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市着力构建防范化解 体系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23051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安市着力构建防范化解  体系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临安市着力构建防范化解  体系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临安市着力构建防范化解  体系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临安市着力构建防范化解  体系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安市着力构建防范化解 体系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安市着力构建防范化解 体系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构建梯度防范化解体系 提高矛盾纠纷 化解效果我市作为一个山区市,受交通等因素影响,基层群众反映问题不方便,过去经常因矛盾激化导致越级访、群体访的发生。近年来,我市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针对全市矛盾纠纷的分布特点,大力推进矛盾纠纷梯度防范化解体系建设,使各级调解资源作用得到最大发挥,调解成功率不断提高。全市矛盾纠纷受理量年均超过 6000 件,化解率保持在 97%以上,信访总量逐年下降、秩序日益好转。高效的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市获得连续 7 的“平安市”称号、连续 4 届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连续 9 年的杭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达标单位等荣誉奠定了

2、坚实基础。一、搭好平台。根据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矛盾纠纷的不同特点,加强三级综治维稳平台建设,健全矛盾纠纷梯度防范化解网络。市级层面,主要是建立临安市人民调解事务协调中心,将医疗卫生、交通事故、劳资欠薪、物业纠纷等各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纳入中心规范运作,集指导、预防、排查、控制、分流、协调、调解等职能为一体,2011 年 3 月份建立以来,已受理调解案件 821 件,调解成功 701 件,赔付金额 1105.83 万元。其中,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医疗纠纷 28 件,调解成功 25 件,2赔付金额 121.9 万元;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纠纷 523 件,赔付金额 602.5

3、 万元。镇街层面,大力加强镇街综治委(办)和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按照“五个有” (有人、有章、有地、有钱、有网)标准,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统一外观形象,整合劳动保障、安全生产、民政、林管、土管、计生等力量,使其综治维稳枢纽作用得到切实发挥。村、企层面,全面推行综治“三延伸” ,加强村、社区、规模企业综治工作室建设,同时搞好与镇街综治工作中心的功能对接。在高虹镇等中小企业密集地区组建“区域企业综治工作室” ,克服企业各自为战、力量薄弱的弊端。另外,在节能灯、五金工具等行业协会中探索建立“协会综治工作室” ,以协会的力量统筹抓好企业综治工作。二、创新机制。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在抓好综治维稳硬件升级

4、和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软件建设创新,改进工作机制,提高调解效果。一是创新源头预防机制。发起并建立了浙皖两省四地六县(市)打造平安边界“6+X”模式,使接边联排联调、联防联治工作常态化,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化解,运行四年来有效防止了重大边界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规范了评估流程,两年来被评估的 100 多件重大项目无一发生因工作推进而引发不稳定事件,确保了杭临安公交一体3化改革、森博会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创新信息预警机制。推行“服务百姓档案” ,为全市 150278 户农户建立了档案,实时掌握包括家庭成员、家庭收入、财产情况、社会关系、利益诉求等近 100 多个内容的

5、信息,去年以来已借助这一载体化解矛盾纠纷 781 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9 件。村规模调整以后,该市以太阳镇和清凉峰镇为试点,开通村级“民情热线电话” ,拓宽了村民反映问题渠道,使一些基层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发现和处理,辖区群众拨打市长公开电话降低了 50%,群众越级访明显减少。针对互联网发展现状,组建互联网宣传指导中心和网评员、信息员队伍,加强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报告和预警,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三是创新调处对接机制。在市人民调解事务协调中心专门设立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作为开展诉调对接的固定场所。出台关于轻微刑事案件刑事和解的暂行规定 ,依法将简单刑事案件引导至调解途径,降低诉讼成本,促进社会

6、稳定。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各行业、专业调解组织对接,同时劳动、交通、卫生、工商等 8 个部门单独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对调解不成需要诉讼解决的案件,通过法律援助“快车道”引入诉讼渠道,减少流程提高效率。三、建好队伍。加强专业综治维稳队伍的教育管理和业务培训,积极培育各类群防群治社会组织,打造了一支4专群结合的矛盾纠纷化解队伍。一是加强专业建设。市人民调解事务协调中心聘请行业专家、法律工作者、资深调解工作者等 150 余人,组成了特聘调解员队伍,矛盾纠纷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调解人员进行调解。推行“三官”进综治、 “四员”进中心,派驻法官、检察官、警官到 18 个镇街综治委担任副主任或委员,派驻审判

7、员、检察员、警员、司法助理员进 18 个镇街综治工作中心,提高基层综治队伍法律素养。二是用好社会力量。建立村级治保、调解、信访“三员合一”机制,全面推行“和事佬”协会的建设,吸收懂法律、有威望、会调解的社会人员参与到调解队伍中来,依靠社会力量来化解社会矛盾。该市玲珑街道等地还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难问题,成立“新玲珑人”和事佬协会,由企业中群众基础好、威信高、责任心强的外来务工人员负责处理外来人员的纠纷矛盾,收效明显。三是强化业务培训。市综治办编写了临安市综治基层基础知识读本 、 临安市民平安知识读本两个常备培训教材和日常工作手册,组织开展“百名基层综治干部进考场”和平安综治知识大奖赛等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综治维稳业务培训班,提升基层综治维稳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