌痛,精神障碍等。受体密度和亲和力的差异,非预期毒性,药物 ADME 的种属间差异。ADME 是吸收分布代谢。需要大的安全系数的情况1、陡峭的剂量-毒性曲线2、对一个器官系统有严重毒性3、不能通过实验室测试监测的毒性4、没有前驱症状的毒性5、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在不同的动物中)高度易变6、不可逆毒性7、不能解释的死亡率8、可疑的研究设计和研究实施(如:剂量水平数目很少,剂量间隔很大,给药组内动物反应差异很大)9、新的治疗靶细胞10、没有相关/合适的动物模型安全系数可以降低的情况1、毒理学试验的谁和实施都具有最高水平2、候选药物属于已经被充分表征的类

8、别3、该类药物以同样途径、方案给药,给药间隔相同4、相似的代谢特征和 生物利用度5、包括人类在内的不同种属具有相似的毒性特征6、毒性容易检测、可逆、可预期;所有试验动物一致显示毒性有中等到微弱的剂量反应关系7、所治疗病人的疾病尚没有标准治疗方法药理学作用剂量的考虑1、最大推荐起始剂量确定后,应当将它与从动物体内研究的药理学有效剂量换算的人相当剂量进行比较2、如果药理学 HED 小于 MRSD,应当降低临床起始剂量3、对血管扩张剂,抗凝血剂,单克隆抗体或生长因子等药物或生物制品,毒性可能出自过大的药理作用,也需要根据药理学作用 HED 来降低起始剂量抗肿瘤药物用于癌症病人的起始剂量1、啮齿类动物

9、 LD10 剂量的 1/102、非啮齿类动物 MTD 的 1/10单剂量递增试验的最高剂量1、动物长期毒性试验中引起中毒症状或脏器出现可逆性变化量的 1/102、动物长期毒性试验最大耐受剂量的 1/51/23、同类药物或结构相近药物的单次给药最大剂量4、药物呈现饱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时 AUC 出现坪值的剂量5、抗癌药物:一般以达到 MTD 为最高剂量剂量递增方法1、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计量递增2、在病人中的计量递增3、在癌症病人中的剂量递增修改的 Fibonacci 法药代动力学指导的递增方法平方根方法以系数 2 增加加速滴定设计决定健康志愿者剂量递增步骤的因素1、起始剂量2、剂量毒性曲线的陡峭程度

10、3、起始剂量与药理学活性剂量和毒性剂量之间的距离4、药代动力学变异性和/或非线性特征5、起始剂量后的暴露与毒代动力学的最高限度病人中的剂量递增步骤1、与健康志愿者中的剂量递增方案相似,如细胞因子首次应用于人体研究时,在哮喘病人中的剂量是:0.07,0.7,2,7 和 10mg2、没有其他治疗办法的病人,可以接受更快的剂量递增3、出现疾病进展(PD)可减缓剂量递增4、出现剂量限制性耐受减缓或完全停止剂量递增癌症病人中的剂量递增步骤1、修改的 Fibonacci 方法(最常用)2、药代动力学指导的剂量递增3、加速递增设计癌症病人:修改的 Fibonacci 剂量递增1、一般用于细胞毒制剂2、剂量按

11、下列方法增加100,67,50,40和 33如果起始剂量为 50mg,则后续剂量为 100mg,167mg,251mg,351mg 和 466mg1、可以推荐用于临床前剂量毒性曲线陡峭的新分子实体(NME)2、癌症必须作最大耐受剂量,治疗剂量最靠近耐受剂量健康志愿者单剂量耐受性试验一个剂量水平需 10 天左右1、我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每位受试者只用一种剂量,不得再次用其他剂量。2、从起始剂量开始试验。剂量采用递增方式。3、一般每一剂量水平 68 例,双盲随机分配其中 12 例使用安慰剂。使用盲法及安慰剂对照有利于判断不良事件是否与药物有关,避免受知情同意书所列不良反应或风险的影响。4、

