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221418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语言的历时性与非任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载 2007 年, 语言符号的历时性与理据性 , 理论语言学研究理论语言学研究 (日本)第 1 卷:93-98 页,语言符号的历时性与理据性语言符号的历时性与理据性李思旭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摘摘 要:要:本文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并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有理据 的。我们认为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的程度与时间是有很大的关系:离现在较远的 单纯符号的理据性较低,而离现代较近的合成符号或现代产生的新创词,其理 据性较强。从古代的单音节词到现代的双音节词的过程,是汉语词语的理据性 不断增强的过程。 关关键词键词: :任意性 理据性 象似性 历时性0 0 引言引言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

2、的奠基人,被后世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他对 语言的系统研究对后来的语言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标 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 20 世纪各个语言学流派。 ” (刘润清, 2002) 索绪尔之后的美国描写语言学大师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于 1924 年写的书评对教 程评价很高:“他为我们打下了人类言语科学的理论基础” 。 (转引自胡明扬,1988)英 国语言学家罗宾斯(R.H.Robins)在其语言学简史里认为:“而他可以说由他开创的 二十世纪语言学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 (转引自胡明扬,1988) 当然,这一切都是因其旷世巨著普

3、通语言学教程 ,在这部巨著中,他把语言学的研 究对象分为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如: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共时和历时、内部和外部、 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等等。后人对以上的一系列二元对立都有 研究,但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或者说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有支 持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的,也有反对的。 下文首先从教程入手,介绍索绪尔的符号学的基本知识,然后指出索绪尔在教 程中的关于符号任意性的前后矛盾之处,再结合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来分析符号的 理据性,最后得出结论:语言符号的理据性与历时性有密切的关系。 一一 语言符号的基本知识语言符号的基本知识 现代语言学之父,

4、瑞士语言家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后面简称教程 ) 中明确指出, “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同时又说, “我们建议保留用符号 这词表示整体,用能指和所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 。 (p.102)这也就是说,符号是所指 和能指的结合,作为听觉符号的语言当然也不例外。联系到汉语,那就是在汉字产生之前,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意义,能指是语音,即语言符号是一种音义结合体。随着汉字的产生, 汉字就成了记录语言的符号,即符号的符号。一般来说,汉字记录下来的语言大多是书面 语。汉字这个符号也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即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它的所指是字义,能指 是字音和字形。如“rn”这一语音形式,它

5、所表达的意义就是“能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并 使用工具 的高等动物” 。 “rn”就是能指,而“能制造工具”就是这一符号的所指。单个的词语 与单个符号是一一对应的,那么短语或句子举不再是单个的符号,而是由许多符号组成的 符号串,其中每个符号(词语)也同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符号串可以形式化为:能指1 所指1能指 1能指2 所指2能指 1能指3 所指3能指 1能指4 所指4能指 1能指5 所指5能指 12+ +当然,这并不是说,符号串(短语或句子)的意思等于各个单个符号意思的简单相加。 这正如索绪尔所说的:“这不仅因为可以论证的符号的各个要素本身是任意的,而且因为 整个要素的价值永远不等于各部分的

6、价值的总和” (p.183) 。 二二 教程教程中的矛盾及任意性的新解中的矛盾及任意性的新解 索绪尔在教程第一编第一章中指出,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 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连接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 (p.102)他并把任意性看成是语言符号的两个头等重要的特征(即任意性和线条 性)中的头一个。但在教程第二编第六章中指出, “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原则并不妨碍我 们在每种语言中把根本任意性,即不能论证的,同相对任意的区别开来。只有一部分符号 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能取消,却又程度的 差别: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

7、以论证的。 ” (p.181)接着又说, “一切都是不能论证的语言是 不存在的;一切都可以论证的语言,在定义上也是不能设想的。 ” (p.184)在同一本书中, 前边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根本任意的” “绝对任意的” ;后边却说符号是“相对任意的” “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前后存在部分矛盾。至于索绪尔所说的任意性,是很好理解的, 下面结合汉语来谈谈我们对任意性的认识。汉语最能体现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 就是同音词和同义词。同音词是以同样的语音(即一个“能指” )去表达完全不同的概念 (多个“所指” ) 。 “t”这一个“能指”就能表示三个意思(即三个“所指” ) ,如“他, 、 她、它”

8、 。同义词则相反,它们是多个不同的“能指”对应于一个“所指”内容。如“星期、 礼拜”都表示“七天”这一概念。以上的论述可以用如下的图示来表达:他(所指)她(所指)它(所指)同 音 词t(能指)t(能指)t(能指)七天(所指)七天(所指)同 义 词xngq(能指)lbi(能指)那么“相对任意性” “相对可论证性”又应该如何理解呢?索绪尔认为, “相对地可论 证的概念包括: 把某一要素加以分析,从而得出一种句段关系; 唤起一个或几个别 的要素,从而得出一种联想关系。 ” (p.183)从他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用来证明符号相对可论证性时他举的都是复合词,如 vingetneuf“二十九” 、di

9、xhuit“十八” 、poirier“梨树”等,这些词都体现了联想关系(即聚合关系) 。而在论证任意性时举的例子 都是单纯词,如 vingt“二十” 、neuf“九” 、poire“梨子” 。 从以上索绪尔的分析可以得出:没有内部结构的简单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是完全任 意的(拟声词除外) ,而由简单符号组合而成的合成符号,其结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并 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也就是说,单纯符号只有任意性,没有理据性,而合成 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或许也可以说:一个单纯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是不可论 证的,而一个合成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通过它的次级单位的组合、聚合关系相对地是可 以论证的。

