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19315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经济(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第 1 课 农业【必考内容】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复习过程:一、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的演变备注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刀耕火种或“火耕” 、迁徙耕种插图,石斧和石犁“耜耕”或“石器锄耕”识别插图。奴隶社会商周少量青铜农具春秋小件铁农具;春秋末期开始牛耕。封建社会战国铁农具使用扩大,牛耕初步推广。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主要耕作方式。识别插图。汉朝西汉赵过推广耦犁。犁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江东地区曲辕犁。犁评归纳:1、耕作技术:刀耕火种或“火耕”“耜耕”或“石器锄耕”铁犁牛耕2、

2、生产工具:木器、骨器、石器青铜农具铁器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井田制(1)特点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向国王承担义务。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劳动产品;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强调:这种土地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表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完全被排除在外。(2)瓦解原因根本原因:铁犁牛耕,大量垦荒,生产力发展,私田增加,不向国君缴纳赋税。王室衰微,诸侯争

3、霸,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初税亩。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1)形成及特点战国形成:战国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兼并农民土地。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残酷剥削压迫。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2)均田制北魏开始,隋唐进一步发展内容:政府除了将百姓原有的田地算作政府的“授田”外,还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百姓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还要服徭役和兵役,隋唐时规定可纳绢代役。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拥有少量土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纳绢代役保证农民劳动时间;使荒地得到开垦,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联系:

4、土地兼并,均田免粮, 天朝田亩制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形成和特点(1)条件:铁犁牛耕,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精耕细作。2、艰难成长有利条件:铁犁牛耕,生产技术提高。农民有生产资料,有积极性。促使精耕细作。封建政府重农,为保证财源。不利条件: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弱。 封建剥削沉重,始终维持简单再生产。四、古代农业的特点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男耕女织

5、、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生产规模和简单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课堂小结:1、古代牛耕技术的发展演变?春秋末期,开始用牛耕地。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汉代作用犁壁;出现耦犁法。唐朝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课堂练习: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不包括( B )A大小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 B广大农民无地或少地,对土地无自主权C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控制一部分土地 D农民受到封建国家与地主的剥削与压迫2、隋唐的均田制与北魏时期相比有重大进步,体现在(

6、 A )A输绢代役 B政府授予农民的土地数额增多C平均分配土地 D减少农民的生产时间3、商周时期出现了( A )A青铜农具 B铁制农具 C二牛一人犁耕法 D牛耕4、我国农业技术上农用动力的第一次革命是( C )A青铜农具 B耒耜 C牛耕 D马耕第 2 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必考内容】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复习过程: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概况手工业过程原始社会后期:与农业分离夏商周:官府垄断春秋战国:官营、民营、家营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2、手工业技术冶金技术冶金技术铜原始社会晚期:冶铜商周:繁荣(司

7、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铁西周:有铁器春秋战国:铁农具两汉:高炉炼铁;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钢两汉:炒钢技术;南北朝:灌钢法。制瓷制瓷商朝:原始东汉:成熟青瓷北朝:成熟白瓷唐朝:南青北白宋朝:瓷窑遍布,五大名窑元代:制瓷中心,景德镇青花瓷明清:瓷都;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丝织业丝织距今四五千年:丝商朝:机西周:斜纹提花织物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轻盈精湛,吸收波斯织法和风格宋朝: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中心苏州、杭州;缎,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二、民间手工业1、两种类型:家庭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2、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

8、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三、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出现。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和私营手工业生产水平较高。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比重,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市场发育。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课堂练习:1、我国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是( C )A春秋战国 B夏商时代 C商周时代 D秦汉时代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营形态不包括( D

9、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集体手工业3、 、汉代时期使中国冶铁水平领先于世界的主要成就是( D )A铁农具的制造 B用煤冶铁 C冶铁炉温提高 D杜诗发明水排4、我国瓷器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是( C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唐代5、明清时期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是( A )A苏州、杭州 B广州、南京 C北京、南京 D广州、苏州6、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开始生产瓷器起于( C )A15 世纪 B16 世纪 C17 世纪 D18 世纪7、我国古代一直领先于世界的“灌钢法”的发明是在( C )A春秋 B战国 C魏晋南北朝 D唐朝第 3 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必考内容】“

10、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复习过程: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概况朝代概况兴起先秦初步发展秦汉进一步发展隋唐商业城市。如:长安、洛阳、扬州、益州。长安,东市、西市等。农村集市。柜坊、飞钱。繁荣宋元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交子”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代:交通发达;大都明清(1)商税沉重,压制商业(2)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2、商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徽商经营盐业致富经营茶叶、木材、粮食典当、走出国门晋商经营盐业致富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

11、木材票号、走出国门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阶段特征宋以前县治以上城市的特定位置设市,坊市分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场。按时开、闭市宋朝时期坊市界限被打破。草市普遍。四大名镇。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2、城市(1)特点:大城市,是政治、军事和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2)发展原因:丝绸之路开通;大运河开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3)发展表现:扬一益二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西汉开通陆、海丝绸之路唐朝广州设有市舶使两宋海外贸易繁荣。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重要财源。元朝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2、特点:官府控制

12、,朝贡贸易3、明清时期走向衰弱(1)原因:海禁、闭关政策(2)表现:广州“十三行”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起源很早,不断发展2、开始时由官府垄断3、与政府政策相关。封建政府抑商。4、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5、商业发展促进城市兴起,促进经济进步。课堂练习:1、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反映了南宋( D )A当时人民的勤劳 B城市的繁华景象C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D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时间的限制2、我国商业兴起于( C )A西汉 B东汉 C先秦 D隋唐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促进了商业发展的不包括(

13、D )A统一货币 B统一度量衡 C修建弛道 D建立中央集权4、政府设立的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使是在( B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南宋5、两宋商业贸易繁荣发展新景象不包括( D )A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B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城市的坊和市界限被打破6、徽商与晋商都兴起于经营( B )A军粮运输 B盐业 C铁器 D丝绸7、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景象是在( A )A北宋 B南宋 C元代 D明代8、徽商与晋商的共同点包括( D )都以经营盐业起家 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涉足其它行业创办金融机构 把生意做到国外A B C D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必考内

14、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守国”复习过程:一、重农抑商1、概念、目的(1)重农抑商: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始于战国商鞅变法,后来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2)目的直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巩固封建统治。(3) “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2、商周时期,鼓励商业3、战国时期,重农抑商(1)背景: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为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2)措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初:维护封建经济,保护农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利于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4、西汉武帝抑制商业(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2)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重税5、明清“重农抑商”(1)表现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治国理财思想。如明太祖、雍正帝。明清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限制民营商业范围。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歧视商人。(2)影响消极影响:阻碍工商业发展(影响市场、劳动力、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