12、一个剂量水平试验结束,确定本次试验剂量安全后,方继续下一个较高剂量的试验。一个剂量需十天左右。5、试验在达到设计的最大剂量后结束;或因 1/3-1/2 对象发生 2 级或 2 级以上不良事件而终止。癌症:药代动力学指导的剂量递增。平方根法:(1) 、动物最大耐受量的 AUC 对人首剂量后 AUC 率的平方根。(2) 、修改的 Fibonacci 法以因子 2 增加:评价给药后的 AUC,以倍数 2 增加而达到动物最大耐受剂量。健康志愿者:继续下一个较高剂量的标准1、前一个剂量水平中没有危重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无关的不良事件除外)2、生命指征没有临床上的明显改变,或在前一个治疗的志愿者中出现毒性

13、指征和症状者不多于1/3(WHO 或 NCL 建议的急性或亚急性毒性分级中的 2 级) 。3、在治疗后 24 小时,临床分析数据未显示有与治疗可能相关的毒性(WHO 急性或亚急性毒性分级高于2) 。4、如果根据上述标准不能进行下一个较高剂量研究,应由临床研究者与申办者磋商决定。临床数据收集:病例记录表1、试验前:病史,体检结果和实验室分析结果,纳入或排除标准检查表,对志愿者参加研究的认可。2、试验中:真正服药时间,取样时间和样品采集时间,生命和 ECG,临床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和实验室分析结果。3、不良反应4、伴随用药5、试验结束后:体检和试验室检查结果。包括:体格检查、生命体征、ECG

14、12 对联、血液学、血液生化、尿分析、病毒学、除上述指标外,对免疫系统有影响,要进行免疫学检查不同的药物加不同的指标。6、观察时间: 试验前和服药 24、72 小时做上述全部指标。必要时,710 天对某些指标进行复查。 生命指征和临床症状(不良事件):按指导原则规定需观察 24 小时。 (处于监护状态下) ECG7、试验中最好固定人,固定仪器,因为这样误差小。8、原始数据:原始实验室报告,ECG 等。期临床:应该获得高精度的数据1、期临床试验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重要研究,所收集到的 AE 数据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直接关系到数据如何被分析和报告;关系到药物安全性的评价。2、在期临床的环

15、境中,研究伴随高精确的、连续的医学监测。在这种环境中,记录可以准确到钟点时间,因此可以收集 AE 开始和消失的精确数据,可以计算自开始治疗过去的时间和 AE 的持续时间。3、期临床:应该获得高精度的数据。实验室测定是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试验正常范围是否可靠、以及测定都是影响评价的因素。期临床试验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CRF 设计是能否收集试验中的设计。4、实验室测定是安全性评价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实验室正常范围是否可靠,测定的准确性都是影响评价的因素。5、CRF 的设计要能够收集试验方案中所规定的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评价的要求。安全性数据一、最低标准1、保证遵守管理规定;2、保证数据

16、质量标准支持数据的应用;3、保证能从数据库可靠地获得一个化合物的安全性特征;4、确保准确地识别和报告安全性风险;5、确保正常范围适当地与实验室数据相关联。如果正常范围不可获得,保证所用的参考范围同样被记录在案。这在频繁更新正常范围时特别重要。二、最佳实践1、由研究者、监查员、数据管理、统计、管理官员等各方人员组成的团队一起发展 CRFs,保证充分注意收集安全性数据;2、考虑研究中能达到的精密度水平并选择 CFR 中收集 AE 的可是适合于这种水平,还要考虑分析中的精密度水分;3、定义严重程度,了解其用法与局限性;4、检查试验室数据的类别改变、治疗组的量值改变,个人有意义的值或变化;,并列表;5、考虑实验室标准化技术;6、考虑获取和报告安全性数据的精密度水平,减少过度届时或者错误届时的可能性;7、只有可靠的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分析到事件发生时间才有意义;8、实验室数据的分析和报告要考虑类别改变(从正常到异常)和量的变化两方面。检查有意义的值和检查有意义的变化可能给出不同的信息;9、如果依靠该资料作出重要决定,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