10、如果我们把视角扩大一些或许也可以这样说:语言符号在单纯词平面表现出很 高的任意性,而在其他更高的语言平面,如复合词、派生词,乃至句子、语段、话语、篇3章等平面,则表现出较低的任意性,甚至发展为很高的理据性(卢德平,2001) 。 “每个例 子里的论证性由什么因素决定,这里不是探讨的地方;但句段的分析越是容易,此单位的 意义越是明显,那么,论证性就总越是完备。 ”索绪尔的这一段话也说明了上面的观点的合 理性。 那么,是不是单纯符号就没有理据性呢?我们的答案是,单纯符号也是有理据的。就 是索绪尔本人在论述符号的任意性时,也为单纯符号的理据性留下了余地。他在教程 第一编第一章中说:“我的意思是说,它

11、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 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 (p.104)但没有“自然联系”不能代表没有“人文联系” 。所谓 的“自然联系”我们认为应该是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不是本能的,既不是由生 理因素决定的,也不是由物理属性决定的。下面我们就引用许国璋(2002)的一段话来说 明符号的“人文联系”: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们用书契把过去的文化业绩记录下来,当作珍贵的遗产 加以继承,解释它也已用来解释的部分;接受其中还无法查明来源的部分;在遵守旧 的制约的同时,也在修改旧的,创造新的。在这个基础上创造的新词新语,就不是任 意的了,而是立意(motivated)的,甚至即使是

12、民间任意创造的词,也有语言文字 学家赋予有理据的形态了。因此可以说,原始时期的语言符号有任意的,部落社会 时期是约定俗成的,文明社会时期是立意的。如果说语言有任意性的话,那也只能 是限于原始时期,在以后就不是任意的了。三三 象似性理论与语言的理据性象似性理论与语言的理据性 既然“自然联系”不存在,当然只有“人文的联系” 。人文的联系,即受语言和社会 双重制约的联系,是理性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联系。 自从索绪尔提出了符号的任意性之后,就被后来的许多学者视为公理,并在实际语言 联系中坚持这一“真理” 。索绪尔之后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他们受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影 响,认为句子是自足的,在分析句子时不需要

13、联系社会,也从不考虑语义。20 世纪 50 年 代出现了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转换生成学派,也认为句子是自足的,不需要顾及语义。20 世 纪 80 年代,就在转换生成学派如火如荼之时,出现了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 他们强调语言是一个系统,句子的理解要结合语境。与前面相比,功能学派已注意到语境 和社会环境对句子理解的作用。20 世纪末崛起的认知语言学,对符号的任意性进行了直接 的批判,并提出了符号的象似性观点。 象似性的英语单词是“iconicity” ,也译作“临摹性” 。象似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 著名符号学家皮尔斯(peirce)在给符号分类时提出的,它将与所指对象之间有着某种类 似

14、性的符号称为 iconicity。 象似性指语言符号及其结构和它们所代表的概念内容或外在现实及其结构之间存在着 某种相似性。当某一语言表达式在形式、长度、复杂性以及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平 行于这一表达时所编码的概念、经验和交际策论时,我们说这一语言表达式具有象似性。 我们也可以简单说:所谓的象似性是相对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 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 皮尔斯提出象似性的观念在后代学者中得到扩展和深化,Haiman(海曼)提出象似 性可分为“影像象似性” (imagery icon)和“图样式象似” (diagramm

15、atic icon)两 类,前者是一个某些特征上与其所指称的事物相像的单个符号,如照片、雕塑、独体的象 形汉字等。后者则是一种代表复杂事物或复杂概念的符号,如地图、汉字的指示字和会义 字等。一个图样,其能指和所指个包含一些成分,能指的各个成分单独地看,并不一定和 相应的所指成分具有任何相似性,但能指成分之间的关系却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 换言之,图样象似性的本体特征在于关系和关系的相似,而不像影像象似性那样是实体与4实体的相似。 认知语言认为,世界是由事物和关系构成的,而皮尔斯的影像式象似就可以理解为事 物之间的象似,图样式象似也就是关系与关系的象似。那么:单个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之间的

16、关系往往是任意的,它们极少是影像符,而复杂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则可能存在 着类似的非任意关系,它们大多是图样符。 Haiman 也认为,语言中的词是象似度最低的符号,词语与物的联系有极大的任意性, 而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好比图画,其象似度比较高(引自沈家煊,1993) 。 下面我们用象似性来分析索绪尔的一句话。在教程第二编第六章中,索绪尔说: “不可论证性达到最高点的语言是比较着重于词汇的,降低到最低点的语言是比较着重于 语法的” ,同时又说, “ 但超等词汇的典型是汉语,而印欧语和梵语确是超等语法的标 本。 ” (p.184)索绪尔认为以词汇为主要特点的汉语,其不可论证性最高,即任意程度最 高;而把以形态和组合等注重语法的语言,如印欧语,说成是有理据的。换句话说,也就是 把汉语看成是影像象似性的语言,把印欧语看成是图样象似性的语言。其实,索绪尔的观 点在当时那个时代是有失偏颇的,现在来说更是有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