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转录)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23479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转录)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事业单位(转录)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事业单位(转录)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事业单位(转录)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事业单位(转录)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转录)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转录)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辅导与练习-城市规划基础知识-模拟题来源:考试大 2006 年 9 月 30 日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城市规划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规划是 建设 城市和 管理 城市的基本依据 B城市规划是保证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和 土地 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C城市规划不代表国家意志的政府行为 D城市规划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E、城市规划形成了城市未来的空间架构 2、 我国的城市规划控制基本上属于( )。 A通则式 B判例式 C管理式 D宏观式 3、 城市规划的审批管理是制定城市规划的( )管理工作。 A早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4、 城市总体规

2、划的期限一般为( )年。 A10 B20 C30 D40 5、 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 ( )。 A10 年至 20 年 B20 年至 30 年 C10 年至 25 年 D20 年至 25 年 6、 编制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城市( )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 A控制性详细规划 B修建性详细规划 C详细规划 D总体规划 7、 ( )往往对区域城市间土地的级差地租和地价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A宏观区位 B中观区位 C微观区位 D一般区位 8、 规划期内拟建设的城市用地都应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地域范围一般应在( )公顷以上。

3、A10 B30 C50 D100 9、 近期内拟建设的地区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地域范围一般应在( )公顷以上。 A05 B1 C 2 D3 10、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是功能相对完整或地域比较独立的区域,规模一般在( )平方公里。 A1 B2 C3 D5 11、 ( )等于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A容积率 B建筑密度 C绿地率 D人口容量 12、 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一般为( )m。 A3001 000 B5001 000 C8001 000 D10001 500 13、 居住区道路,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 )米。 A

4、3 B6 C9 D12 14、城市用地应按( )计算。 A、平面使用面积 B、平面建筑面积 C平面投影面积 D平面纯建筑面积 15、根据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结论,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是 ( )。 A、一类用地 B、二类用地 C三类用地 D临时用地 16、根据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结论,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是 ( )。 A、一类用地 B、二类用地 C三类用地 D临时用地 17、( )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A、土地承载性 B、土地有限性 C土地扩张性 D土地社会性 18、( )指 3 层及 3层以上至可以不设电梯的层数(一般以 6 层为限)。 A、低层住宅 B、多层住宅 C高层住宅 D超高层住宅 1

5、9、一个住宅小区的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是 5000 平方米,而该小区的住宅用地面积是10000 平方米,该小区的住宅建筑净密度是( )。 A20% B50% C100% D150%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城市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包括( )。 A城市规划是 建设 城市和 管理 城市的基本依据 B城市规划不是保证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和 土地 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C城市规划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政府行为 D城市规划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E、城市规划不能形成城市未来的空间架构 2、 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一般包括( )三个基本方面。 A规划法律体系 B规划行政体系 C规划管理体系 D规划运作体系

6、E、规划控制体系 3、城市规划配套法规是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的( )等构成。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规章 D规范性文件 E、技术标准 4、 编制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 )作出进一步的安排。 A城市土地利用 B人口分布 C公共设施 D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 E、住宅建设 5、 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分类中的( )。 A居住用地 B公共设施用地 C工业用地、仓储用地 D水域和其他用地 E、临时用地 6、 城市用地评价内容包括( )三个方面。 A社会评价 B自然条件评价 C建设条件评价 D经济评价 E、社会环境评价 7、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从工程( )等几

7、个方面进行。 A、地质 B、水文 C气候 D用地布局 E、地形 8、 从影响范围看城镇土地区位,可分为( )三个层次。 A宏观区位 B中观区位 C一般区位 D微观区位 E、特殊区位 9、 容积率还可以根据建筑的用途不同分为( )等。 A全部建筑容积率 B住宅建筑容积率 C土地建筑容积率 D公共建筑容积率 E、长期建筑容积率 10、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指标包括( )。 A用地控制指标 B环境容量控制指标 C建筑形态控制指标 D交通控制指标 E、城市设计引导及控制指标 11、 下列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指标中,环境容量控制指标的包括 ( )。 A容积率 B建筑密度 C绿地率 D人口容量

8、 E、建筑高度 12、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有( )等多种类型。 A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 B居住区-住宅组团 C居住小区-住宅组团 D独立式组团 E、混合式组团 13、 居住区的用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一般可分为( )四类。 A住宅用地 B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化用地 E、建设用地 14、我国城市居住地区一般分为( )两级。 A、独立平房 B、楼房 C居住区 D居住小区 E、平房杂院(三)判断题(请根据 判断结果,用“”表示正确,用“X”表示错误。 ) 1、城市规划不是国家对城市建设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 ) 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 ( )

9、3、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对城市建设实施控制的直接依据,属于实施控制性规划。( ) 4、城市详细规划属于战略性发展规划。 ( ) 5、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 ) 6、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 ) 7、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合理发展的战略部署和纲领性文件。 ( ) 8、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构思是建立“保守规划”的研究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有着共同的努 力方向 。 ( ) 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是编制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性 文件。 ( ) 10、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种地基的承载能力,对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和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合 理布置、工程建

10、设的经济性,影响不大。 ( ) 11、城市生态规划不仅关注城市的自然生态,也关注城市的社会生态。 ( ) 12、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包括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质量、 数量、容量与改造利用的潜力等,都将影响到土地的利用及旧区再开发的可能性与经济性。( ) 13、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中,二类用地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就可以 进行修建。( ) 14、土地承载性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 ) 15、宏观区位是影响城市土地等级和基准地价的主要因素。 ( ) 16、控制性详细规划采用规划管理语言表述规划的原则和目标,成为规划管理的科学依据 和城市建设的有效指导。

11、 ( ) 17、建筑占地面积为建筑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 ) 18、修建性详细规划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 19、我国城市居住地区一般分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两级。 ( ) 20、容积率的上限保证地块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成的 土地 浪费。 ( )21、分析住宅建筑经济的主要依据是每平方米建筑面积 造价 ,平面利用系数等指标。( ) 22、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 ) 23、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内容。 ( ) 24、近期 建设 规划期限一般为 10 年。 ( ) 25、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

12、组成部分,属城市专项规划范畴。 ( ) 26、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可以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 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 ) 27、城市用地的计量单位应为万平方米(公顷)。 ( ) 28、工业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也包括露天矿用地。( ) 29、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就是以城市建设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以及整个 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 ) 30、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中,三类用地是适于修建的用地。 ( ) 3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 管理 的依据和城市建设的引导。 ( ) 32、控制性详细规划不能指导修建性

13、详细规划的编制。( ) 33、建筑密度也可以有全部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密度和公共建筑密度等。 ( ) 34、建筑密度等于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 35、城市干道的合理 间距一般应在 6001 000m 之间,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 36100 公顷左右。 ( ) (四)综合分析题(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错选不得分; 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相应分) A 市 B 房地产开发公司利用 C 村的 200 亩基本农田,欲建一住宅小区。该项目涉及 C 村农 业人口 38 户,110 人。在此之前,C 村人均耕地面积为 2 0 亩。另外,已知 C 村耕地被 征用前 3 年平均年产值约为 400 元亩。 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该项目的建筑密度为 0 72,容积率为 48。 1、B 房地产开发公司应向 C 村支付的土地补偿费金额最低和最高分别是( )万元。 A、36 48 B、48 80 C36 80 D48 100 2、B 房地产开发公司应向 C 村( )个农民进行安置。 A、80 人 B、90 人 C100 人 D110 人 3、B 房地产开发公司可获得该土地使用权的最高年限为( )年。 A、40 B、50 C60 D70 4、按照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