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专题》课程辅导1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217019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准则专题》课程辅导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会计准则专题》课程辅导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会计准则专题》课程辅导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会计准则专题》课程辅导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会计准则专题》课程辅导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准则专题》课程辅导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准则专题》课程辅导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准则专题会计准则专题课程辅导课程辅导 1 1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准则基本准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历史沿革,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内容构 成及会计理论框架有所认识,并能深刻理解我国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原则、会计要素。 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基本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了解我国会计前提和会计原则的局限 性,启发学生对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思考。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相关内容。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一 般原则,理解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之间的关系,理解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原则对会计方法 的影响及具体表现。本章的难

2、点是把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具体核算方法联系起来,理解 会计原则对会计核算的规范作用。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体系; 2.我国会计的基本假设;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4.会计要素; 5.关于基本准则的理论探讨。知识点讲解:知识点讲解: 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体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体系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基本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发布于 1992 年 11 月 30 日,于 1993 年 7 月 1 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施行。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 原则、会计要素、各主要项目的核算原则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

3、基本要求,共有 10 章 66 条。第二层次是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有关企业会计核算的 具体要求。按规范对象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关共同业务的具体准则,如收 入、存货、投资等;二类是有关特别行业基本业务的具体准则,如银行业等;三类是有关 披露的具体准则,如现金流量表等。我国从 1997 年开始陆续颁布具体会计准则,至今共出 台了 16 项具体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 企业会计准 则现金流量表 、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 、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 、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 、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 、 企业会计

4、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 币性交易 、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 、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 企业会计准 则借款费用 、 企业会计准则租赁 、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 企业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 、 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等。 二、会计假设会计假设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是指组织正常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 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石。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 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四个内容。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2)进行独立的生

5、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3)实行独立决 算。 一般情况下,一个经济单位就是一个会计主体,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将特定个人、 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范围作为会计主体,如合并会计报表和企业内部的责任中心等,会 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的选择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2.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个体的经营活动将按照现在的形式和既定的目标无限期地继续 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清算,企业将按原定的用途使用其现有的 资产,同时也将按照原先承诺的条件清偿它的债务。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当以 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持续经营假设对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的选择具有

6、重要影响,是整个权责发生制会计大 厦赖以建立的基础。例如,在持续经营假设下,资产的计价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而不 能采用现行市价或变现价值来计量。在持续经营假设下,要求企业对经济事项按原先预定 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方法进行一贯地记录,不可以随意变更,即要遵循一贯性原则。又如, 由于企业持续经营,发生在购买固定资产上的支出就不能在固定资产购买的当期一次性计 入企业的经营成本中,而是在购买时进行资本化,在以后的经营期内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 状况分期地、逐步地记入成本中,这也导致了“折旧”的概念和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明确了时间范围,从而使会计核算有一个稳定的基础。如 果企业面临破

7、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存在,导致原来的资产计价、债务清偿、收益 确定、费用递延、折旧、摊销等一系列的会计方法都必须发生改变,改用破产会计方法对 其进行核算,同样,财务报表也必须重新编制。 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也称会计期间假设,是指为及时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可以将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相等的期间(月、季、年)来反映。按年划分的称 为会计年度,年度以内,还可分季、分月。我国会计年度采用历年制,即以自然公历年份 为准,与日历年度保持一致。 会计期间假设同样是会计核算时间范围的规定,是持续经营假定的一个必要补充。由 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

8、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 会计方法。4.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的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 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要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会计法规 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 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会计报告也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但货币计量也有缺陷,就是货币 计量可能会把一些很重要,很有用但不能用货

9、币去量度的因素排除在会计核算系统之外, 如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等。所以,在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 位的同时,有必要也应当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等非货币性指标作为会计报表的补充。二 是假定币值稳定,因为只有在币值稳定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同时点上的资产的价值才 有可比性,不同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才能进行比较,并计算确定其经营成果,会计核算提供 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但现实经济社会中,币值变动时有发生,有时甚至还可能急剧变动,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此时可采用“通货膨胀会计” 。但无论 如何,货币计量及币值不变,仍然是组织正常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三、会计核算的一

10、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具体包 括三个方面,即,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 量的一般原则、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一)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客观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具体表现为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可验证。即在会计核算工作中 应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 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以确保信息是

11、可靠的;会计信 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 者,导致决策的失误。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 相互可比。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使 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3.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能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 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

12、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二)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1.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表现 为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有用性,会计信息要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 2.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 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坚持及时性原则,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 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的时限内

13、,及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3.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在会计核算工 作中坚持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 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 项目完整、数字准确。(三)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原则又称应计制,要求企业在确认报告期内的收入和费用时,应遵循的操作规则是:凡是当期已经实

14、现的收 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 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配比原则是根据收入与费用 的内在联系,要求将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在同一期间进行确认和 计量。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对应的成 本相配比,如,将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相配比,将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 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如将当期的收入与管 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

15、费用相配比等。 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 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取得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 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 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 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 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指那些受益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 期的支出。资本支出与收益性

16、支出不同,指的是那些受益期超过一年或超过长于一年的一 个营业周期的支出。 会计核算中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要求在确认支出时,要求区分两类不同性 质的支出,将资本性支出计列于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反映,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 状况;将收益性支出计列于利润表中,计入当期损益,以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四)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 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2.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 业务,应当单独反映。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 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应 当从质和量两个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