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生)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218793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9)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1第九课时第九课时 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1、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时能从抒情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时能从抒情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 2 2 、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抒情方式、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抒情方式 3 3、通过练习,能规范表述抒情手法及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通过练习,能规范表述抒情手法及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抒情方式学习重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抒情方式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通过

2、具体诗歌阅读,区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通过具体诗歌阅读,区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一、真题再现一、真题再现 1 1、(、(0707 年)年) 鹧鸪天鹧鸪天 送人送人 辛弃疾辛弃疾 唱彻唱彻阳关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运用了哪种表运用了

3、哪种表 现手法现手法? ? 答案答案 ( (1) )翘翘首首远远望,依依不舍的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别之情;路途之情;路途艰难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长,前,前 程迷茫的郁程迷茫的郁闷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 2、(、(1111 年)年) 春日忆李白春日忆李白 杜杜 甫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

4、江东:分别指当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 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 4 分)分)二、方法与积累二、方法与积累(1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5、、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具体解析:具体解析:1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

6、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014 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9)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2【 【析析】 】诗诗句开句开门见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前不见见古人古人,后不后不见见来者来者”的的怆怆凉意境凉意境,这这意境引意境引发发 了了诗诗人感人感

7、时伤时伤事的情事的情怀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独怆怆然而涕下然而涕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从军行 杨炯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 的思想,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

8、满怀。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牙璋”“凤阙凤阙”“”“铁骑铁骑”“”“龙城龙城”采用的都是采用的都是_的修辞方法。的修辞方法。2 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言志。(1 1)借景抒情(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

9、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忆江南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于“红胜火红胜火”的的“江花江花”和和“绿如蓝绿如蓝”的的“江水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如梦令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的景象来抒发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

10、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问:“朝雨朝雨”“”“柳色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答:“朝雨朝雨”还还烘托出烘托出诗诗人送人送别别友人友人时时的的忧伤忧伤之情;之情;“杨杨柳柳”象征离象征离别别,折柳相,折柳相赠赠表示留恋之表示留恋之 情,增加了情,增加了浓浓厚的离厚的离别别情意。情意。(2 2)情景交融)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

11、,二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为丰富复杂的思

12、想情感。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

13、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2014 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9)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3(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绝句二首(杜甫)绝句二首(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析析】 】全全诗诗抒抒发发了了羁羁旅异旅异乡乡的感慨,的感慨,诗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归的感的感 伤伤,以,以乐乐

14、景写哀情。景写哀情。(3 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抱负和操守等。蝉蝉 虞世南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析析】 】诗诗中三四句借蝉声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洁的人,不的人,不 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远播,从而表达出播,从而

15、表达出对对人的内在品格的人的内在品格的热热情情赞颂赞颂和高度自信。和高度自信。(4 4)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台城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 【析析】 】全全诗诗以台城以台城这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一六朝帝王起居临临政的地方政的地方为题为题,描写了六朝,描写了六朝纵纵情作情作乐乐的荒淫生活,和的荒淫生活,和 野草野草丛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鲜明明对对比,把比,把严肃严肃的的历历史教史教训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 了吊古了吊古伤伤今的无限感慨。今的无限感慨。(5 5)用典抒情:)用典抒情: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